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品特征向量法的壳段成组分类方法研究

2022-01-22袁维佳刘海光赵军贵易帆任秀丽

机械工程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成组型号聚类

袁维佳,刘海光,赵军贵,易帆,任秀丽

(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76;2.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北京 100076)

0 引言

成组技术是制造与工程管理的一种方法,它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物的相似性,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1]。将多种产品按其工艺的相似性分类成组以形成同类产品族,把同一类产品中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从而使小批量生产能获得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果[2]。本论文采用产品向量化方法对15种航天型号产品12类壳体进行成组分类分析,将不同产品划分为3个产品组,为制造单元的构建、工艺布局设计、生产组织模式的建立提供输入条件。

1 产品对象分析

壳段是航天型号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型号产品有不同类型的壳段类型,具有不同的尺寸及规格。

2 产品成组归类

成组技术是制造与工程管理的一种方法,它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相关事物的相似性,并对其充分利用。即把相似的问题归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相对统一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所期望的效益。关于分组方法,目前主要有视检法、生产流程分析法及产品向量化方法。

本论文采用向量化方法,即将零件的有关设计、制造资源等信息转译为数字代码,进而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成组。整个流程包含“壳段向量化[3]→数据归一化→相似度计算→层次聚类法”。

2.1 壳段向量化

梳理车间承担的15种航天型号产品(型号X1、型号X2、......、型号X15),共计12类壳段(壳段A类、壳段B类、……、壳段L类),每类壳段的工艺规程包含3类特征:“工序目录”、“制造资源”及“零件明细”,且每类包含多个不同特征。

而向量化的评价标准主要包含2点:1)向量化后的向量是否能表征产品的综合特征;2)向量化后的向量是否具备唯一性,即不同型号的不同壳段具备不同的向量。

向量化步骤如下:1)找出工艺规程中有助于区分“不同型号同类壳段”的所有特征a,满足要求1。2)找出工艺规程中有助于区分“同种型号不同壳段”的所有特征b,满足要求1。3)合并a、b特征,所得特征集即可用于区分“不同型号不同壳段”,满足要求2。4)设定每个特征的取值标准,达到目的。

按照以上步骤分“工序目录”、“制造资源”、“零件明细”3个类别,梳理出特征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特征类型表

针对每一个壳体,按照提取的特征对其进行赋值。以型号X1的壳段A为例,特征数值表如表2所示。

表2 特征数值表

因此,型号X1的壳段A1=(1 0 2 0018 0 000 0 010 0 000 0 000 1 0 0 0 0 0 000 21 100 0 000 6 000)。

2.2 数据归一化

以型号X1的壳段A为例。对其每一个特征取值进行归一化,如“工序数”特征,所有部段在该特征上的取值最大值为34,最小值为8,而型号X1的壳段A工序数为18,因此归一化后该特征值为:

型号X1的壳段A工序数特征值=(18-8)/(34-8)=0.3846。

同理可得:型号X1的壳段A归一化后对应向量为:

2.3 相似度计算

自上一步得到各部段归一化后的向量后,便可以计算各部段之间的相似度,关于距离的计算,最常使用的是欧几里得距离[4],即欧式距离。此外,在聚类分析中对于连续变量的距离还有明考斯基距离、马氏距离、兰氏距离等[5]。本论文采用欧式距离法进行计算。n维向量(x11,x12,…,x1n)与(x21,x22,…,x2n)间的欧氏距离则为

以型号X1的壳段A、型号X3壳段A以及型号X11壳段H为例:

由此可知:相较于型号X11壳段H,型号X3壳段A更接近于型号X1的壳段A。

最终可得15种型号壳段产品的距离矩阵,以型号X1和型号X5示例,如表3所示。

表3 壳段距离矩阵表

2.4 层次聚类法

成组的本质是一种聚类活动,随着当前机器学习等算法的快速发展,聚类问题早已不是难题。本文在获取各壳段数值向量化之后,选择层次聚类法进行分析。

层次聚类法的基础为欧几里得距离矩阵,在得到各壳段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矩阵后,找出其中除对角线外最小的一个数值,鉴于距离矩阵的对称性,最小的数值个数必为2的倍数,不失一般性,可将当前最小值的个数记为2n1,该数值对应的n1组壳段置于最底层,并将该层记为0。同组壳段视为整体重新计算距离,重复此前步骤,直至所有壳段成为1类,即可得到树状图。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流程图

对所有壳段聚类后,所得树状图如图2所示。

由图2所示,最顶层分出2支,1支代表1类,由此可将所有产品分成2类;顶层右支继续分出2支,到此可将所有产品归为3类,依此类推。

图2 壳段成组树状图

3 确定生产单元

当分组的数量较少时,组内产品差异依然较大,工艺合并及布局等难度较高;而当分类的数量较多时,产品批量较小,物流转运成本较高。因此,分组的数量需要进行权衡,结合分类的结果图,考虑实际生产强度、工艺路线相似等因素,分为3类,如表4所示。

表4 产品类别表

4 结论

本文对壳段产品进行分析,从各壳段工艺规程中挖掘3类特征(工序目录、制造资源、零件明细)组成特征集,并建立每个特征的取值标准。根据各壳段在不同特征下的真实情况,获取各壳段在整个特征集上的数值向量。用不同的数值向量表示不同部段的整体特征,结合层次聚类算法,最终建立一种新型而又精确的壳段成组模型,将壳段产品划分为3类,为后续工艺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成组型号聚类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文房雅士
航天型号全要素管理的初步实践
浅谈既有线成组更换道岔
使用NIC Teaming实现网卡冗余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