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点及防控措施探讨

2022-01-19高俊斌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期
关键词:器具带电作业绝缘

高俊斌

(国网漳州供电公司,福建 漳州363000)

保证10 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作,能够保障广大用户的用电质量,在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过程中,作业人员面临的风险因素十分复杂,由于作业人员需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开展作业,如果不能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妥善防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应该对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 带电作业原理

近些年,为了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带电作业模式在配电线路检修维修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带电作业又可以划分为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以及中间电位作业3种类型。

在等电位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的电位相同,当作业人员双手与带电导线进行接触时,假设作业人员双手之间的距离为1 m,负荷电流为200A,导线电阻值是0.000 21Ω,人体电阻值是1 000Ω,那么电位差最终就是0.042 V,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人员身体中通过的电流是42μA,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 000μA时,人体才会产生感知,因此42μA电流不会使作业人员出现不适感,而且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会穿戴屏蔽服,这样一来经过作业人员身体的电流值就会更小。

在地电位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与地之间的电位相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使用标准的绝缘器具,并且要与带电物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一来作业人员身体中经过的电流是微安级,不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危害。

在中间电位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人体电位比导电体的电位低,比地电位高,作业人员人体电位处于导电体和地之间,在实际作业时,绝缘平台以及绝缘杆能够使作业人员与带电体、地相互隔绝,阻止电流通过作业人员的身体,进而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1]。

2 在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

2.1 线路结构复杂

10 kV配电线路的线路结构有很多类型,包括单回10 kV三相线路、同杆双回线路等。一般情况下,单回10 kV三相线路的线路结构较为简单,作业人员在带电作业过程中便于操作,但是同杆双回线路的线路结构比较复杂,往往有两回10 kV三相线路在同一个杆塔上面通过,作业人员在带电作业过程中,由于线路较为密集,给作业人员带来了很大不便,作业人员在操控斗臂车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大大增加了作业人员面临的安全风险,一旦作业人员出现疏忽或者操作不当,就可能对自身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2.2 气候影响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过程中,对气候条件具有很高要求,气候因素对作业安全性具有很大影响,当作业人员开展工作时,如果遭遇降雨、降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作业难度,并且也会影响作业安全,例如作业人员在对配电线路进行维修时,需要保持身体平衡,但是在遇到大风天气时,作业人员想要保持身体平衡,就会面临很大难度。再比如作业过程中遇到降雨天气时,雨水会影响导线电阻值,进而影响电力数值波动,还会严重降低绝缘器具的绝缘性能,甚至导致绝缘性能丧失,进而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3 作业器具不规范

在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绝缘器具,这些绝缘器具的质量也关系到作业安全,所以在开始作业之前,应该严格检查各类器具的性能和质量,一些绝缘器具在反复使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磨损,一旦绝缘器具磨损严重或者发生损坏,其绝缘性能会严重下降,甚至会导致绝缘性能丧失,如果在带电作业过程中使用这些器具,将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一定要对各类器具的性能和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磨损严重、发生损坏、超出使用年限的器具,坚决不能够投入使用。

2.4 未保持安全距离

作业人员在带电作业过程中面临着很高安全风险,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作业人员与配电线路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但是一些作业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时由于作业现场工作繁忙,导致作业人员忽视安全距离,一旦作业人员越过了安全距离,就会给自身的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3 分析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

3.1 加强器具管理

在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最为首要的工作,由于作业人员需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因此难免会受到微电流的影响,这些微电流虽然不会使作业人身感到明显不适,但是一旦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器具出现损坏,就会导致器具绝缘性能明显下降,这时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所以带电作业时一定要加强人体电流防护,并且要加强器具管理[2]。在实际开展工作之前,要根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各项工具,确保各类器具适用于本次作业,同时还要对作业器具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查,保证工具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磨损过于严重或者发生损坏的工具,坚决不能投入使用。各类工具在不使用时要由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存放,做好防潮措施,定期对工具进行清洁养护,防止工具绝缘性能受到影响。此外带电作业时应该合理配备电流泄露警示设备,作业人员应该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合理佩戴防护设施。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图如图1所示。

图1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图

3.2 加强作业人员管理

带电作业中安全问题是头等问题,现场作业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十分复杂,其中作业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也对作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偏低或者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就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时刻为作业人员敲响警钟。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现场环境较为复杂,杆塔上的线路较为密集,因此对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相互结合,帮助作业人员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增强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帮助作业人员深入了解现场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当引进新设备或者使用新技术时,要及时对作业人员实施培训,让作业人员准确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新技术的工艺原理和注意事项,确保作业人员在现场工作时能够保障自身安全。

3.3 避免恶劣环境下作业

在开展带电作业之前,应该准确掌握天气情况,同时应该对作业现场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检查,如果作业现场的环境不适宜带电作业,坚决不能开展带电作业。如果带电作业过程中突然遇到降雪、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该立即停止带电作业,势必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雷电高危区采集到的故障信号,使用雷电智能化监测系统全面分析雷击的特征、种类,划分出雷电高发地区,结合常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防雷保护能力,定期对配电网线路进行巡查管理。与此同时,在处于架空状态的电力线路上,以外部串联的方式安装一些避雷装置,或是安装一些配电变压器以及开关阀等,从而起到过电压保护的作用。为了提升电力线路的绝缘能力,应该引进一些绝缘作用较强的横担技术,可以在一些频发雷击短路的山地位置、山顶位置安装架空地线,提升防雷能力。

首先,应该在一些经常出现鸟害问题导致导线裸露的地区,将线路更换为绝缘效果比较好的导线,或是在线路外侧再次增加绝缘层,在电力线路附近设置屏障,防止鸟兽直接接触配电线路,在裸露导线外层位置铺设一层硅胶、橡胶高温模,从而产生覆盖面积较大的绝缘保护层,对熔断器、断路器等装置实施安全防护。除此以外,应该在受鸟害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实施直线杆的优化改良处理,将其上部位置使用的双横担更换为单横担,能够降低鸟害和飞行类兽类对电力线路的破坏性。

因为配网电力线路的架设距离比较长,需要横穿一些植物类障碍物,这类障碍物将会对配电网线路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在防治处理植物等外来干扰因素时,可用于防治的举措主要涵盖以下两类:①规避风险型防治。在实际规划配网线路架设时,应该尽量避开树木枝干比较密集的地区,架设搭建过程中适当增加高杆塔的数量,尽可能提高杆塔的高度,或是安装一些管杆,避免出现线路穿过树木的问题。②配网电力线路出现的绝缘防护差异。对于那些树木密度比较大,树枝缠绕相对紧密的位置,应该定期更换新的绝缘保护层,并需要对架空电缆进行绝缘保护,从而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性。除此以外,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地形情况、气候条件的制约,难以实现全面绝缘处理,工作人员可以在电力线路上铺设一些绝缘材料,对线路实施绝缘包裹,从而达成安全绝缘保护的目标[3]。

3.4 严格控制安全距离

在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各项规范,与线路之间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作业人员要做到警钟长鸣,时刻注意自身与线路之间的距离,避免越过安全距离,包括最小安全作业距离、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最小相间距离等。如果受到作业现场实际条件的影响,导致作业人员无法保持安全距离,那么应该对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科学采用绝缘布、绝缘挡板等设施。另外带电作业过程中还要确保绝缘臂的有效绝缘长度符合标准,如果作业现场不适宜开展带电作业,坚决不能带电作业。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点防控如图2所示。

图2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点防控

为了能够快速处理城市10 kV配电线路运行状况比较差、运行环境比较复杂、线路频出故障的问题,供电企业应该积极组织10 kV配电线路的综合治理工作,充分落实10 kV配电线路治理行动,在保证治理质量的同时,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本文首先分析10 kV配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治理线路故障举措,以期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虽然当前供电企业相继开展了故障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10 kV配电线路老旧问题比较严重,仅仅加强10 kV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并不能从根源上处理电力设备存在的故障。再加上10 kV配电线路缺乏内部管理,电力设备的运行水平不佳,导致频出故障,长此以往,将会影响10 kV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性。

供电企业需要定期组织配电网故障分析工作的周度分析会议、月度分析会议,全面研究产生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出现故障的具体时间、当时现场的情况,共同商议出一些解决故障问题、防控故障的措施。综合治理团队应该依照综合治理方案执行故障设备的解体处理工作,对10 kV配电线路中已经出现故障的开关、绝缘子、避雷装置实施解体,技术人员通过研究解体设备,能够快速寻找到电力设备在生产加工技术、电力施工、运维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整改方向。

为了使10 kV配电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避免运维管理人员技术不佳、管理能力有限对10 kV配电线路产生的影响,供电企业应该创建一个会诊巡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技术专家、运维专家、故障排查专家、运维管理人员等。该小组需要定期对10 kV配电线路频发的地区实施会诊巡视工作,发挥出技术专家具有的优势,及时检查线路中出现的接触不良问题、电力施工技术不佳的缺陷问题,可以有效提高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该小组应该创建抽查巡视、交叉检查的机制,从而确保会诊巡视工作的实际效果。供电企业为了解决10 kV配电线路老化、频发故障的问题,应该创建综合治理保障体系,明确界定治理原则,重视治理过程的管控,加强会诊巡视工作,方能有效提升10 kV配电线路的综合治理效果[4]。

4 总结

如今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提升,当电力资源的供应出现中断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严重干扰,为了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目前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工作模式被广泛运用,带电作业虽然可以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但是却给作业人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风险,因此一定要认真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而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本文在此分析了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点以及防控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器具带电作业绝缘
电气化铁路菱形分段绝缘器的研究与改进
基于配电带电作业的供电可靠性提高有关思考
电动汽车绝缘电阻要求的相关标准研究
5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
带扣易拔电源插头
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古代器具灌农田
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介电响应测量方法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