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应用研究

2022-01-17吴丹丹曾建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动脉血

吴丹丹,曾建红,李 霜

(廉江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湛江 524400)

分娩过程产生的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分娩疼痛感多数是从出现宫缩开始一直持续胎儿成功娩出,其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同时由于产妇对分娩时剧烈疼痛的恐惧、初产妇的焦虑、产道损伤等因素导致选择剖宫产的产妇增加。无痛分娩是通过使用镇痛、麻醉药物使孕妇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同时增加子宫血流,减少产妇因过度换气使肺通气量过分增大,进而引起肺泡气、血液和组织中排出过多二氧化碳的现象。罗哌卡因具有明显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是在椎管内分娩镇痛中常用的局麻药,但单一使用效果不佳,且容易导致产妇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产程[1]。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影响小,同时可保证足够的心肌供氧,其在临床麻醉、术后镇痛及ICU镇静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对产程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28例)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8.16±2.59)岁;孕周38~40周,平均(39.12±0.17)周;体质量54~74 kg,平均(65.18±3.45) kg。 B组(28例)产妇年龄 22~37岁,平均(28.91±2.41)岁;孕周38~41周,平均(39.14±0.28)周;体质量52~75 kg,平均(64.79±3.51) kg。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单胎、胎儿足月、初产妇者;胎儿胎心正常者;无镇痛禁忌证者等。排除标准:合并有羊水过多或过少者;伴有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者;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廉江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两组产妇均运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分娩,产妇规律宫缩且宫口开至3 cm左右时,立刻将产妇送入产房待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产妇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同时严格监测产妇胎心的情况。 A组产妇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后,于产妇腰2、3椎间处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在硬膜外腔内置管,控制管长度约为3 cm,注入5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313,规格:5 mL∶0.1 g)作为试验剂量,5 min后显示无脊麻情况后,持续泵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H20140763,规格:10 mL∶100 mg),首剂量为9 mL,随后连接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罗哌卡因0.1 mg/mL,产后2 h停药。B组产妇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将0.1%盐酸罗哌卡因与0.4 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共200 mL从硬膜外腔泵入,5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313,规格:5 mL∶0.1 g)作为试验剂量,给药5 min后连接镇痛泵进行硬膜外自控麻醉,以13 mL/h的速度泵入上述混合液,持续泵注至产后2 h。娩出胎儿后缝合会阴侧切处伤口,产妇出产房时拔除硬膜外导管。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量为13 mL/h,锁定时间为20 min,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为9 mL/次。

1.3 观察指标①镇痛效果满意度,根据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4]的疼痛情况来评估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度,0分表示完全满意,1~3分表示基本满意,3分以上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完全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产程时间,统计、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③血气指标,采集两组胎儿脐动脉血2 mL,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满意度B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总满意度为96.43%,高于A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度比较[ 例(%)]

2.2 产程时间B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 ( ±s, min)

表2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 ( ±s, min)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A 组 28 373.36±42.89 74.15±18.15 10.59±2.58 B 组 28 286.57±45.46 43.15±15.91 6.89±2.25 t值 7.348 6.796 5.719 P值 <0.05 <0.05 <0.05

2.3 血气指标B组胎儿脐动脉血pH值、 PaO2水平均高于A组, PaCO2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胎儿脐动脉血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胎儿脐动脉血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s)

注: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 mmHg = 0.133 kPa。

组别 例数 pH值 PaO2(mmHg) PaCO2(mmHg)A 组 28 7.03±0.11 35.19±10.88 47.23±0.61 B组 28 7.25±0.10 42.36±10.71 46.48±0.25 t值 7.831 2.485 6.020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分娩疼痛是产妇在分娩中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会导致产妇出现不良生理或心理状况,进而影响产妇正常分娩,严重者则甚至会发生胎儿窘迫情况,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可以在产妇分娩时给予镇痛干预,改善母婴结局。硬膜外麻醉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较为常用的麻醉镇痛方式,同时,合理、科学地选择麻醉药物对缩短产程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有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罗哌卡因为一种长效局部麻醉药,其对神经中枢系统与心脑血管无毒性,且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能够将感觉运动神经分离,故而常被临床用于分娩镇痛,但单一使用罗哌卡因时,产妇仍可以感觉宫缩,容易导致产妇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产程[5-6]。

舒芬太尼是一种高度亲脂性阿片类芬太尼类似物,其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2倍,更易通过血脑屏障,且起效时间短,具有强效的镇痛效果,同时其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体,对心血管影响较小[7]。本研究中,B组产妇的麻醉总满意度高于A组,提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麻醉效果显著。本研究中,B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A组,提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麻醉效果显著,能够缩短产程时间。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可以强化镇痛效果,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促使产妇能够保持一定的体力,从而可以加快分娩的进程,缩短产程时间[8]。

舒芬太尼具有安全范围大、镇痛作用强、作用持续时间长及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等特点,且应用安全性较高[9]。同时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联合使用时发挥着协同作用,共同维持母体正常宫缩,从而避免胎盘血氧缺失,阻止低血氧症状对痛觉神经的刺激,降低痛感所引起的氧耗增加,从而维持母婴氧供稳定性,为胎儿血气指标水平处在正常范围提供支持[10-11]。在联合镇痛机制影响下,产妇分娩过程中生命体征得以稳定,胎儿窘迫、低血氧等不良情况得以避免,其痛觉神经不易受到刺激,这对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有积极意义[12]。本研究中,B组胎儿脐动脉血pH值、PaO2水平均高于A组,PaCO2水平低于A组,提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中,对胎儿血气指标影响小,为维持胎儿生命体征稳定性提供支持。

综上,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对胎儿血气指标影响小,且镇痛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动脉血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如何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