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剖析*

2022-01-21吴长莉黄頔揭慧萍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长沙订单校企

文/吴长莉 黄頔 揭慧萍(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一方面是企业技能型岗位的“招工难”,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其本质还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互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是职业院校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在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此期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长沙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和“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为宗旨,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调整,形成了适应不同企业需求的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大量合格技能人才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

本文将以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两个典型校企合作案例探讨人才培养模式。

一、“长沙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订单班

长沙自2014年进入地铁时代开始,平均每年投运一条线路,建设与发展速度极快,对设备国产化和人员本土化的需求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2015年长沙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与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订单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地铁人。校企双方通过分析长沙轨道的岗位人才需求,并结合学院在校生人数和电力系统的行业背景,将订单班人数定为30人,主要对口岗位为机电工、变电工、接触网检修工三种。

(一)校企共育培养模式

2015届订单班从合作协议的签订到学生经过综合考核评价合格上岗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校企双方积极合作的结果,学生在专业性的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过程中,分别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培训师担任理论、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往返于学院与企业之间,反复强化理论知识水平与岗位实践能力,每个环节的学习都有严格的阶段性考核,人才培养质量很高(如图1)。

图1 2015届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构建图

图3 2017届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构建图

(二)企业为主的培养模式

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企业构建逐步完善,企业培训师队伍及培训资源逐步组建起来,此时提出2016届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改为:学院组织基础的理论课程学习,形成轨道系统的相关概念与认知后,所有后期的专业岗位理论与实践学习、考核都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解决(如图2)。相对而言,这种培养方式更加注重的是专项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在定向岗位上开展沉浸式学习,学习内容与入职后的岗位工作无缝对接,能使学生毕业入职后直接承担对应岗位的工作,但由于企业配套的技术专责或培训师的培训经验不足、培训细节的把控不足,实际培训效果比上一届相对差一些。

图2 2016届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构建图

(三)企业全托的培养模式

2017届订单班学生自签订培养协议后,所有的理实培训学习都在企业内部进行,师资队伍也由企业兼职培训师组成。正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兼职培训师均为企业内部各个技术部门的技术或管理专责,擅长的领域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而不是培训上课,因此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需要的是更专业更专注的教师进行科学、系统的讲解。

以上三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可知,校企合作在于双方共同的主体地位,需完善“双主体”育人机制,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多方评价。实行人才培养成本共同分担,产教融合共同定制培养方案。学院培养人才和企业培养人才各有所长,只有在资源共建、优势互补的情况下才能充分保障订单培养的质量。

二、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合作的订单班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电力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为了解决农村电工“招不到”“技不精”“留不住”的问题,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的号召。创新性地提出了“教育+就业”精准扶贫,形成了一个“职前企业深度参与,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职后院校跟踪培养,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模式。

(一)职前教育:现代学徒制属地化定向培养农电工匠

按照“五融合”(治校理念与治企理念、人才培养与员工成长、专业建设与业务发展、教育资源与培训资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着力实施“四个双元”,“教育+就业”精准扶贫,定向培养农村电工,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效。

(1)在培养责任上实施学院与用人单位“双主体”

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双主体育人机制,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多方评价。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司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实行人才培养成本共同分担,产教融合共同定制培养农电未来工匠。

(2)在培养模式上突出专业与岗位“双面向”

农村电工定向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岗位标准以及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制订均以企业(行业)的标准、规范和需求为主要依据,遵循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按照“职业岗位调研→岗位能力分析→岗位能力序化→课程模块项目设计→教学组织实施”的思路,系统设计,从专业基本能力、岗位专项能力、职业综合能力递进培养,优化基于岗位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真正体现企业(行业)意志。

(3)在培养地点上明确课堂与生产一线“双场所”

与供电服务公司联合开展学生实践教学,并明确由用人单位安排岗位技能骨干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采用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每学期到指定供电所实习,学生将在供电所完成认知、跟岗、顶岗、直到全程参与生产的实训任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技能实训,定向培养班学生的实践性课时可以达到总课时的73%。

(4)在培养效果上力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认证”。

组织学生在第六学期参与进网作业电工证、农网配电营业工(台区经理/综合柜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认证”。

(二)职后教育: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新型学徒制创新实践

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在长沙农服公司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培养模式。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技能人员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满足企业对一线技能人才需要的同时,提高生产现场供电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企业优秀经验得到有效传承、“工匠”储备得到较大补充、企业学徒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

三、总结

两个订单班的组建都符合当下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和“脱贫攻坚”的政策号召,有助于长沙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解决了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提升本校师资水平和学生质量也大有裨益。对比两种培养模式(如表1),因两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对订单班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同,也就决定了和学校合作的深度广度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农网订单班培养模式入选了国务院典型经验,受到湖南省乌兰副书记批示,在重庆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同性质高职院校中得到推广。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紧跟湖南经济的发展导向,切实分析企业的实质需求,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开发新模式、调整旧模式,不断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表1 校企合作模式案例对比表

猜你喜欢

长沙订单校企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中餐厅5》官宣,长沙又要火了!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