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刍议

2022-01-14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溪中心小学荚婧瑞

学苑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设小学生情境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溪中心小学荚婧瑞

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会明显感觉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但在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初期阶段就为其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则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思维基础,使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征

小学低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其普遍倾向于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过于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不但不能满足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传统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也无法有效集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看待事物的变化,而过于抽象的数学学习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严格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直观立体的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1.抓住课堂导入环节教学,支撑后续教学有效开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习很难产生兴趣,且在学习活动中保持的注意力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课堂导入环节的学习兴趣激发,精心设计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元素,引导学生在浓厚学习兴趣驱动下集中注意力,促使其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状态。接续学生课堂起始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后续的教学中再侧重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引导学生乐学。例如,在讲解“简单推理”一课内容时,结合低年级小学生主要以直观顺势思维思考问题的实际特点,教师可将抽象的“推理”知识融入到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在课堂导入环节组织学生开展直观的互动活动,运用交流活动来呈现推理的思维过程,为本节课后续深入讲解和开展实际应用问题解答教学提供支撑。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提问学生:“现有三个小朋友,他们怎样做才能快速成为好朋友?”这时学生纷纷回答:“可以互相握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追问学生:“若每两个小朋友握一次手,那么三个小朋友一共需要握几次手?”学生在猜测过程中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三人为一小组参与握手活动,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做好握手记录。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创设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握手活动情境,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推理的兴趣,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思维意识,可以说抓住了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即为高质高效的整堂课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提供了强力支撑。

2.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对于初步接触校园生活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对校园环境及相关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陌生感,使其对未知学习生活充满喜悦之情的同时还伴随着一定的恐惧情绪,而小学数学教师更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的作用,有意识地为其创建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以此从心理层面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难学程度,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看法和见解,基于平等交流原则构建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尽可能帮助低年级学生消除其在数学表达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情绪。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始终保持耐心温和的态度,对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回答的问题,以包容的教学心理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以平易近人的形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例如,教学“认位置”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位置”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例题:“同学们结合自身在班级中的座位位置,想一想()在我的()面?”面对这道开放性问题,学生将会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课堂中学习的位置知识,而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班级中抽取一名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薄弱的女同学回答问题。被点名的同学很可能存在一定的畏惧情绪,教师需要耐心安抚这名同学,运用正面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身看法,如告诉学生“放心大胆地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正确。”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将会得到有效缓解,其在表达自身看法时也能保持良好的思维水平,树立回答正确的自信心。通过教师有意识地保持开放包容的教学心理,从而真正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促使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足够自信心。

3.创设生活化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这门学科与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蕴含着大量生活知识和客观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围绕着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创设趣味性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在直观立体的教学情境下深入挖掘数学中蕴含的客观规律。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视频、音频以及图文等教学资源,或者通过讲故事、创设表演情境、开展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其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深刻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的票面”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备课过程中准备的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文具采买的视频,促使学生感受到采购的乐趣。其次,在班级中选取一名学生表演购买“两块橡皮擦和一支铅笔”的过程,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摩这一表演情境,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正确识别人民币的票面。又如,教师带领学生计算“10+11-3”这个公式时,还可以将其转化为问题情境:“现有一堆桃子,妈妈让小明将桃子拿到奶奶家,先给小明10个,后面又给了11个,但小明在路上悄悄吃掉了3个,那么小明最后拿到奶奶家的桃子还剩多少个?”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学生可以保持较高的热情,还能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正确梳理其中蕴含的数理关系。

4.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从娃娃抓起。创新意识和精神培养,是数学课堂肩负的重要责任,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因此,从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数学能力提升两方面考量,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深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过时的教育观念,尽可能打破传统教学常规,以学生为主体创建相对自由的自主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思考过程中大胆提出质疑,并以耐心温和的态度倾听学生提出的看法和见解,以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带领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例如,引导学生学习“连加”相关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完成以下两道数学练习题“3+2+8=?4+5+6=?”待学生计算完毕后,教师深入学生中去检查学生计算结果,鼓励按顺序计算的学生思考探寻更为便捷的解答方法,对大部分学生皆以顺时次序计算的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和交流,共同寻找最简单、快捷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保持良好的自主思考意识,还能尝试发挥自主探究思维对两道数学计算问题进行创新解答,从而借助小组合作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鼓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小组成员进行探讨交流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鼓励学生探究,引导其相互合作,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5.利用趣味性课堂练习,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更倾向于利用形象思维看待问题,因此其在接受新知识时仍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这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既需要帮助学生强化与巩固所学知识,又需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基于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新知识点转换为充满趣味性的课堂练习题。以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为例,其中涵盖了大量枯燥乏味的口算、笔算练习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对各种简单、重复的练习题产生抵触情绪,而教师可以将其设计成“开火车”“摘苹果”等趣味性练习活动,使学生锻炼口算能力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又如,教师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内容时,还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我是小判官”的游戏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火眼金睛”识别对错,以此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角的基本特征,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角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识别角的个数,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率。

6.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学习,化抽象理论为直观情境。

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快速掌握某个数学知识点的最佳途径在于为其创建良好的动手实践平台。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普遍有着良好的动手操作兴趣,而这种表现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立体的具象情境。例如,引导小学生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尺,要求学生摸一摸三角尺的三个角,并与同桌互相分享摸完之后的感受。其次,教师可以正式引入角的顶点与角的边相关概念,告诉学生“三角尺中尖尖的部位就是角的顶点,而那两条直直的边就是角的边。”当学生对这一概念有基本了解和认知后,教师还需要将三角尺中的角抽象为数学概念中的角,同时提问学生:“这些脱去外表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正确区分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吗?”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1中的填空题,借此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角的特征,即“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直观清晰地展示了构成角的表象,还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了角的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感受三角尺中的三个角,带领学生摸到角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后,鼓励学生将摸完后的感受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并在此基础上将抽象概念下的角进行形象化处理,促使学生通过实物体验的方式对角的表象有更深层次地认知。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实物中的角抽象为数学概念,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特征——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7.创设游戏化数学情境,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某种程度上可将游戏视为想象与现实结合后形成的产物,其本质上更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并且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还能获得更充实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基于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游戏情境与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创设游戏化情境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感知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开火车”的游戏情境:首先,在班级中选取两名同学上台组成一个小组,也就是所谓的1个2;其次,再邀请另外两名同学上台组成一个小组,并提问学生这是几个2?一共有多少名同学?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依次类推,当讲台上站满5组学生时,学生可以很快发现5个2相加的和为10。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着讲台开火车,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的课本例题设计成游戏素材,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完成数一数的学习任务,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连加计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快速回答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这方面的问题。

总之,以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为主体开展数学教学时,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侧重抓住课堂导入环节教学、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创设生活化情境、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利用趣味性课堂练习、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学习、创设游戏化数学情境等多种教学策略并举,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真正意义上达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创设小学生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我是小学生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