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与动态收敛性研究

2022-01-24周仲鸿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贡献率东北地区

吕 波 王 辉 周仲鸿 何 悦

(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一、引言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颇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如何更好地发展当地旅游业,让旅游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各地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打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中之重。但近些年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旅游收入并不乐观,对地区GDP的贡献率相对较低,旅游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本文以旅游经济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差异、演变趋势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收敛性等,以期为认清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差距、促进地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提供依据。

国外学者率先意识到旅游经济与区域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1],因此对本国或本地区的旅游经济开展了相关研究[2],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旅游经济影响[3]、旅游经济空间结构[4][5]、旅游经济增长[6][7]等方面。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发展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经济进行了探讨。研究内容上,主要从入境旅游经济[8]、旅游经济时空差异[9]、旅游经济联系[10][11]等角度分析了旅游经济的特征、差异以及关联性。研究范围上,基于全国[12][13]、省域[14]的研究较多,也有少数学者对跨区域尺度下的旅游经济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上,变异系数、泰尔系数、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15][16]被广泛应用到旅游经济的研究中,但引入新方法对其开展研究更能说明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减少传统方法上的误差。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对于旅游经济的研究在内容上、范围上、方法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讨。然而,涉及东北地区旅游经济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史庆斌等[17]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关伟等[18]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等地理数学方法对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了研究。

总体上,学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对跨区域旅游经济的研究相对较少,更鲜有对东北地区旅游经济的研究。研究方法上,上述方法更多适用于对截面数据的分析,为了更加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使分析更具有可靠性,现引入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等收敛模型对东北地区旅游经济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探究旅游经济差异演变规律,并根据收敛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分别为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地区(赤峰、通辽、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兴安盟)。研究所需的东北地区41个地市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数、人均GDP、公路交通里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互联网用户数量等数据均来自2005—2019年《辽宁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1.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Dagum基尼系数既可以进行地区差距的分解,又能解决样本间和子样本的分布状况以及交叉重叠的问题,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精确[19]。本研究主要用该方法分析东北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收敛模型

(1)σ收敛

σ收敛常用标准差σ衡量,反映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能否随时间推移而减小[20]。本研究用于验证地区人均旅游收入是否存在收敛性,即地区旅游经济的差距是否在减小。计算公式为:

式中,yi,t为第i个地区在t时间的人均旅游收入;n为地区数量。若σt>σt+1,说明地区人均旅游收入存在收敛。

(2)绝对β收敛

绝对β收敛验证旅游经济落后的地区是否对旅游经济发达的地区具有追赶性,公式为:

式中,yi,t、yi,t+1分别为第 i个地区在研究期内前后相邻两期人均旅游收入;α、β、εi,t为相关参数。当 β<0且显著时,说明存在绝对β收敛,即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存在追赶效应。

(3)条件β收敛

根据已有研究可知,若不存在绝对β收敛,加入某些指标条件后,能改变β的收敛性,称为条件β收敛。它说明地区旅游收入会向着各自的稳态水平收敛,公式为:

式中,部分符号已在上文提到,在此不再赘述。xj,i,t表示加入的相关指标;ζj为相关指标的系数。

三、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差异及其贡献来源

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别计算2004—2018年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人均旅游收入的基尼系数、差异来源及贡献率。

(一)总体差异与四大区域内部差异及其演变趋势

由图1可知,2004—2018年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旅游经济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整体和四大区域的旅游经济差距在缩小。从基尼系数演变趋势来看,2004—2018年整体基尼系数除个别年份出现异常波动外,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0.67下降至2018年的0.55,年均下降率为1.40%,表明随着各地市重视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旅游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朝着均衡方向发展。辽宁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2004—2013年逐渐下降;2013—2018年上下波动。第一阶段年均下降率为6.90%,第二阶段数值变化不稳定,但波动幅度在0.37左右,且小于2004年的基尼系数(0.59)。2004—2018年吉林和黑龙江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基本呈稳定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分别为0.81%、1.11%。蒙东地区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呈波动状态但幅度较小。对比各区域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发现,黑龙江>吉林>辽宁>蒙东地区,表明黑龙江旅游经济发展最不均衡。其中,哈尔滨旅游业发展最为突出,旅游收入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大庆、黑河、牡丹江、齐齐哈尔、伊春旅游收入较相近;余下7个城市旅游业发展较弱,旅游收入最少。蒙东地区与黑龙江表现恰好相反,说明蒙东5个市(盟)的旅游收入差距最小。

图1 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二)四大区域间差异

由图2可知,2004—2018年除吉蒙外,其他区域间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进一步看,尽管四大区域间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存在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四大区域间旅游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逐渐减弱。从基尼系数演变趋势来看,辽吉、辽黑、辽蒙间的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均在2004—2013年显著减小,2014年和2015年呈上升状态,之后又逐渐减小。吉黑、黑蒙之间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均在2004—2011年间呈下降趋势,2011—2015年间出现上升趋势,之后又缓慢下降。从上述分析可知,各区域间开始阶段基尼系数处于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各区域间旅游业发展较好,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旅游经济均有明显提高,区域间旅游经济差距明显减少。在此之后,基尼系数发生异常变化,呈上升趋势,说明随时间变化,部分地市旅游业发展出现问题,导致区域间旅游经济差距变大。通过政府对旅游业的调控,旅游企业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等,各区域间基尼系数下降,旅游经济差距再次减小。对比各区域间基尼系数发现,吉黑>黑蒙>辽黑>吉蒙>辽吉>辽蒙,说明吉黑两省间旅游经济差异最明显,发展协调程度最差;辽蒙两地区间旅游经济差异最小,发展协调程度最好。

图2 2004—2018年东北四大区域间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三)差异来源及其贡献率

将东北地区旅游经济进一步分解为地区内差异贡献率、地区间差异贡献率以及超变密度贡献率。图3显示,2004—2018年地区内差异贡献率、地区间差异贡献率以及超变密度贡献率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地区内差异贡献率先下降再上升,且变化程度较小;地区间差异贡献率变化显著,先上升再大幅度下降;超变密度贡献率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以2015年作为分界点,进一步研究地区内差异贡献率、地区间差异贡献率、超变密度贡献率的变化。2004—2015年地区间差异贡献率大于地区内差异贡献率和超变密度贡献率,且前者远大于后者,表明本阶段东北地区旅游经济的差距主要是地区间差异造成的。当前急需解决是地区间旅游经济差异过大所引起的不平衡问题。2015年以后,地区间差异贡献率主导地位逐渐减弱,地区内差异贡献率变化较小,超变密度贡献率显著提高,并成为影响东北旅游经济差异来源的主导因素,表明四大区域间旅游经济的交叉重叠程度较为明显。

图3 2004—2018年东北地区差异贡献率及变化趋势

四、东北地区旅游经济收敛性实证分析

(一)σ收敛

利用σ收敛对整体和四大区域人均旅游收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整体上,2004—2011年σ值下降,2012年和2013年σ值略微上升,之后σ值又下降。但从整个研究时段来看,σ值呈显著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1.65降至2018年的1.15,年均下降率为2.55%,说明存在σ收敛,即东北地区各地市旅游收入不平衡性逐渐减弱。四大区域中,各区域部分年份σ值出现小幅度波动,但在总体上仍处于下降趋势,表明四大区域也存在σ收敛,各区域内部旅游经济差距减小。从收敛速度看,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地区分别以3.54%、0.78%、2.30%、0.35%的速度收敛,说明辽宁和黑龙江收敛速度明显快于吉林和蒙东地区,即辽宁、黑龙江各地市旅游收入差距减小的效果明显高于吉林、蒙东地区。

图4 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旅游经济σ收敛变化趋势

(二)绝对β收敛

利用绝对β收敛进一步对整体和四大区域人均旅游收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相关文献[21],将每5年分成一个研究时段较为合理。本研究将其分成2004—2018年(整体)、2004—2008年(初期)、2009—2013年(中期)、2014—2018年(后期),探究2004—2018年及各个时段内东北地区人均旅游收入的绝对β收敛。

表1 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旅游经济绝对β收敛

整体上,初期β值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3个时段β值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这3个研究时段旅游经济呈绝对β收敛。可见,初期东北地区各地市旅游收入差距明显,自2009年以后,旅游收入差距呈减小趋势。另外,中期收敛程度为-0.6201,后期收敛程度为-0.7571,说明这个时期以不同的收敛速度朝着均衡的方向收敛,并且收敛程度不断增大,旅游收入低的地市对旅游收入高的地市存在追赶效应。

四大区域中,辽宁、吉林、蒙东地区在4个时段内β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存在绝对β收敛。黑龙江除初期β值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3个时段分别在0.01、0.01、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这3个时段存在绝对β收敛。具体看,辽宁初期、中期、后期收敛系数分别为 -0.3662、-0.6965、-1.0069,说明旅游经济以不同的收敛速度向均衡的方向发展,且收敛程度显著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宁各地区间旅游联动性较好,减弱了地区间旅游收入不平衡现象。吉林收敛系数先上升再下降,其数值分别为-0.5342(初期)、-1.2383(中期)、-0.8077(后期),说明吉林旅游经济在研究时段的初期、中期发展较好,各地区间差距在明显减小,在研究时段后期收敛程度呈下降状态,表明吉林要加强各地区间旅游产业的合作,找出导致各地区旅游收入差距增大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应对措施,使旅游经济均衡发展。黑龙江初期β值为正,表现为不收敛,在中期、后期收敛系数分别为-0.5602、-0.5725,呈收敛状态,说明黑龙江各地市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创新以及营销推广等方面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减弱了地区间旅游收入的差异性。蒙东地区初期、中期、后期收敛系数变化较小,在-0.9447上下波动,整体收敛系数为-0.3655,表明蒙东地区收敛程度较小,主要是因为各市(盟)旅游业发展水平相近,旅游收入差距较小,收敛程度不明显。

(三)条件β收敛

1.指标选取与诊断

通过借鉴相关文献[22],引入其他相关变量对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进行条件β收敛实证研究。以人均旅游收入为因变量,选取人均GDP、公路交通里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互联网用户数量作为自变量,分别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能力、区域消费水平、旅游投资、人力资源、产业结构、旅游信息化水平。为了避免自变量指标出现多重线性的问题,运用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VIF>7,所以将其剔除以减少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差。

2.系统GMM结果分析

由表2测算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人均旅游收入在加入控制变量以后,β值均小于0且显著,说明整体和四大区域存在条件收敛,即旅游经济向着各自稳态的水平收敛。在收敛程度上,整体和四大区域收敛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整体、辽宁收敛程度最大,黑龙江居中,吉林、蒙东地区收敛程度最小。

从控制变量角度来看,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东北地区整体旅游经济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水平增速快的地市旅游经济会持续增加,经济水平增速慢的地区旅游经济增加幅度变小。总之,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减小地区间旅游经济差异具有明显效果,进而加快了地区旅游经济收敛。辽宁、黑龙江的经济水平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表现出相似性,经济发展促进了旅游经济的收敛。吉林、蒙东地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收敛不显著。②旅游交通能力对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的旅游经济未表现出显著性,说明各地区间交通能力差异较大,对旅游经济的收敛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具体来看,尽管各地旅游交通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扩大了地区间旅游经济的差距。③旅游投资对东北地区整体旅游经济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地区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除辽宁以外,吉林、黑龙江、蒙东地区回归系数为正,表明旅游投资对该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处于较弱的状态,故旅游投资对东北地区整体旅游经济未产生促进效果。④人力资源仅对辽宁和黑龙江的旅游经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辽宁回归系数为负,地区内人力资源抑制了旅游经济的收敛;黑龙江回归系数为正,地区内人力资源促进了旅游经济的收敛。总体上,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处于中下等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人力资源对东北地区整体旅游经济的收敛作用不明显。⑤产业结构仅对辽宁、黑龙江的旅游经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产业结构指标的加入,使两省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相反趋势。但整体上,东北地区各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有所上升,产业结构对整体旅游经济存在收敛。⑥旅游信息化水平,辽宁、黑龙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旅游信息化水平对两省旅游经济表现出不同方向的作用。但整体上,随着各地旅游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信息的范围广、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提高了地区旅游的宣传力度。所以,东北各地旅游经济差距逐渐减小,旅游信息化水平对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收敛。

表2 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旅游经济绝对β收敛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以2004—2018年人均旅游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收敛模型探究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东北地区整体、四大区域内部旅游经济差距逐渐减小,对比基尼系数发现,黑龙江旅游经济发展最不均衡,蒙东地区恰好相反。四大区域间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逐渐减弱,对比基尼系数发现,吉黑旅游经济差异最明显,发展协调程度最差;辽蒙旅游经济差异最小,发展协调程度较好。超变密度成为影响东北旅游经济差异来源的主导因素,四大区域间旅游经济的交叉重叠现象明显。

第二,东北地区整体、四大区域旅游经济存在σ收敛。在四大区域中,辽宁和黑龙江收敛速度明显快于吉林和蒙东地区。东北地区整体、四大区域旅游经济也存在绝对β收敛,表明均以不同的收敛速度朝着均衡的方向收敛,即旅游收入低的地区对旅游收入高的地区存在追赶效应。

第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能力、旅游投资、人力资源、产业结构、旅游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加入,东北地区整体和四大区域β值均为负且显著,说明上述因素对旅游经济的收敛产生显著影响。

(二)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发展建议。

第一,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东北地区旅游经济重叠现象明显,为促进旅游经济均衡发展,应立足自身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黑龙江冰雪资源丰富,可以拓展冰雪类旅游产品;吉林和蒙东地区自然景观奇特,可以拓展观光游览类旅游产品;辽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拓展民族文化类旅游产品。

第二,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业共同发展。尽管四大区域间旅游经济基尼系数在不断减小,但差异仍较为明显,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对旅游经济弱势区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加大扶持力度。

第三,重视发展速度与发展差距的协调性,保证区域均衡发展。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等因素可能会阻碍旅游业协调发展,导致市域旅游经济差距过大。要时刻关注旅游经济的收敛或发散特征变化,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解决,使旅游经济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贡献率东北地区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研究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什么是基尼系数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