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品管圈活动在医联体单位复用器械物品交接中的应用

2022-01-20陈晓芳陈红陈桂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联体品管圈合格率

陈晓芳 陈红 陈桂花

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医院供应无菌物品的保障机构,主要负责所有医疗器械和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存储、发放等工作[1]。随着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的建立,消毒供应中心等医疗资源的整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接受25家医联体单位的委托消毒,涉及单位多、工作量加大,对其复用器械(即设计为在不同患者之间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仅会影响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患者医疗感染的风险[2]。器械交接合格是指按照规定的交接项目、流程,对器械品种、规格、数量、完好性、预处理情况等进行正确交接[3]。我院2019年3—8月,将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运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医联体单位复用器械交接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样选取2019年3月11日—3月31日在海安市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医联体单位复用器械交接作为改善前组,在此期间选取器械包数520个。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9年5—8月对医联体单位复用器械交接实施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作为改善后组,在此期间选取器械包数520个。比较两组器械包交接合格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问题解决型品管圈实施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圈名为北斗七星圈,北斗七星是北极最亮的七颗星,指引我们用正确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推选1名协调能力及本专业素养均较强的副主任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任辅导员。本小组圈员5名,其中2名为医联体单位成员,圈外专家督导4名,其中1名为卫健委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品管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制度以及明确小组各成员职责。

1.2.2 主题选定 召开圈会,全体圈员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结合实际工作通过脑力激荡法,列出我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用维度权重评分和531打分进行主题选定,共6人参与选题,得出最高分27.48分,即“提高医联体单位器械物品交接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

1.2.3 现状把握、目标设定 圈员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个卫生行业标准》为依据,对医联体单位器械包进行数据收集,并加以客观的系统分析,自制查检表,为下一步目标设定和原因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经统计分析,2019年3月11日—2019年3月31日共交接医联体单位器械总包520个,其中合格包265个,合格率为50.96%。全体圈员查找原因,器械功能缺失和科室人员未有效核查占79.42%,根据80/20原则,将此两大情况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设定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0.96%+(1-50.96%)×79.42%×72.73%=79.29%。

1.2.4 解析 圈员针对2个改善重点即医联体单位器械功能缺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未有效核查运用脑力激荡法,从“人员”“方法”“环节”“物品”这四个方面进行特性要因分析,绘制鱼骨图,列出58条小原因。圈员们进行要因圈选评价打分,共选出的16项要因,为了精益求精,我们将选出的16项要因整合为8项进行真因验证,自制真因验证查检表,至去污区现场查看医联体单位器械包交接情况,对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通过与医联体单位人员进行访谈、沟通及问卷调查,与去污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找出问题并记录,最后进行汇总。经柏拉图分析,得出真因。按照“80/20”原则,将“器械质量监管不到位”“专科知识更新不及时”“缺乏工作激励机制”真因列入对策拟定依据。

1.2.5 对策拟定及实施 (1)针对医联体单位器械质量监管不到位的具体措施:包括:①构建卫健委、医联体主体单位、成员单位三位一体的器械监督管理体系。②对医联体单位进行调研,了解职责、制度、流程、设备设施情况。③召开医联体单位协调会,强调器械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灭菌失败,协助健全器械准入制度,严格禁止未备案注册、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医疗器械进入医院使用。④制定器械器具更新标准,更新失效器械,配备篮筐、U形架等物品。⑤完善护联体单位复用器械准入、使用及预处理质控标准。⑥开展多模式质控:a医联体单位每天内部质控。b消毒供应中心不定期进行抽查指导、落实过程控制质量。c卫健委外部监督,组织质控整改情况回头看,形成监管合力。⑦建立微信平台,发现问题及时群里反馈,相关责任人及时回复处理。

(2)针对专科知识更新不及时的具体措施:包括:①制作专科知识培训手册、预处理视频。②修订器械交接流程,细化器械交接单,规范包的种类,由239种合并为152种,统一包内容物,制作标牌和器械图谱,图表结合,录入信息系统。③采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对护联体护士进行培训。④对医联体工人采取一对一培训模式。⑤采用理论及现场考核方式进行培训效果反馈。

(3)针对缺乏工作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包括:①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委托消毒器械包尚无统一的收费标准。②对医联体单位器械包进行运营成本核算,计算出每把器械处理所需成本,根据包内器械数量制定收费标准。③上报医院、卫健委审批同意,与医联体单位签订委托消毒协议时明确收费标准。④将委托消毒收入的30%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绩效,根据工作数量和质量制定绩效分配方案,奖优罚劣。⑤针对交接沟通中的问题,制定消毒供应中心SBAR沟通模板,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图片情景介绍,结合案例进行培训并实施。⑥通过对医联体单位进行满意度调查,科室每月评比“沟通达人”,予以奖励。

1.3 评价指标

(1)消毒灭菌质量:分别于实施前后各查检520个包器械,对灭菌合格率及交接合格率进行评价,采用百分比计算。(2)专科知识知晓率:采用理论及现场考核方式进行培训效果反馈,自行设计专科知识知晓调查表,90分以上为知晓,70~90分为部分知晓,低于70分为不知晓。(3)医联体单位满意度: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医联体单位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项目包括服务态度、物品回收、物品发放、无菌物品质量四个方面,共有20项,每项最高分5分,共100分。95~100分为满意,90~94分为较满意,低于9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评价指标比较

与改善前组比较,改善后组复用器械消毒合格率、物品交接合格率及医联体人员专科知识知晓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评价指标比较[例(%)]

2.2 医联体单位满意度

与改善前组比较,改善后组医联体单位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联体单位满意度比较[例(%)]

2.3 资源共享,节约了成本

调研本地一所二级医院:新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投入的固定成本达100万,运行成本每年约40万左右,而在我院消毒,100张床位的一级医院平均每年消毒费用仅需8万左右,每年较自营节约资金32万元。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同时与医院感染控制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组成[4]。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物品用量普遍较小,如果每家单位都建设消毒供应中心势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5]。有研究指出[6],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具有设备和技术优势,可充分体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医联体提供高品质的消毒供应服务,实现无菌医疗器材的安全和高效利用,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基层医疗机构原有消毒供应建筑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配置不全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所造成的医院感染隐患。因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所导致的院内感染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7]。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在医联体单位复用器械质量管理进行规范与加强,保证手术室器械的安全供应[8]十分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势在必行。近年来,品管圈活动逐渐被应用到医院的质量管理,提升了人员素质、工作效率。陈艳玲[9]研究表明,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中,使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质量得以提升,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效率。

本研究中,消毒供应中心对医联体单位的复用器械物品交接实施问题解决型品管圈管理模式,首先是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加强品管圈管理相关知识培训,通过脑力激荡,制订相关流程、制度、职责,从而使护理人员对于品管圈活动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组织全员参与管理,有效发挥各自最大潜能,对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积极展开讨论,采取有效对策,大大提升了复用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交接合格率[10]。

从表1可见,实施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之后复用器械质量合格率、物品交接合格率及医联体人员专科知识知晓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可见,实施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之后医联体单位满意度提高,这有赖于工作人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及认真的工作态度。由此可见,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科室人员凝聚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11]。同时科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严格把关无菌物品的安全问题,降低了医院感染率,得到了医联体单位的好评,医联体单位内的区域化消毒供应工作既减少了硬件设施、资金等的重复投入,也节约了人力成本,有效的保证了供应质量,为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落实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开辟了良好路径[12],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在医联体单位复用器械物品交接管理中应用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能有效保障医联体单位复用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提高医联体单位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联体品管圈合格率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