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赜

2022-01-19吕艳桃

成才之路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吕艳桃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入手,分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索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并指出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4-0076-04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核心能力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主阅读、诵读、讨论、演绎、读写等学习活动,全面促进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成长。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地位。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其他素养的种子,为学生素养的全面形成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项,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才能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建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机制,加深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热爱,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努力让自己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影响着学生正确思维品质发展的方向。新课标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学生对于美的洞察力和交流能力。美的洞察力和鉴赏有关,而美的交流力则表现在创造力方面。新课标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预测、整体阅读、群文阅读、主题探究等方式促使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更好地展开审美鉴赏活动,并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解读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感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核心素養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的问题

(1)阅读兴趣不高。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还在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足、阅读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过分强调语文阅读成绩,仅让学生阅读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本,导致学生对阅读逐渐失去兴趣和动力。

(2)主体地位不明确。当前,阅读教学还存在教师一言堂现象,部分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凭个人经验,主观地进行阅读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甚至依靠机械记忆去背诵相关内容,致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

(3)思考习惯欠缺。部分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善于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往往只是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机械的阅读,这就导致其阅读文本后的收获有限。还有一部分学生对阅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懒于动脑思考,对于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存在应付了事心理,导致阅读效果不理想。

2.教师方面的问题

(1)专业素养不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思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方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不足,设计的阅读教案模块化,习惯于复制他人的教学思路,缺乏独到见解,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模式单一。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对所有的阅读文本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下降,阅读效果难以保障。另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对新型教学模式认知能力不足,导致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3)教学内容陈旧。部分语文教师所使用的阅读课件过于陈旧,教学内容老套落后,缺乏新意,导致学生的阅读热情减退,阅读教学逐渐变成语文教师的“独角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课外阅读任务化。部分语文教师为了弥补学生课内阅读时间的不足,把课外阅读任务当成语文阅读教学的补充内容。但因為阅读任务量巨大,教师通常无法系统地考查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情况,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认真地阅读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而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一目十行地应付式阅读,对文本的内容很难形成深刻印象。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因此,教师要想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就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过程。不同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不同,激发其阅读兴趣的方法也不能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有抵触心理。有的学生对阅读有兴趣,也愿意尝试,但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效率较低。对于那些对阅读有抵触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进行阅读引导,如和他们一起分析卡通图片、阅读动漫书籍等,让他们从这些初级的阅读活动中加深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了解,获得阅读成就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对于那些对阅读有兴趣,但还没有找到正确阅读方法的学生,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可以先推荐一些趣味性较强、较容易理解的短篇文章让他们阅读,随着他们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再逐渐增加阅读内容的难度,从而让他们逐渐领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知识或掌握技能的过程中,主动探究与被动接受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因此,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切实参与到阅读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做学生阅读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从课前的准备和预习,到课堂上的文本讲解,再到课后的归纳和总结都能紧紧跟随教师的思路,走进文本,探寻线索,寻找答案。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例如让学生针对文本的内容、文本所传递的思想和观念等进行分组交流和讨论,并鼓励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另外,教师还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阅读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高效的阅读思维模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3.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文本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收集一些与济南的冬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济南的冬天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意,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领会作者意图,有效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例如,在教学诗歌《木兰诗》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范读、带领学生齐读、指导学生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阅读,让学生逐渐加深对诗歌语句的理解,真正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内容、写作手法、阅读方法和技巧等多角度对文本进行总结和梳理。这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掌握写作手法、阅读方法和技巧,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例如,在学完《紫藤萝瀑布》一课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以及阅读方法和技巧,然后再对学生的总结予以点评和补充,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写作手法、阅读方法和技巧等。

4.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通常只给学生预留8分钟~1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文本,这么短的时间,学生往往只能大致地阅读文本内容,根本无法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这就导致教师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的问题时,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好直接将答案讲解出来,然后让学生记录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并加以背诵。这样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很小,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的下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预留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反复阅读,从而厘清文章结构、人物关系,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例如,在讲解文言文《范进中举》一课时,教师就必须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充分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厘清文中的人物关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此让学生理解范进这个人物。

5.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虽然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质量很高,很适合学生阅读学习,但受课堂时间和篇幅等的限制,课内阅读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课外阅读,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涉及的课内文章与课外相关文章进行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关联性地学习到两篇文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拓展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课外书,并从书中选出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然后在阅读课前向其他同学分享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大概内容等。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但可以拓展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五、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帮助学生读懂作者深意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理解文本的关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作者的创作心境,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提升阅读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史铁生因意外导致腿部残疾,而此时他的母亲已患上严重的肝病,但是母亲并没有告诉儿子自己的病情,而是不断鼓励儿子好好儿活着。在母亲去世后,史铁生便创作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来纪念他的母亲。”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立场,围绕“好好儿活”这个中心,用心体悟文章中母親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怀念。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体悟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荷叶·母亲》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文中的“荷叶”和“红莲”两个事物,让学生体悟出“荷叶”和“红莲”分别代表着母亲和女儿的形象,并由荷叶保护红莲引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从而理解作者借“荷叶”表现出母亲无私伟大的文章内涵。

3.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探索,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春天里的人在做什么,想什么?春天里的人是怎么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文章,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要想切实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就必须更新阅读教学理念,改变阅读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读懂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态度,体会文章的深层内涵,从而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03).

[2]廖晓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04).

[3]张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01).

[4]于雅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5]徐燕燕.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改革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03).

[6]李铭鸿.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的探究分析——培养问题意识与加强自主学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2).

[7]郝俊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8]李旭萍,李红梅,戴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9]李斌.初中生阅读的四大跨越[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S1).

[10]黄桃红.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S1).

Exploration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e

Lyu Yantao

(Chengguan Junior Middle School, Jingning County,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Jingning 743400, China)

Abstract: Core competence is a necessary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that students should have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ese i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 and a too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Starting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and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explor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e,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Chinese thinking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