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非遗与旅游“融合”再思考

2022-01-15

大众文艺 2021年24期
关键词:融合旅游文化

殷 哲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一、融合:认知层面的再思考

近年来,随着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深入发展,“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景区”等多种方式的打开,在顺应和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需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积累了“中国经验”。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正视当前文化旅游的创新动变中,非遗与旅游融合是否是“简单相加”这个社会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科学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至此,消除对其“融合”的忧虑与质疑,笔者认为,应着力从以下认知层面再思考:

一是加强对其“融合”内涵的主动认知。从文旅融合在制度改革、机构合并带来的“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的多层内容中,主动思考新发展阶段非遗与旅游为何融合?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非遗与旅游如何融合?进而加深对新时期非遗与旅游融合并非“简单相加”正确理解和认知。二是增强对其“融合”的自觉认识。消解非遗与旅游融合是否是“简单相加”的困扰,应以理性思维自觉认知非遗和旅游行业和职业的特征、特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寻求在实践中形共识、知共融、寻共鉴的价值取向。所谓形共识,即在非遗与旅游融合过程中,既要认识非遗“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在提升其融合品质中的重要意义,又要认识旅游行业所特有的“综合性、经济性、带动性”基本特点,在非遗旅游利用的创新驱动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此主动形成共识。所谓知共融,即非遗与旅游产业在市场运作中,既要认识非遗在融入市场经济中所独有的文化属性,又要认知旅游业在融入市场竞争中所独具的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至此,有益于促进非遗与旅游深融。所谓寻共鉴,即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应在顺应各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在交流互鉴中扬长补短、相互促进。以此,自觉形成认知,推进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

二、融合:保护层面的再思考

近几年,随着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强力推进,非遗能否得以有效保护?不单是业内议论的焦点,也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在这种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态势下,为其产生的焦虑与不安,对当前非遗与旅游融合形成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对此,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对非遗保护的再认识,尤为重要。一是从非遗类别层面认识非遗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因逐渐丧失社会功能价值而被遗忘,继而受到冷落、无人问津,非遗旅游开发利用为传统手工艺创造了新的生存方式,并且,当其旅游价值利用越好,为社区居民带来的收益就越高,社区和居民就会越来越重视传统手工艺,进而形成自觉的保护意识和行为。二是从融合利用层面思考非遗保护。非遗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是认识问题,许多人不理解甚至不知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而非遗与旅游融合利用,使传统手工艺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知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及魅力,从而激发广大民众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保护非遗的自觉意识。三是从“有机融合”层面审视非遗保护。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非遗与旅游融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质化”展示,轻“非物质化”利用;手工技艺类非遗的旅游体验形式单一;融合过程中原生环境、传承人、社会环境等在内的系统性整合利用欠缺。正视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以“有机融合”的思维逻辑,对非遗保护与旅游产业,是否真正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形成融合共识;在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价值追求上,是否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构建主客共享新空间,完善融合发展新机制,是否能够做到通力协作、互建互促等方面进行考量与审视,进而探索有针对性地破题路径和对策。

三、融合:品位层面的再思考

从近几年非遗与旅游融合成效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突出非遗特色,不仅是提升其融合质量的保障要素,也是凸显其融合品位的重要条件。因为,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实践中,非遗特色突出,就等于抓住了融合发展的“根”和“魂”。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非遗+食,特色非遗美食逐渐成了旅游目的地的闪亮名片,在地文化的代表符号;非遗+娱,非遗戏剧展演、非遗节庆活动、非遗手工艺制作都是旅游的一种特色展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同时,在沉浸式深层接触中也感受到了非遗特色的独特魅力;非遗+研,开拓出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研学路径,特色非遗成了在旅游路上的求学者,探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兴趣点,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的优秀案例中得以证实。

然而,在近几年非遗与旅游融合实践中,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对非遗特色内涵的深入挖掘,缺少对非遗与旅游融合高品位的价值追求,致使非遗与旅游融合事倍功半、成效甚微。如,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指导举办的2019、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分别从候选的158、197个案例中遴选出10、20个典型优秀案例中发现,无论是少数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还是多数与“优秀”无缘的落榜者,“非遗特色是否突出”均为专家点评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由此可见,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实践中,对非遗特色的重视与否,决定着融合品位的高低与优劣,影响着“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能否真正落到实处。

四、融合:提质层面的再思考

“十四五”时期,非遗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这既是非遗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非遗与旅游融合者的神圣使命与担当。在“十四五”开局年,扎实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一批全国智慧旅游示范镇,仅河北将为旅客提供8大主题、5大重点旅游目的地,500条精品旅游线路。面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建设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是肩负其职责和使命的当务之急。关于这个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可从“十四五”时期继续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全国基层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全国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队伍培训的顶层设计中得以体现。然而,关于此类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在队伍建设中存在以下现象值得重视:1.“上热下冷”现象。基层政府对文化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经费投入不到位,是导致县、乡、村公共服务人员参加公益性培训机会甚少,“全国‘分级分类开展本地基层队伍培训’工作要求”难以真正落实的原因所在。2.培训欠缺“融合”内容设计。近年来,不少地方文旅机构合并后,理念融合、职能融合,再到产品、产业和服务的融合,还是只停留在概念中、口头上。诚然,在基层培训中“融合”内容设计,未能引起相关职能部门应有重视,也并非匪夷所思。那么,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培训,作为培养和建设非遗与旅游融合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在加强非遗和旅游两大不同行业和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对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国家战略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等方面,加大其培训“融合”内容的设计力度,其意义不可小视。

五、融合:传播层面的再思考

《意见》提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促进广泛传播,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这不仅对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具有现实意义,对推进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传播成效,客观地讲,其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与促进非遗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力量的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觉摒弃传统观念束缚的意识欠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参与非遗与旅游融合实践的管理者、从业人,从未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传统观念中“破圈”的想法,也未曾有在“养在深闺人不知”的传统理论中探寻新内涵、获取新认知的意愿。故此,也自然就失去了传播普及为非遗与旅游融合赋能的机会和可能。2.责任担当意识严重缺失。近年来,加大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传播力度,在不少主管部门始终未能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造成一些地方非遗与旅游融合形式单一、传播范围小、效果差的问题所在。对此,何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从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榜首的“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典型服务案例中可以得到理想的解题答案:秦淮灯会之所以成为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和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知名度的节庆活动,很重要的一个经验是政府主动作为,出台了多项规则、办法、制度,加大非遗与旅游融合传播普及力度,为非遗有效保护提供了根本保障,为非遗与旅游融合释放更多能量给予了重要支持。3.提升融合传播效应的定位不准。当前,在全国各地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遗特色景区的背景下,有些地方的主管部门,将如何扩大其融合的社会反响力,完全寄予在了媒体传播的作用上,却忽略了非遗与旅游的最佳传播效果,是应在融合中求实干、深融中出实招、真融中讲创新的前提下,实现资源融通、内容兼容、宣传互融,进而达到促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之目的。如,湖北十堰“郧西七夕”。在坚持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多措并举不断加大传播普及力度,使其连续举办9年的“七夕旅游节”,不仅成了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会。而且,还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持续攀升中,取得了历年同比增长保持16%,为传承传统文化,守护文化多样性,带动当地旅游业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潜能,就是最好的例证。

综上所述,新时期,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再思考,是基于在非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为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融合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谁远谁近?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旅游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