APP下载

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性建设的突破路径:基于离职意向的审思

2022-01-25张莉琴赵彦军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意向弹性

张莉琴 赵彦军

(1.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3.石河子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新疆 石河子 832000;4.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城乡二元社会体制长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致使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尤其阻滞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阻碍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定位,各省市也纷纷颁布了地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办法。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当今义务教育的发展重点,而且是振兴乡村教育及全面优化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主要保障。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长期不均衡的发展累积,致使乡村教育始终处于教育体制的底部,达不到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与城市教育的差距逐步拉大,呈现“向城化”流动态势。建设一支“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教师队伍,不仅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也是推进国家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更是促进社会团结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所在。国务院颁布并推进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本研究基于乡村教师的实地调查来探究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对全面深化和完善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问题

面对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和职业压力,乡村教师离职问题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离职意向是个体在一定时期内变换其工作的可能性,虽不同于离职行为,却能预测离职行为、反映出职业的发展问题。工作满意度是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及与工作相关方面的情感体验和看法,不仅受工作强度及压力、领导信任及人际关系[1]、学校组织文化氛围[2]、学校组织结构、行政管理价值观、组织的契合度及学校的激励政策、薪酬水平等支持性的环境信息因素的影响[3],而且受个人价值观及成就感、教师自身的职业成熟度及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4],将直接作用于教学态度而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导致教师产生离职意向。中学教师普遍感到工作强度大、工作满意度不高,离职意向处于中等水平[5]。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则处于中下水平,对工资收入、进修晋升、发展环境等个体因素不满意[6],且乡村教师面临较大的职业压力,流走意愿强烈。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的个体经验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制度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动态发展的,既受教师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体经验性因素的影响,深刻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质量、离职率及其专业发展。教师职业认同正向预测教师职业归属感,进而使教师获得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幸福感[7],促使教师获得更高的职业满意度,从而减少离职意向。教师的离职意向不仅受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职业认同、社会认知及心理调控能力等个体心理因素的制约呈现动态可塑性变化。心理弹性也称心理韧性或者心理复原力,主要是指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个体在面对逆境或者重大压力时具有的抗压力和恢复力。这种能力可以改变人在遇到困难或者陷入困境后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健康。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心理弹性可以通过人格特质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进而使教师产生离职意向[8]。

目前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考查还不尽深入,未能对教师个人因素是如何影响乡村教师产生离职意向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因此,需立足于乡村教师“留得住”难题,持续深入探讨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教师心理弹性等因素的作用机制,综合探讨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深层内在机制,全面深化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本研究提出以下五个假设:

图1 理论模型

H1:工作满意度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之间存在负相关;

H2:工作满意度与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之间存在正相关;

H3:职业认同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之间存在负相关;

H4:职业认同在工作满意度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5:心理弹性在职业认同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理论模型如图1)。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

采用整群方便取样的方法,在西北S省6所乡村中学中随机选取800名乡村教师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80份,回收有效率为85%。其中:男性教师190人(27.94%),女性教师490人(72.06%);本科学历教师312人(45.88%),专科学历教师344人(50.59%),中师及以下学历教师24人(3.53%);1~3年教龄教师326人(47.94%),4~5年教龄教师212人(31.18%),6~10年教龄教师118人(17.35%),10年以上教龄教师24人(3.53%);平均年龄36.57岁(SD=6.29)。

2.研究工具

(1)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由冯伯麟等人编制,包括自我实现、工作强度、工资收入、领导关系、同事关系等5个维度,共26个题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因子的α系数在0.64~0.84之间。

(2)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由魏淑华等人编制,包括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等4个维度,共18个题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3。

(3)心理弹性量表。由Connor和Davidson编制,包括坚韧性、力量和乐观性等3个维度,共25个题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4)教师离职意向量表。由魏淑华等人编制,包括调校意向、换职意向2个维度,共8个题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00,两个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0.880、0.883。

3.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研究所有问卷均为自我报告收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共同法偏差问题。所以,本研究采用程序控制和统计控制两种方法来修正共同方法偏差问题[9]。首先,采用随机排列问卷题目顺序及强调保密原则进行问卷调查;其次,采用Harman主成分因子检验,将问卷中所有项目全部放在一起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以此通过统计方法来确认共同方法偏差是否严重。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累积解释总方差的变异量为67.28%,第一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变异量为11.67%,小于40%的临界值。因此,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并不严重。

三、研究结果

1.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本研究首先考察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心理弹性及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均值并进行相关分析(详见表1),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835,P<0.01),这说明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越高,离职意向就会越低,支持假设1。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36,P<0.01),这说明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越高,职业认同也就会越高,支持假设2。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935,P<0.01),这说明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越高,离职意向就会越低,支持假设3(详见表1)。

表1 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

2.职业认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以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为自变量、职业认同为中介变量、离职意向为因变量,采用回归模型参数估计法对职业认同有调节作用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首先,估计调节变量(心理弹性)对自变量(工作满意度)与因变量(离职意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M1);其次,估计调节变量(心理弹性)对自变量(工作满意度)与中介变量(职业认同)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M2);最后,估计调节变量(心理弹性)对中介变量(职业认同)与因变量(离职意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M3)。

表2结果显示:工作满意度负向预测离职意向(β=-0.417,P<0.001),职业认同负向预测离职意向(β=-1.576,P<0.001)(M1);工作满意度正向预测职业认同(β=0.945,P<0.001)(M2);职业认同负向预测离职意向(β=-1.570,P<0.001),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向的负向预测作用依旧显著(β=-0.360,P<0.001)(M3),说明职业认同在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此外,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的交互项负向预测离职意向(β=-0.008,P<0.001),也即心理弹性对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具体而言,心理弹性调节了中介过程职业认同对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关系的后半路径。

表2 职业认同对离职意向有调节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非标准化系数β)

表3结果显示:工作满意度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β=-1.07,P<0.001)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职业认同(β=0.95,P<0.001)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职业认同亦能显著负向影响离职意向(β=-1.58,P<0.001),工作满意度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直接效应也比较显著(β=-0.42,P<0.001),说明职业认同在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β=-1.49,P<0.001),支持假设4。

表3 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路径分析结果(非标准化系数β)

表4结果显示:乡村教师在心理弹性较高条件下,工作满意度通过职业认同影响离职意向的间接效应为-1.44(95%LLCI=-1.57,ULCI=-1.31);乡村教师在心理弹性较低条件下,工作满意度通过职业认同影响离职意向的间接效应为-1.70(95%LLCI=-1.85,ULCI=-1.54)。间接效应随着乡村教师心理弹性的提高呈现增强效应,支持假设5。

表4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非标准化系数β)

图2 心理弹性对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为进一步更直观地反映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研究者绘制了心理弹性对职业认同和离职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图。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对离职意向的负向影响效果显著(β=-1.44,P<0.001);反之,对于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对离职意向的负向影响效果也显著(β=-1.70,P<0.001),假设5得到进一步验证。

四、讨论与分析

1.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认同、离职意向的关系

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教师职业认同越低,越容易对工作产生不满,更容易产生离职的想法[10]。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教师的心理弹性会影响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向。提高教师的个人心理弹性水平可以预防和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降低教师的离职意向。教师的离职意向不仅受到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也受教师个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应建立和谐的工作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动态调节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优化乡村教师的工作体验,从而降低乡村教师离职及流失的外在环境调控和内在心理驱动力。

2.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对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关系的中介作用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对本职业认知和评价的态度表现,是教师价值观的自我内化结果,易受工作中经验性因素的影响而呈动态变化。工作满意度是教师职业经验的内在累计体验,是影响教师职业流动的重要因素,个人成就感低是影响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11],教师整体保障水平包括社会尊重、收入待遇、民主决策、评职制度等通过学校支持感知和教育期望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水平[12]。工作满意度是教师职业认同及职业选择的切实诱导因素,是教师对职业价值观内化后的实践反馈路径。职业认同是对职业的感知、情感、价值、期望、能力的自我认同,是职业定向的认知保障。乡村教育的发展与乡村文化、乡村教师职业认知存在情感上的升华与价值观上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力量,也是降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重要措施[13]。教师的感知、情感、期望将职业价值内在认知融入职业发展中,优化乡村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最大化降低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教师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的培育、乡村文化认同及教师角色认知内化是消解教师职业认同危机、促成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积极完善的不可或缺路径。

3.乡村教师心理弹性对职业认同中介作用的调节

心理弹性作为一种保护性动力,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应对不利的工作情境,甚至在压力环境下获得成长及适应。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很少受到压力的困扰,即使有压力也能尽快摆脱压力的负面影响,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较多地采用积极方式应对压力事件。心理弹性是一种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保护性因子,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教师的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高职业倦怠的教师更倾向于产生离职意向和行为[14]。因此,提升教师心理弹性水平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更有利于降低教师离职意向及行为的产生。本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心理弹性有助于调节教师职业认同对离职意向的影响,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乡村教师能够在工作环境及过程中动态调节职业认同,并能不断地调节职业压力,从而降低了离职意向和行为。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对离职意向的影响随着心理弹性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心理弹性调节了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心理弹性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具有激发的调节机制,一方面通过教育干预来提升乡村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而降低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拓展和丰富离职意向理论;另一方面,心理弹性优化了不同职业认同水平的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为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师教育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五、政策建议

1.完善乡村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提升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一方面来自于自我实现、工资收入等个人因素,另一方面来自于领导关系、同事关系、工作强度等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乡村教师业认同的动态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乡村教师的心理健康,以致产生离职意向等消极心理。首先,确保乡村教师的基础工资、薪资待遇水平和社会福利保障的提高。及时发放工资,分类发放特殊津贴,提高乡村教师五险一金的利益保障标准,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以建立薪资长效联动机制,不仅能有效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投入度,而且真正落实了“感情留人”的职业情感和价值观建设。其次,从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建设着手,建立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体系。合理地宏观调控乡村学校的实际供需结构,简化乡村教师的冗余工作量,强化通过改善组织氛围及人际关系、困难家庭的帮扶等情感性补偿机制来提高乡村教师的个性化职业成长的关注度和专业价值的坚信度。另外,建议政府、社会、学校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监督平台,从薪资待遇、社会认知、家庭观念等方面积极引导,将人际关系及工作态度等方面纳入弹性绩效考核,以此优化教师的成长机制和榜样激励机制,切实全面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满足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2.建构嵌入乡土教育的实践理性,增进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信念

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乡村社会的隐性管理制度架构体系及乡村教育的文化价值理念密切相关,富于乡村教育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质的职业认同才是促进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危机消解的教育生态修复路径。首先,强化基于乡土情境的互惠共生的乡土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构建融入乡村教育生活的教育价值培育,内化乡村教师职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信仰,主动建构文化理解型教育实践者角色,唤醒教师专业自我认同,积极主动建构乡村教师积极的职业角色价值观。其次,增强乡村教师共同体文化培育和社会支持性环境的积极乡土情感体验及乡土文化认同,加强构建以教师职业收入为主体的社会认同激励体系及促进社会交流、交往、交融的教育经济激励体系,制定合理的轮换补偿标准及梯度激励制度,注重引导乡村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学校履职尽责的心理契约感知,保障乡村教师专业生活的本体性安全和职业信任感,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构建乡村教师积极的乡土教育职业价值观和动态平衡的师资队伍。另外,加强乡土文化情境中乡村教师的教育价值重塑和专业话语重构,柔性构建乡村学校教育行为,规范有效运行的教育管理体系,主动践行乡村教师教育治理的能动模式和乡村教师教育赋权,扩大其社会示范效应的辐射区域,增进乡村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3.健全乡村社会的心理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教师心理弹性水平

乡村教师面对工作任务繁重、物质回报微薄、教育角色多样、生活压力众多等现实性的困境,极易产生心理健康不佳的境况,而乡村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不足会导致其职业热情消退、成就动机锐减、工作动力凝滞等职业倦怠与情绪耗竭问题日益凸显。首先,组建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综合服务机构。基于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地区基层政府的直接组织和统筹协调的领导功能,尤其要组建以基层政府牵头的乡村教师心理健康协会等服务实体部门,大力发挥社会、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等主体的合力,改变以往乡村教育的单主体治理模式,提升乡村教育的柔性治理,健全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组织和功能架构。其次,构建内防外控的专业心理服务体系。对内加强乡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对外拓展乡村教师心理危机疏解渠道,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借助家校共育、家社联动、企校共建等促进社会互动与参与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便民化、专业化、日常化,提升乡村教师的成就动机、抗逆能力、压力应对能力,培育乡村教师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和职业幸福感。另外,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教师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年终考核,敦促乡村教育管理部门全力落实中央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关注乡村教师的心理发展与建设,全面释放国家的乡村教育建设政策效力,提升乡村教师的心理韧性和获得感,反哺于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信念培育。

4.推进乡村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均衡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配比

城乡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总量不足、分配不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和向往致使乡村社会对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可大打折扣,应充分发挥教育信息资源替代性补偿作用来均衡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配比。首先,创新教育信息化振兴乡村教育的体制,建立协同创新管理机制、均衡发展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均衡发展的评价机制、长效投入及区域联动的操作机制,消解教育信息区隔,降低教育信息分化,缩小教育信息差距,以教育信息化来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助力城乡教育互动发展的精准扶贫。其次,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通过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优质课堂教学引入乡村学校,不仅能有效敦促乡村教师开展教学教研观摩及研讨活动的高质量开展,而且充分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能动性,培养乡村教师树立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理念,促使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发展。另外,加大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加强城乡、区域、师生教育教学共同体建设,建立乡村教师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促进乡村教育生态主体内生性成长,避免局部碎片化修补,构建智能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意向弹性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