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紧张粘不牢跨大西洋关系

2022-01-24王朔

环球时报 2022-01-24
关键词:欧洲人美欧北约

王朔

刚刚过去的周末,美欧很多人在为“2022年第一场战争”可能在俄乌边境爆发而紧张不已.一方面美国媒体传出“美国务院鼓励美国人从乌克兰撤离”的消息,另一方面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向乌提供武器装备.一美“杜鲁门”号航母群也部署就位,24日将在地中海开启北约大规模军演。

但是,如何化解当前俄乌危机,美欧仍有分歧。美国总统拜登在执政一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承认,北约内部在如何应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小规模入侵”上存在分歧一这一说法随后在各大新闻媒体引起热议一不仅让身处美国、北约与俄罗斯对抗前线的乌克兰深感“受伤”,同时也将北约内部尤其是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裂痕暴露无遗。内政失败的拜登政府本想拿“成功弥合跨大西洋同盟关系”作为亮点,来粉饰一下政绩,结果却搞穿帮了。

诚然,美欧是盟友,尤其是在安全上,欧洲高度依赖美国领导的北约,而且这一情况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太可能有根本性改变,所以欧洲在很多方.面随从甚至屈从于美国,无论其是否愿意。

一方面,欧洲寄希望于美国能够挑头解决其面临的安全问题,部分保证自己作为西方一员的“制度红利”。因此,2020年美国大选时欧洲是乐见拜登上台的,毕竟特朗普执政4年对欧洲来说是一种煎熬。一个脱轨的美国,无论如何也很难让欧洲以“身家性命”相托。

当拜登说“美国回来了”的时候,很多欧洲人尤其是一些亲美派可谓欢欣鼓舞,跨大西洋关系貌似一度回暖。可是欧洲人始终都没放下心来,因为没人知道拜登政府在中期选举后是否会变成“跛脚鸭”,更不知道特朗普还会不会卷土重来。这种“过山车”,欧洲人可一点都不愿意坐,但别忘了“墨菲定律”,越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往往越有可能发生。美国已经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欧洲同样担心跟美国走得太近会受到伤害:美欧虽有共同利益,但双方的战.略需求仍存在根本差异。去年美国在阿富汗的仓促撤军和美英澳组建“奥库斯”安全同盟的背叛,都近在眼前美国要遏制俄罗斯,把欧洲顶在前面,自己抽身好将精力转向亚太。而欧洲虽然与俄罗斯这个邻居有矛盾,但总体上仍不希望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对抗,更不愿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这种矛盾和纠结始终存在于欧洲人心里。

现在越来越烫手的俄乌危机就在家门口,城门失火一定会殃及池鱼,不由得人不焦虑,但问题的决定权却不在欧洲自己手中。这从本月美西方与俄罗斯举行的三场安全对话顺序上就可以看出些端倪:先是美国,然后是北约,最后是欧安组织,欧洲的位置似乎有那么点尴尬。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甚至出言警告美俄,“现在不存在雅尔塔协定的空间﹄,就是担心欧洲的命运被美俄越顶外交给私定了。

可见,欧洲提出战略自主是多么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但要想实现战略自主却远非说说那么简单:且不论美国是否能允许欧洲在关键时刻自主,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自主,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中,欧洲始终被华盛顿视为一颗“棋子”要掌握在手里。

当然,欧洲能否实现战略自主,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欧洲内部。在乌克兰问题上,欧盟各成员国态度明显不一。法国《费加罗报》在近日一篇题为《令人担忧的欧盟地缘政治边缘化》的文章中,就给这些国家分了三类:第一类是非常反俄的,比如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第二类是批评俄罗斯但寻求与俄罗斯保持高级别对话的,如法国、德国、捷克等;第三类是感受不到俄罗斯威胁并寻求与之维持稳定贸易的,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例如,在俄乌军事对峙危机的最新进展中,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已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毒刺”防空导弹,爱沙尼亚则提供“标枪”反坦克导弹,但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则称“提供武器目前无助于化解危机”,甚至有意阻止爱沙尼亚向乌克兰提供德制武器的做法。一个没有共识的欧洲又何谈自主呢?

就目前看,欧洲仍将继续面临现实的困境,而且如果乌克兰局势恶化,受影响的首当其冲还是欧洲,所以欧洲人必须主动作为:一名知情人士23日透露,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和德国政府的代表将于1月2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诺曼底模式”会谈,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乌克兰危机问题,避免矛盾激化。此外,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外事顾问博纳在访美时称,要“找到一种与俄罗斯对话的方式,以及共同关切的答案”。

如果“诺曼底模式”能够成功重启,欧洲的焦虑感和内部的纷争或许会有所缓和。但从长远来看,欧洲人必须把解决问题的钥匙握在自己手中一跨大西洋盟友并不怎么牢固,一切还是靠自己才行。▲(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欧洲人美欧北约
走向北约?
本期导读
德外长:美欧关系取决于如何对华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欧洲人复活节餐桌少了芦笋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欧盟发布贸易统计,中欧贸易增长迅速,逼近美欧贸易
岌岌可危
美欧谈自贸,中国早应对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