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丹参酮对慢性皮质酮注射诱导抑郁小鼠的干预作用

2022-01-20陈明珠廖婉婷黄幼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5期
关键词:糖水丹参酮皮质

陈明珠 廖婉婷 黄幼霞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福建泉州 362011

抑郁症是一类情感精神障碍性疾病,为全球三大疾病负担之一[1],其发生与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水平相关[2]。皮质酮长期给药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该模型可用于抗抑郁药的筛选评价及机制研究[3-4]。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中药因安全性高、靶点多样化等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在治疗抑郁症的方剂中,丹参应用频次很高[5],其可改善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症状[6]。隐丹参酮是丹参中活性较强的成分,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7-9],在抗抑郁方面有一定的潜力。本研究通过慢性皮质酮注射诱导小鼠抑郁模型,观察隐丹参酮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与试剂

隐丹参酮(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7%,批号:S31670);氟西汀胶囊(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833A);皮质酮(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S30265);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E202008)。

1.2 动物

KM 小鼠60 只,SPF 级,雄性,体重18~22 g。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合格证号:1103222011005746,动物许可证号为SCXK(京):2019-0008。本研究经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伦理委员会批准,饲养于学校动物实验中心,恒温,恒湿,自由摄食饮水。

1.3 研究方法

60 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20 mg/kg)、隐丹参酮低剂量组(10 mg/kg)、隐丹参酮中剂量组(20 mg/kg)、隐丹参酮高剂量组(40 mg/kg),每组10 只。正常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其余五组每天给予皮质酮20 mg/kg。皮质酮给药0.5 h 后,氟西汀组和隐丹参酮各剂量组灌胃给药1 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 d。小鼠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糖水消耗比降低及行为绝望现象即建模成功[10-11]。

1.4 观察指标

1.4.1 糖水偏好测试及体重增加值 小鼠禁食禁水24 h,给予预先称重的2 %蔗糖水和纯水各1 瓶,饮用2 h。测定液体消耗量,并计算糖水消耗比。糖水消耗比=蔗糖水溶液消耗量/(蔗糖水溶液消耗量+纯水溶液消耗量)×100%。实验第22 天测定小鼠体重增加值。

1.4.2 行为学测试 强迫游泳实验:小鼠放入水温(25±2)℃,长20 cm,宽20 cm,水深15 cm 的水桶中强迫游泳6 min。适应2 min 后,记录后4 min 内累计不动时间。旷场实验:小鼠置于250 mm×250 mm 的旷场箱内正中央方格,视频分析系统记录5 min 内的中央格停留时间、直立次数、水平穿越格数、修饰次数。水迷宫实验:参照文献[12]进行定向航行试验,记录第5 天小鼠逃避潜伏期。第6 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站台周围活动路程。

1.4.3 CORT、ACTH、BNDF 检测 采用1%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然后将小鼠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组织和前额叶皮质,制备匀浆,取上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ORT、ACTH 和BDNF 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体重情况及行为学测评结果比较

2.1.1 各组体重增加值、糖水消耗比和不动时间比较 模型组体重增加值、糖水消耗比低于正常对照组,不动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隐丹参酮各剂量组体重增加值高于模型组,隐丹参酮中、高剂量组糖水消耗比高于模型组,不动时间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或P <0.05)。见表1。

表1 各组体重增加值、糖水消耗比和不动时间比较()

表1 各组体重增加值、糖水消耗比和不动时间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P <0.01;与模型组比较,bP <0.05,bbP <0.01

2.1.2 各组中央格停留时间、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和修饰次数比较 模型组中央格停留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隐丹参酮各剂量组中央格停留时间短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修饰次数多于模型组,隐丹参酮中、高剂量组直立次数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P <0.01)。隐丹参酮中、高剂量组中央格停留时间短于隐丹参酮低剂量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多于隐丹参酮低剂量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2 各组中央格停留时间、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和修饰次数比较()

表2 各组中央格停留时间、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和修饰次数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P <0.01;与模型组比较,bP <0.05,bbP <0.01;与隐丹参酮低剂量组比较,cP <0.05,ccP <0.01

2.1.3 各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站台周围活动路程比较 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长于正常对照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站台周围活动路程短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P <0.01)。隐丹参酮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短于模型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站台周围活动路程长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P <0.01)。隐丹参酮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短于隐丹参酮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各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站台周围活动路程比较()

表3 各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站台周围活动路程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 <0.05,aaP <0.01;与模型组比较,bP <0.05,bbP <0.01;与隐丹参酮低剂量组比较,cP <0.05;与隐丹参酮中剂量组比较,dP <0.05

2.2 各组血清CORT、ACTH 含量比较

模型组CORT 和ACTH 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隐丹参酮各剂量组CORT 水平低于模型组,隐丹参酮中、高剂量组CORT、ACTH 水平低于隐丹参酮低剂量组,隐丹参酮高剂量组CORT 水平低于隐丹参酮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或P <0.05)。见表4。

表4 各组血清CORT、ACTH 含量比较()

表4 各组血清CORT、ACTH 含量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P <0.01;与模型组比较,bP <0.05,bbP <0.01;与隐丹参酮低剂量组比较,ccP <0.01;与隐丹参酮中剂量组比较,dP <0.05。CORT:皮质酮;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3 各组海马、前额叶皮质BDNF 含量比较

模型组海马、前额叶皮质BDNF 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隐丹参酮中、高剂量组海马、前额叶皮质BDNF 含量高于模型组和隐丹参酮低剂量组,隐丹参酮高剂量组海马BDNF 含量高于隐丹参酮中剂量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5。

表5 各组海马、前额叶皮质BDNF 含量比较(pg/g,)

表5 各组海马、前额叶皮质BDNF 含量比较(pg/g,)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P <0.01;与模型组比较,bbP <0.01;与隐丹参酮低剂量组比较,ccP <0.01;与隐丹参酮中剂量组比较,ddP <0.01。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3 讨论

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给药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紊乱,诱导动物产生抑郁样行为[13-14]。与经典的CUMS 模型比较,皮质酮抑郁模型的造模周期短,且对动物的伤害较小[4]。抑郁的行为学检测方法中,糖水偏好测试可以反映快感消失,旷场实验能反映好奇和自我探索行为,强迫游泳实验则能评价行为绝望程度[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隐丹参酮给药后可明显改善皮质酮抑郁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测评实验结果,提示隐丹参酮具有一定治疗作用。HPA 亢进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原因,慢性应激促使HPA 过度激活,血清ACTH和CORT 大量分泌,高浓度的CORT 选择性损伤大脑海马神经元,出现学习记忆障碍[17-19],而小鼠的记忆力减退与抑郁样表型之间存在关联[20]。水迷宫测试可以评价小鼠的长期空间记忆能力[21]。本研究中,通过长期给予小鼠CORT,模拟HPA 亢进,结果显示小鼠出现学习记忆能力障碍、血清ACTH 和CORT 含量增加,而隐丹参酮能够对抗这种现象,提示其能改善抑郁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和认知障碍,该作用可能与调节HPA 有关。

BDNF 在海马、大脑皮层、下丘脑等部位均有高表达量[22],其对神经元的存活、增殖分化及再生促进起重要作用[23]。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海马及前额叶皮质BDNF 表达水平减少[24],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脑内BDNF 表达下调导致神经元萎缩,进而引起神经胶质细胞缺失有关[25]。而抗抑郁药物通过上调BDNF 水平,能改善抑郁相关症状[26-27]。本研究中,隐丹参酮可提高小鼠海马、前额叶皮质BDNF 表达水平,提示其抗抑郁作用与改善脑内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综上所述,隐丹参酮能改善皮质酮诱导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中、高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PA 和脑内BDNF 表达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糖水丹参酮皮质
趣说“糖水不等式”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皮质褶皱
下火秘方 荔枝核糖水
迎秋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在广东,有糖水的夏天才算真正的夏天
泽兰多糖水提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