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中国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发展的四大困境

2022-01-17张楚卿周伦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困境文学

张楚卿 周伦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通信设备的全面普及,以网络新媒体作为媒介的架空历史小说在年轻一代的读者中非常流行,是目前网络文学话题度比较高的题材之一。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出现,因作者创作选择、市场需求以及小说功能等因素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述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起源发展,其次对中国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以期对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时代下,网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平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更加开放。网络媒体的进步鞭策了文学创作选择和文学体系的变化,网络文学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在强大的网络媒体传播和有意识的公众选择的相互作用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整合,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紧紧追随着网络文学的大潮,独树一帜地发展出了自己的小说类别,创作出了一批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品,同时,也积累了一群热衷于架空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和忠实读者。

一、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也被叫作历史类的架空小说,因其内容中关于文学虚拟和历史真实的融合方式、程度不同,而分为半架空历史小说和架空历史小说。在西方,其被称为“颠覆历史小说”,主要源于马克·吐温于1889年发表的作品《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此類小说类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有着完整体系构架且具有多条类型分支的文学样式。

而在我国,“架空”一词指“一种虚构的、不真实的、涵盖过去和未来的环境”。受可能存在的另一个时空的认知刺激,国内网络作者对能够用文学的表达方式自由“颠覆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在创作中积极引入变量,试图改变历史维度和个体深度的思想。在这种创作思维下,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应运而生,并沉淀出其独特的风格特征,成就一种创作的自由。尤其是伴随着科学和技术体系的变革,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已然成为我国网络文学中一种相对成熟的文学类型和小说题材之一,这是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收获,也是网络文学创作主题丰富化、类型化和自由化的一类需求。

因为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在素材处理和内容创作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戏说性,所以,其不能简单地与一般的历史小说归为一类,仅仅只是作为一种阅读娱乐选择而存在。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于发展初期,其绝大多数作品缺乏文学深度,多带有非正向的情绪和引导,但随着创作的精细化,以及更多作者在设计架空的世界里,探索历史变动可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展露了一些关于历史、人生、世界的深刻思考。总之,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就是对历史的主观再创造,是将客观历史发展作为桥梁,于创作中引入变量的可能,通过记录幻想,书写演变而成的“历史”。

虽然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创作力图通过自由虚构(全架空)或半自由虚构(半架空)来帮助读者减轻在现实世界中的精神困难。但是,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作者对价值的获取并不彻底,尤其是当下的创作现实,不仅导致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作者群体出现急遽涌现、急剧萎缩的两极发展;还使得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于内容上也不断地呈现出各种反复套用式的重组与整合,甚至落入一种固定的创作窠臼;此外,关于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研究批评的滞后,导致该类型小说发展前景难料,等等。因而有必要分析新时代中国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发展的困境,对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推动我国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发展的困境

(一)创作的低门槛与匮乏的历史想象力

首先,因技术的发展,网络接受度的提高,媒介平台的丰富化等因素,小说写作门槛降低。传统的纸质媒体都是有一定准入门槛的,小说作者指对生活有着高度的敏锐感受,同时,兼具较高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追求,以写作作为专职工作的一群人。而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写作群体范围广,因此,创作的低门槛致使出现作品质量良莠不齐,观念传达模糊不清,知识性错误比比皆是等现象,这从整体上限制了网络架空历史小说这一类型文学的自我完善。

其次,部分网络作者文学素养有待提高,基于这样的现实,作者往往选择自己熟知的,或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展开构想,在写作过程中就只能观其大略,详化故事情节,缺乏历史想象力。最后,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经常有很多脱离历史和生活常识的内容,看似符合创作潮流,其实并不符合历史生活现实。

把握住真实历史的发展脉络,只有如此,作者才能把历史事件的细节真相当作自己创作的基础,在对历史材料进行严格细致的考据的前提下,明确好自己的创作目的,通过对历史的深度思考与创新想象,为读者展现一个较完整的历史故事走向,然后再对历史时空进行虚构展开,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局限在历史的浅层和生活的表象去构建“娱乐性”的历史故事。

(二)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如何深度融合

对于今天的年轻读者而言,架空的相关历史故事,倡导以最普通的人的能力,推动历史的发展和构建的叙事表达,这样的创作建构符合读者个体接受的历史演进,这一观念对新一代的年轻读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它很容易被接受。

这种观念所创造的魅力,恰恰来自历史现实与文学虚构在文本中的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种巨大的叙事张力。但是,现实是部分网络作者对历史研究不够深入,有时使得创作成为一种简单的、刻板的模仿和套用。而且现今的历史架空作品,主要写宋代、明朝、清朝的架空故事,总有写尽的那一天。真正对历史有洞见,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的关系的作品,才是成就该类文学作品魅力的前提。所以,“架空”并不是随意的,不能成为一种漫无边际的想象,它应当是一种有限度的历史创作自由。

因此,在对待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的基本态度上,应始终坚持历史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不应盲目虚构、否定或“虚无”历史。即便是由于网络媒介的参与,读者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创作还是应当严格遵循现实世界的限制,让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通过限度自由的创作,在现实中达成融合平衡。

(三)市场化发展

新时代下,中国网络利益化、市场化、娱乐化的发展态势,也决定了网络架空历史小说采用以市场化原则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去进行创作。在此驱动下,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忽略历史真实,忽略精神意识,甚至故意消解真实的创作方式和模式,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市场化创作的观念直接导致了部分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作者为迎合市场的要求,未进行严肃的理性历史思考,写作驱动以市场为标杆,创作思考向市场迈进。二是这种创作选择将造成创作文本与写作群体的极端发展。市场效益催生快消文化,产生娱乐化等消费观念、创作观念,批发式的、流水式的创作使作品内容质量不高,形式缺乏创新,等等。这样对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快餐性选择与传播,所造成的伤害绝不只是使一些优秀的作品失去深耕的创作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还以利益为上的生存理念方式挫伤了作者的创作激情,破坏了某一类型文学成长所需的积淀,使得无数后来者在类型文学艺术上的开拓无以为继,且力不从心。这也是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写作群体克服诱惑,追求类型化健康发展的局限。

从群体创作角度出发,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写作群体在面对越来越急遽的网络文学市场化困境时,想要实现群体性的创作突破和个体超越就变得尤为艰难。因而,大浪淘沙之余,有很多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作者被动地被淘汰,或自觉地逃离,无法形成一种固定的、健康发展的群体态势。网络架空历史小说有很多瑕不掩瑜,也有濫竽充数,均被深深掩藏于网络的“历史”之中。

(四)网络架空历史小说批评的滞后

现阶段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创作的繁荣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是网络媒介介入文学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在陷入信息牢笼之后消费历史的结果。而网络架空历史小说承袭网络文学而来的随意性使得这种需要得到了宣泄的出口,于是,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在今天的繁盛就变得可以理解了;于是,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也可以理解了;于是,网络架空历史小说写作无法摆脱创作思想中的“娱乐至死”的网络热门小说元素,作品无法具备更丰富的文学功能,挖掘更深层次的历史内涵的问题,同样可以理解了。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架空历史小说批评的滞后还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架空历史小说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尤其是对该类型文学的发展危机还鲜有揭示;很多批评没有对该类型文学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探索作出更有深意的理性论述分析;批评的关注度和覆盖面还不够深、不够广,很大一部分批评还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评价上,对这一类型的创作在学理性方面很难产生直接性影响;随意虚构历史、消费历史的行为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纠正,等等。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或可能潜存的问题,需要及时地开展批评。尤其是对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发展及其创作群体的崛起而言,批评尤为重要。在实践过程中,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作为网络文学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和任何一种文学样式一样,在其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专业能力强、思维敏捷的专业批评家对其审美价值、意识观念等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分析以及阐释、理解和判断,以批评激活创作思维,创新创作设计,拓宽创作模式,引导网络作者走向更高水平的审美探索与价值创造,走向更健康合理的群体发展模式。

然而,目前多是来自读者的自发批评,这样的批评专业性不强,是更热衷于对著名作者新作的关注和对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的批评,对于作者的历史观思考、对历史社会问题的隐喻、对架空叙事的批评却鲜有热情。尤其是对于网络架空历史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某种集体性、引导性的价值取向都少有批评反应。

因此,在批评的领域内,对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发展及其写作群体要及时地作出学理性方面的归纳和理论定位,全面地进行跟踪建档分析,使其理论研究体系化,并形成特有的中国网络架空文学理论构架。这对于以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的创作前景,把握类型网络小说的发展态势,推动网络文学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没有困境的创作是不存在的。真正的困境可能还并非只有上述几种,而且也并不都能相应地提供某些经验性的参照与建议。无论是传统小说,还是网络小说,文学的创作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这才是创作的迷津,更是历史的迷津。

文学的发展,将保证创作的存在。每一位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作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强项和弱点,这也构成了不尽相同的创作实验困境。但是,必须予以这些困境应有的重视。因为只有重视困境,才能前进,而前进意味着开拓。所有文学的发展前景都取决于无数创作主体在不同类型艺术上进行的探索性、创造性和具有领域前瞻性的实践实验的结果。其中的关键在于,不能陷入“历史”的迷津,而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困境的存在,并承认它们对文学创作构成的困境。这样才能够找到切实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和超越这些困境,从而使作者真正地突破迷津,找到创作的自由之境,激活创作热情。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架空历史小说也注定要面对各种困境与阻碍,其作者也注定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穿越历史叙事、历史设计的迷津,以及各种创作观念的迷津,乃至心灵的迷津。

参考文献:

[1]许道军,葛红兵.叙事模式·价值取向·历史传承——“架空历史小说”研究论纲[J].社会科学,2009(03):171-178+192.

[2]许道军.《新宋》:一部优秀的架空历史小说[J].中国图书评论,2009(04):42-46.

[3]许道军,张永禄.论网络历史小说的架空叙事[J].当代文坛,2011(01):77-80.

[4]喻晓薇,赵丛.欲望的伪装——架空历史小说欲望叙事[J].学理论,2011(03):152-153.

[5]喻晓薇,赵丛.梦的境象——架空历史小说时空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05):89-92.

[6]李英杰. 架空历史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13.

[7]王凡. 论架空历史小说创作的历史观问题[D].湖北大学,2014.

[8]许道军. 历史记忆:建构与模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类型研究[D].上海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楚卿,女,本科,保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周伦,男,硕士研究生,保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困境文学
调查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跟踪导练(一)
文学小说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文学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