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大势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2022-01-19于成文徐雯钰

党政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七一讲话中国共产党

于成文 徐雯钰

〔摘要〕: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牢牢抓住历史变革时机,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取得了重大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首先,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把握历史大势,准确定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其次,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把握历史大势,成功开创一条既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又超越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最后,在“一球两制”“西强我弱”的两制格局中把握历史大势,在处理与资本主义既长期共存又相互较量的复杂关系中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关键词〕:历史大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七一”讲话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2)01-0042-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1〕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始终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把握历史大势中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把握历史大势,准确定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

(一)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科学判断时代性质和主题是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提

历史时代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大环境。确立一国实践主题,谋划国家现代化战略,必须首先研判时代性质和时代主题。对于如何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历史时代,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有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种分析维度。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维度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概念,并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的结论。以技术社会形态维度为依据,即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对社会形态进行划分,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技术社会形态各个历史阶段依次更替。据此,马克思、恩格斯又得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结论,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两种社会形态、历史时代的划分相辅相成,为我们判断时代性质及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列宁认为,只有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以此为依据来分析各个国家更详细的时代特点,进而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为此,他专门研究了时代问题,明确提出人类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面对一球两制而社会主义俄国又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这样的时代背景,列宁提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在扩大同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中争取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新思路”〔3〕。斯大林在时代性质问题上,基本继承了列宁的思想,同时,他还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了新认识,在二战之前提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思想。斯大林认为,帝国主义的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在总体上处于危机状态,而这种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解决的。从总体上看,斯大林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现状。但是,他没有在实践中发展资本主义总危机思想及其分析思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苏联共产党都把资本主义处于总危机状态,作为分析时代问题的基本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结论愈加不符合资本主义的现实,并对苏联共产党及其他国家共产党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民主革命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这种时代大势下应运而生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党的诞生就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4〕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澤东对时代问题有过多次论述。他指出,“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激动,是极其巨大的”〔5〕,“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6〕。总的来说,毛泽东对时代问题的认识与当时时代现实是相符的。在20世纪前半叶,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是时代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进行武装夺取政权的阶级斗争是中心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证明了毛泽东对时代的判断是正确的,其所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也是与时代条件相契合的。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然而,由于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和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在时代主题问题上,没能在历史大势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从而导致在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当然,这些失误在探索过程中是难免的,我们党在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的建设成就。

(二)在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中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认识发生转变并逐渐接近时代发展的状态,是从邓小平开始的。邓小平始终从“世界视野”来设计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改革开放初期,围绕着如何在世界坐标中定位中国这一重大问题,邓小平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内涵深刻的战略判断。首先,在“战争与和平”问题认识上有了历史性转变。邓小平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看法,并得出新的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7〕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一九七八年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8〕其次,对时代主题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9〕这样来表达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或两大问题,并不是说当代已经没有其他重大问题。但是,成为全球性、战略性问题的,确实是这两个而不是别的。最后,突出科学技术在当代世界发展和时代变革中的地位。邓小平把握时代特征,观察世界发展大势,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这些战略判断,准确把握了历史发展大势,指引了中国的前进方向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由于邓小平敏锐地把握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变化,对时代主题作出新判断,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改革开放是怎么搞起来的?很关键的一条是我们党正确判断世界大势,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认识,才有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才有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10〕因此,“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也是基于我们党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1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人都重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大势基础上对世界大局的基本判断。同时,江泽民和胡锦涛在把握世界大势方面又有新的发展,他们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等方面对中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在时代潮流、非传统安全、地区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理念和新论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三)从历史发展大视野、时代发展阶段性及未来趋势中认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

时代的发展和演进,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正确认识时代,既要从历史发展大视野中来把握,又要注意时代演进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还要对其未来进行科学预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在时代潮流中认清方位,并据此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

从历史大视野来看,我们所处的世界历史时代仍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目标的长期性,又要把握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制定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实现发展目标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党的十九大从历史实践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这是基于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性特征得出的,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中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清醒把握。但是,当前我国所处大的世界历史时代并没有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是强调大的时代演进过程中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从时代的根本性质和大的历史进程来看,目前我们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时代。”“该历史时代的进程从该社会形态取代前一社会形态在人类社会占据统治地位起,历经兴盛、衰落,直到为下一社会形态所取代而不再占据统治地位止。”〔1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13〕同时,“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时代”〔14〕。

从时代发展阶段性及未来趋势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又一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首先,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国际权力、利益和规则面临再分配再调整,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困难,我国发展的战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没有结束,时与势依然在我们一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15〕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精准把握,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发展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次,我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近年来,一些国家单边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冷战思维、霸凌行径变本加厉,有些国家甚至发起了贸易战,自由贸易体系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特别是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威胁,彰显了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我们党要居安思危,趋利避害,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忧患意识,还应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作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争取最好的前途。

最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百年来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16〕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历史大势基础上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论断。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时代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时代前进的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二、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把握历史大势,成功开创一条既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又超越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伟大创造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概念,是几百年来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和不可阻挡的时代大潮,也是普遍的人类文明。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是现今世界历史发展的核心问题”〔17〕。自18世纪后期肇始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出现过三次现代化的大潮,几乎将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卷入其中。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起步与前进步伐参差不齐,先被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国家被称为“先发现代化国家”,后被卷入的国家被称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世界现代化大潮滚滚向前,各国迟早都要被卷入这一进程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久地超然于或落后于世界现代化大潮。因此,进行现代化建设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不能脱离世界现代化的歷史进程,而必须自觉地融入和追赶世界现代化大潮。

实现现代化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这是两条性质根本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但都要受到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支配,因而异中有同。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不同发展程度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遵循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大势。但是,不同国家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动力机制又是有差异的,必须根据一定时代背景下各国国情来探索和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样,各个国家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又必须努力保持现代化道路的民族特色,收获属于自己的现代化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要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把中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确立和追求的理想目标。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其目标是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社会,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当时时代条件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道路和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制度选择和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事实证明,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西方制度模式无法使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替代。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合理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社会运动是一个辩证否定,即不断“扬弃”的过程,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或同一社会形态中的革新,都是在社会业已达到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抛弃了旧社会旧体制中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同时又保留、发扬那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成果。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并不是离开整个人类文明大道而随意驾驶的一辆列车,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及必然趋势。因此,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而出现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资本主义制度文明的一切成果,而是辩证地扬弃。

从纵向来说,社会主义必须继承千百年来包括资本主义时代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列宁早就告诫人们:“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18〕他还强调,我不知道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只知道有一种社会主义,即接受了资本主义一切优秀成果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列宁把这个思想用公式作了如下表述:“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19〕从横向来说,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不同国家适应时代要求而创造的新文明成果。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生机,获得更快更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20〕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主张加强与外部世界联系及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早在1922年7月,党的二大就明确指出,中国革命“要和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足以增加革命的效力”。1938年10月,毛泽东在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时,就自力更生与紧密联系世界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中国无论何时也应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脚点。但中国不是孤立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的立脚点。我们不是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中国早已不能闭关。”〔2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探索。当时世界现代化基本上存在两种模式,即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毛泽东认为,“每个民族都有长处,都有缺点”,“所以要学习每个民族的长处,不管这些民族的大小。同这些国家相互交流经验,这样比较好”。〔22〕他还强调,“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主要的还是要学苏联”〔23〕。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之所以强调要学习苏联经验,主要是鉴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因而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经济建设方面则“以苏为师”,学习和仿效苏联现代化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此外,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因此,借鉴苏联经验,与苏联结盟,争取苏联政治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支援,对于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大潮的必然选择。

毛泽东在强调向苏联学习的同时,并不否定要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他指出,我们“要和苏联、一切人民民主国家及各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友好,讲国际主义,学习苏联及其他外国的长处,这是一个原则”〔24〕。与此同时,也要向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并特别强调“一定要向日本和美国学习”〔25〕。毛泽东强调:“我不是反对西方的一切,而只是反对那些帝国主义压迫人、欺侮人的东西。它们的文化科学我们要学习。东方人要向西方学习,要在破除迷信的条件下学习西方。”〔26〕当然,这种学习不是教条主义的照抄、照搬,而是有分析的,以我为主,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

毛泽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者,他关于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和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诚然,由于当时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限制,以及毛泽东本人对外部世界还缺乏充分的了解,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否定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主导方面,错误地认为新中国一成立就闭关自守。同时,改革开放前,主要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封锁我国,我们主要的不是自我封闭,是相对封闭,这也正是我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加以完善和发展的。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创造的开放之路

在近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奔涌着一股经济全球化的洪流,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是相适应的。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分析了这种历史发展进程和趋势,并明确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7〕人类历史由此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在整体化的世界历史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28〕。积极开放、参与国际合作、融入世界潮流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审视国内和国际发展大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科学研判和决策,是我们党顺应世界历史潮流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清醒地认识到,不融入世界现代化浪潮,不与世界经济接轨,“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29〕。江泽民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强调“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30〕。胡锦涛强调,“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3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顺应历史大势,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他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32〕并且重申:“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33〕过去40多年,“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34〕。

当前,全球化出现波折,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遭遇重挫,全球需求市场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从国内到国际的大循环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为此,党中央主动调整发展战略,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5〕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36〕,“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37〕。

三、在“一球两制”“西强我弱”的两制格局中把握历史大势,在处理与资本主义既长期共存又相互较量的复杂关系中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一)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破除“两制”势不两立的认识误区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论成为现实,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和共存的时代。与资本主义在共处中竞争、在冲突中合作,将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面对的客观事实和基本态势。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过多地强调“两制”对立的一面。在历史转折时期,邓小平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制”并存是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和趋势,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1978年8月6日,他在会见阿拉伯利比亚代表团时说:“资本主义要消灭,这是一个很长期的斗争。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38〕既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那就要重视和资本主义的和平共处,重视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两制”共存时代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不懈探索之路。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眼光并能够顺应时代大潮的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进步力量的理解与支持,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相互对抗交织的局面,以及美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我们党选择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与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并积极发展与各国共产党、工人党和其他进步力量的关系,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洞察时代大潮,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对世界现代化道路进行发展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现代化新路,这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基础上逐步突破“两制”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认识误区的基础上进行的。

经过长期发展,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创造了许多成果。事实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的许多文明成果并不专属于资本主义,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比如,彻底解除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从而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都得到更好发挥,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新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虽然我们还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困难和挑战,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并不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反映和表现,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上的一段插曲。解决社会发展過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决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而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必须在增强“四个自信”的前提下,重视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扬弃,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我们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不但包括物质、资金、技术层面,也包括民主政治层面、思想文化层面、社会治理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层面。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39〕。习近平也强调,“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40〕。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41〕。

(二)在“西强我弱”的态势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必将主导世界历史的大趋势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处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压制之中,西方国家不但从来没有放弃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恢复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战略图谋,而且在近年来表现得更为露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甚至在联合国上指责“社会主义带来深重灾难”,呼吁世界各国起来抵制社会主义。在这种“西强我弱”的复杂背景下,必须从历史大势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一,既要承认资本主义主导着当前的世界历史,又要坚信社会主义主导未来世界历史的趋势。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拥有较强的综合国力,他们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还不会根本改变。就目前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看,其综合实力还无法从根本上抗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42〕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此次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或许成为大变局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并使“东升西降”趋势越发明显。当前,“处于新一轮衰退期的世界资本主义与处于新一輪上升期的世界社会主义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更趋激烈”〔43〕。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看,社会主义终究会在这场竞争与博弈中战胜并取代资本主义,但社会主义要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为此,我们既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暂时处于弱势,而丧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又不能不顾现实,盲目乐观,低估了资本主义的强势地位和重大影响。

其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相互较量,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极端复杂性。在“西强我弱”的态势下,还存在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甚至发生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对此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十月革命后世界社会主义遇到的最严重挫折,但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他们通过对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通过对社会主义未来的深入思考,努力从低潮中探索社会主义未来发展和复兴之路。其中,越南革新开放的成效显著,基本摆脱贫穷落后面貌,一跃成为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老挝继续改革探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变化;古巴坚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努力探索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朝鲜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进行了调整,出现了改革的苗头。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创造力和强大生命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等独具优势的政治制度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而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却陷入制度失灵、管理失效等混乱局面,所谓的资本主义“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荡然无存。中国的制度优势在中西方国家疫情防控成效的鲜明对比中得到充分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国的领导力和制度优越性如何,高下立判。”〔44〕近段时间以来,美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穷尽一切手段打压遏制妖魔化中国,其图谋绝不会得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45〕我们相信,社会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形态,其发展道路尽管多种多样,但前景必然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4〕〔11〕〔2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4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14,17.

〔3〕刘海藩,王怀超,朱满良.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若干重大思想理论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39.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3.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0.

〔7〕〔8〕〔9〕〔28〕〔2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7,233,105,117,219.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2-23.

〔12〕王伟光.唯物史观下的“历史时代”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

〔13〕〔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210.

〔14〕〔33〕〔34〕〔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0,187,202,184.

〔15〕〔35〕〔3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6,53.

〔16〕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8-25.

〔17〕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

〔18〕〔19〕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0,171-172.

〔21〕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16.

〔22〕〔2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8,159.

〔23〕〔2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2,366.

〔2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7.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

〔3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

〔3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

〔37〕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7-22.

〔38〕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52.

〔3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7。

〔40〕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4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7.

〔43〕姜辉.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在变革发展中走向振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9).

〔44〕习近平.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责任编辑:刘彦武】

猜你喜欢

七一讲话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讲话慢
变脸
爱模仿的胖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