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创品牌构建

2022-01-13徐泽平丁心蕊

大众文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剪纸文创湖北

徐泽平 丁心蕊

(1.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2.孝感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北孝感 432100)

一、民间造像、巧工之美

湖北剪纸风格继承其“镂金作胜”“剪彩为人”的荆楚剪风,独有楚式韵味,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因其湖北地处咽喉要道,自古有九省通衢之说,故而南方与北方的艺术思潮在此交融、结合,湖北的剪纸方才呈现出北方的朴实浑厚与南方的玲珑剔透。湖北剪纸常见有凤凰形象,因楚地有崇凤尊日的习俗才使得湖北剪纸中凤凰图案居多,而又因其楚人认为自身是火神的后代,鲜红似火的红色剪纸深受湖北人民的喜爱。湖北剪纸常用南派剪纸的制作技法,即为以刀代剪的方式,习以此法所制的剪纸图案精炼、线条流畅、笔力劲道,因而剪纸在湖北又有名为“雕花”。技法、风格上佳,图案、绣样也如此,湖北剪纸图案造型华丽、想象奇特,有龙凤、麒麟,神祈、人物等等,其题材种类丰富。

整体风格上突出一个“吉”意,既有自然动物类的“五蝠捧寿”“一鹭莲升”“龙凤呈祥”“喜上眉梢”等等,也有人物故事与神仙志怪,还有譬如“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之喜”之类庆祝祖国发展、建设的现代元素剪纸。湖北民间剪纸图案的造像规律与美学寓意上巧用象征、谐音、指事等手法,将生活中的物质形象赋予之特殊含义,从而进行艺术加工表达出吉祥寓意,通常是将民间所认为的吉物作为创作加工的对象,也因为汉字其字数种类繁多而读音却相对较少而导致同音词较多的特点,在吉祥图案中也有取谐音的特点,例如“蝠”通“福”,“鱼”通“余”。造像的历史演化也经历了早期的凶物化为吉物,古代楚人将凤凰作为图腾,盛行巫乐之风,将凶猛、凌厉的猛兽作为其装饰图案,一方面源于对大自然的畏惧,再则是古老的图腾崇拜与以凶物镇邪魔的思想。自明清以后,民俗文化风尚开始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创作理念,自此民间风俗中,将对人以无害、与人和谐共融、同人有益处的自然物作为吉祥寓意的图案刻于纸上。在湖北剪纸图案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显”至“隐”的过程,譬如湖北人民喜爱的“八仙纹”,就由最初的“明八仙”将八仙人物直接剪制,到后期发展为“暗八仙”仅将八仙使用的“法器”进行剪纸雕花,这种颇为隐晦的表达比直接的显性表达更加意味深长,在制作上也可减少剪纸的制作时长、从而降低劳作成本。各种绣样也出自民间手工艺者之手,因而自诞生之初,便带有手工艺者与剪纸艺术纸张的温度,实乃为劳动与自然物互动的结晶。

湖北民间剪纸艺术为“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产物,其造像方式具有现代插画的特点。湖北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正是在于这种浓郁浪漫主义色彩,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驰骋想象,体现意念,创造更理想化的艺术形式;以适应需要为目的,将世间万事万物的形象色彩为我所用,依据人的意念去分解、组合、物化、填充。在明末清初之时,湖北等地出现了大量的剪纸行会、商铺,雕花技艺手工艺者多达数百余人,基本满足了湖北人民对于窗花剪纸的需求,古时湖北剪纸如此发达,从业手工艺者颇多,剪纸艺术得以良好的继承发展,而至现代则面临传承、发展的难题。在融于现代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湖北剪纸艺术可为文创品提供独特的镂空造型方式与具有荆楚意蕴的风格化图案,其豪放、浪漫的艺术风格,使得消费者在感知其艺术魅力的同时融入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文化的传递。故为湖北的剪纸艺术与现代文创产品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二、湖北剪纸艺术的文创品牌现状

2016年国家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一文,文中就如何打造文创产品,并形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且富有中国元素、有创意的文创产品提出若干意见。(中国文创产业规模、人均消费、增长值变化数据见于表1)而湖北剪纸艺术这一颗湖北人民的“真珠”仅靠民间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传承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想获其更大发展需在经济市场中发展、年轻文化圈中传播,进而才能获取传统手工艺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势。除湖北外,各地剪纸艺术的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也各有其所长,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也为湖北民间剪纸艺术向文创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参考样本。

表1 2017—2019年间中国文创产业规模、人均消费、增长值变化

湖北剪纸艺术的发展在1950年湖北成立了“武汉雕花剪纸研究会”,1956年则成立了雕花剪纸生产组,生产规模开始扩大,并逐步销往海外或对外宾出售。但在改革开放后,面对各种新事物、新生产方式的冲击与挑战,湖北的雕花剪纸从业人员开始急剧减少,生产规模萎缩。自21世纪以来,在其他地域的剪纸生产、销售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黑龙江方正剪纸地域化特征明显,具有造型大胆、自然灵动、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在产业开发中仍以小作坊形式居多,面临资金、技术等管理措施缺乏,没有稳定的发展方向问题。

而湖北剪纸艺术文创品牌建设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即无公司化运营,也无集约化生产,进而鲜有湖北剪纸艺术的文创品及品牌出现。在整体向现代化生产、消费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其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总结有四:1.大多以村县一级小作坊或家庭内合作生产模式为主,其生产集群差、从而导致生产规模、效益无法提高;2.图案的样式大多都以传统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凤鸟龙纹等传统的图案样式出现,虽有传统意味,但不为年轻一代消费者所接受。需有设计师、艺术家在其吸收古法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新元素的运用;3.湖北民间剪纸在向文创化、品牌化发展过程中,需找到其自身的产品定位,即富有荆楚意蕴的造型、装饰风格,切不可盲目跟风、将其整体风格引入即非荆楚又无古韵的方向;4.在发展过程中,若无法形成公司运营化、规模生产化、工艺创新机制,则会在现代化经济、文化发展的潮流中败下阵来。

综上,湖北剪纸艺术的文创品牌现状形式较为严峻,基本处于起步、萌芽阶段。但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文化创意衍生品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湖北的剪纸艺术也可趁着这股东风发展,进而发展出湖北剪纸的一系列文创品,诞生其品牌、公司,进而传统文化也在之中得以延续发展。同时,也不可忽视其挑战与风险、问题,在市场环境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下,其文创品牌化建设也会存在各种发展问题,这需借其经验,在其他区域剪纸艺术文创品牌化发展的经验上,对其总结,并吸取教训,亦可为其少走弯路,从而减小风险成本。与此,面对其湖北剪纸艺术文创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将其着力解决,方可得以较快发展,减轻前进阻力。湖北剪纸艺术为物质与劳动者手作的艺术创造,若不加以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恐成为即将消逝的艺术文明。

三、古法今用、湖北文创品牌的开发

湖北剪纸艺术在现代若将其构建成湖北独具特色的文创品牌,首先应文创化,将剪纸图案形式置于文创产品设计之中,如置于办公文具、布艺服饰、潮玩用具、装饰画等一系列现代文创载体之中。同时,“镂金雕花”的手工艺制作手法,在之于大机械生产的工业体系之下也能得起见长,譬如在包装设计之中,镂空金雕的工艺制作手法,不失为一种讨喜的风格。再者,需建立现代公司的运营方式与管理模式,集群式、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必然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便于剪纸艺术更好地现代化构建。再亦是艺术家与设计师相互合作,湖北剪纸在表现自身艺术价值与美学情趣的同时,需满足大众化需求,故而需要设计师的参与,才能创造出经济价值。同时依靠新媒体的力量,通过微信、微博、APP等方式来进行推广,在建立起湖北剪纸艺术文创的运营方式与管理模式的同时,利用其现代传媒、视传传播方式来进行剪纸文创品牌视觉化传播,并在吸取其他区域剪纸艺术向现代设计品、文创商品转换的经验与教训。最后,湖北剪纸艺术在发展文创品牌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为:保留以自身的文化气息,产品之中存留有历史的深度与传统的温度。《原始思维》提及的“没有哪个现象只是现象,没有哪个符号只是符号。”而湖北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融于现代发展的过程中,与之发展契合则可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并得以延续,若不能与之契合则极有可能变为即将消逝的文明。湖北剪纸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需保留其荆楚文化风格,承载传播荆楚的艺术瑰宝,进而在发展中不断为文创品牌注入艺术源泉与青春活力,进而使得湖北剪纸艺术的文创品牌化发展走向正轨,即保留有荆楚文化的温度且能创造经济效益,实乃为“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四、结语

湖北的剪纸艺术在现代文化创意品消费、生产的背景下,需完成湖北剪纸的文创品牌构建。而其构建的核心有三:需将剪纸图案形式、剪纸工艺手法置于文创产品设计之中,其图案艺术也不可局限于旧图,需是艺术与设计的结合,赋予艺术的同时也要满足大众审美。建立起公司化的运作模式,运用新的推广方式,并吸取其他地域剪纸文化文创化发展的经验、教训。而至关重要的是在文创品牌的构建过程中,需保留有荆楚之风、传统文化,湖北剪纸的文创品牌才会具有历史的温度,进而使得湖北剪纸的文创品牌构建保留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韵味。

猜你喜欢

剪纸文创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陶溪川文创街区
剪纸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驰援湖北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