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干栏民居的汉化演变研究

2022-01-12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干栏民居少数民族

□ 熊 伟 李 尤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壮、侗、苗、瑶等多种少数民族,各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当中充分发挥智慧,挥洒汗水,在广阔的八桂大地之上创造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复杂地形、独具特色的传统干栏民居文化;广西同时也是土汉文化交融和过渡的区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得该地区拥有着十分丰富的建筑文化标本。通过探索、剖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干栏民居汉化演变这一文化现象,希望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文化形成与演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并在当代地域主义特色建筑创作与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1 广西的少数民族传统干栏民居及其基本特征

干栏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广泛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海南和台湾地区等炎热多雨的南方山区。其对地型和气候有独特适应性,上层住人、下层圈畜储物,造型优美,形成风格独特的干栏式民居文化,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干栏民居在广西主要分布于西部、北部和西南等山区,也是壮、侗、苗、瑶等广西众多少数民族主要采用的居住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干栏民居原有的一些特点,如全竹木建造、席地而居的现象已经接近消亡,但“人栖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这种最为基本的干栏建筑楼居模式,因对当地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环境的适应性而被保留下来,并通过聚落总体布局、建筑结构构架、平面形制等方面反映出来。

1.1 聚落的空间意向

房屋顺应山势,依山伴水,呈现出半集中、散点式布局。由于历史上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发展等诸多的原因影响,广西的少数民族多居于山区并以耕种稻田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干栏聚落的布局受儒教礼制影响较少,而更多的是受稻作文化影响,以结合地形为主,而无一定的规制,具体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半集中式散点布局特征(见图1)。

图1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聚落形态

1.2 单体建筑平面功能

建筑顺应地势特征,进行竖向分区设计,形成“人栖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的空间格局[1]。同时,广西少数民族的主要家庭居住模式为通过建筑单体和通透的围墙来对居住领域进行限定,类似于现代别墅的核心家庭居住模式。干栏式民居对外呈现一种开放式格局的形象由此而来。

1.3 结构体系

广西的少数民族传统干栏民居的主要结构特点表现在以木穿斗作为结构构件(见图2)。在部分木材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则采用夯土或泥砖作为承重墙体,来承托檩条和屋面。为避免木材和泥墙受到雨水的侵蚀,古代百越诸族较多采用悬山式为屋面形式。

图2 壮族干栏民居的典型结构构架

2 广西少数民族干栏民居的汉化演变

广西作为我国历史上中原汉族多次南下和西进移民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广西少数民族的干栏式民居也或多或少受到汉族民居的影响。就建筑文化演化的一般规律而言,文明发展较为先进的一方总会影响较为落后的一方向其方向演化。建筑文化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但与文化产生相关的文明以及生产力发展程度存在高低之分。只要两种文化存在交流,较低等级的文明就存在被高等级文明逐渐影响并同化的趋势。当代表着较为先进文明的汉族建筑文化进入广西境内后,壮、侗等广西少数民族在接触的过程中,提取、吸收、借鉴其中的建筑元素、材料以及形式,并在不断的尝试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汉族文化特点的少数民族干栏民居建筑。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测绘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广西少数民族干栏民居汉化演变的具体表现方式做如下梳理。

2.1 楼梯与入口由山面转向檐面

正如张良皋先生所言:“山面开门是一切双坡屋顶建筑—包括干栏的天然趋势,在未接受窑洞建筑影响以前,中国建筑肯定会以山面为正面。”[2]源于巢居的原始干栏建筑,居所入口位于相对较高的山面,与此对应的楼梯也位于山面。受汉文化影响较弱的部分侗族民居至今保留着这一特点(见图3)。部分少数民族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将入口设在明间,因此楼梯也就顺势布置在檐面(正面)部分,其具体的演变过程大致如下:楼梯与入口均位于山面—楼梯位于山面而入口位于檐面—入口和楼梯均位于檐面而楼梯平行檐面设置—入口和楼梯均位于檐面而楼梯垂直檐面设置。如下显示相应的实例与分析简图(见图4)。

图3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新建干栏仍将楼梯设在山墙面

图4 干栏楼梯位置与入户方向的演变

2.2 前堂后室向一明两暗的过渡

前堂后室的室内布局形式在我国西南地区到东南亚的干栏民居建筑中最为常见,即起居室等接待空间位于房屋前侧方,而卧室等空间位于后方,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干栏民居也基本采用这一平面布局方式。一明两暗则是指三间正房,正中明间为会客祭祖之用的堂屋,两侧对称安排居室,是汉族传统民居组成的最基本单元,由此可以看到宗法观念和儒教礼制对汉族民居的影响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少数民族传统干栏民居的堂屋中,最为重要的空间是火塘空间,待客起居进食等活动都围绕着火塘展开。但在汉族建筑文化的影响下,干栏民居中火塘的核心性被减弱,居民将取暖用火与炊事用火分开,以往的火塘间几乎全被厨房取代。其后,为了增加居室的数量,将干栏民居的前部空间进行封隔处理并利用,从而形成公共空间位于中部、居室位于前后空间的一种衔接状态。最后,汉族式的祭祖活动渐渐在部分少数民族中推行开来,最终形成了以堂屋为中心、居室位于左右的一明两暗的对称式布局。如下为实例和分析简图(见图5)。

图5 由前堂后室向一明两暗的演变

2.3 由单一主体转向院落围合

由于稻作文化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条件限制,传统的干栏民居是以单栋住居为主体的独立式住宅,居住人口则以单核心家庭为主体,实行小家庭模式(多为父母子女两代同堂),子女成人后则分户独居。从空间限定的角度来说,单体建筑作为主体的干栏民居以一种开放性的限定来定义居住领域[3]。而汉族民居的基本单元是建筑围合成的天井形成的“进”,为扩大居住面积通过在平面空间的横向或纵向进行叠加,以家族式的形式进行聚居。在居住习惯上同少数民族存在较大差异,围合成院的诸多房屋是居住者进行各项活动的场所,向内开敞而对外封闭的居住单元空间形态来源于对防御性和生活习惯的考虑。可以说少数民族开敞奔放的性格在建筑上以传统的干栏楼居为代表,而汉文化内敛自省的风格在建筑上以天井地居为体现。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物资的逐渐丰富,干栏民居向水平方向扩展以增加建筑的开间数而形成长屋,构成“L”形或“∏”形的围合空间平面。如最基本的储藏空间问题,最初始的方式是在自家干栏内部的阁楼或村落的集中谷仓区域解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财富的积累、私有意识的萌发,谷仓以集体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已不能符合现实需求。而以私人阁楼作为储存空间,因为受空间的局限,以及材料的易燃性等原因,会存在火灾风险,农户们多在自家房屋左侧构筑厨房和谷仓、柴房等附属空间形成两面或三面围合的院子(见图6)。再如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银宅(见图7),建筑主体位于中央,卧室在主体两侧伸出,和汉族民居的厢房格局相类似,形成两边拱卫中央三面围合的“∏”形平面形态。三江侗族自治县盘贵屯吴宅(见图8),则通过厢房将前后两座三开间的干栏围合起来,形成四合院的格局。该宅的空间布局如下:火塘间占据北面所有开间,堂屋位于南面倒座,敞厅由建筑各部分和天井连接而成。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干栏建筑从单一主体向院落围合演变,也反映了百越民族在时代的发展中性格由奔放转向内敛的走向。

图6 宜山县德胜韦宅

图7 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银宅

图8 三江侗族自治县盘贵屯吴宅(图片来源:改绘自《广西传统民族建筑实录》[3]76)

2.4 居住层由楼面转为地面

干栏民居最为基本的特点就是“人栖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的空间格局,但伴随着物质经济水平的发展并且受到汉族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地形地貌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少数民族干栏已经将居住层由二楼改为一楼并另觅他处圈养牲畜。《三江县志》记载民国时期的壮族民居就反映了这一变化[4]。

通过实地调研,并综合一系列的从楼居转化为地居的实际案例,分析可得,广西崇左市那练村干栏可看作一种由楼居转为地居的过渡形态。从外形来看,那练村的干栏保留了以往土坯墙一明两暗三开间的楼居模式(见图9),但干栏用途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居民住居下层从储物及圈养家禽的场所变为单一储存谷物的场所,牛棚鸡圈与厨房被移至干栏外。

图9 崇左市那练村干栏

西林县那岩屯的很多干栏则已经完全转为地居模式。如该地岑海志宅则为地居模式呈一明两暗的状态,附属一侧建造厨房,宅子背靠山坡,坡下修建柴房与牛圈,并于平地地带搭设晒台(见图10)。那岩屯另一座地居式岑宅布局呈中轴对称式,设五开间,中轴线左侧建造猪圈及厕所,右侧则为骡棚,全屋具有三合院的空间特征(见图11)。

图10 西林县那岩屯岑海志宅(图片来源:广西大学建筑学2006级西林那岩寨测绘图)

图11 西林县那岩屯岑宅(图片来源:广西大学建筑学2006级西林那岩寨测绘图)

3 结语

伴随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土汉文化的持续交流融合,广西现存的少数民族干栏民居与其原始状态相比,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干栏这一古老的民居类型由于对广西地区的气候和地型的天然适应性,在当前依然拥有强大的比较优势。

图12(a) 那坡县达文屯民居的演变(图片来源:根据广西大学建筑学2007级测绘资料整理)

较为典型的例子如那坡县达文屯的干栏民居演化过程。该屯的马汉富宅,是一座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原生态干栏,采用原汁原味的传统做法(见图12a);建于2005年的梁进元宅,砖与混凝土用于建筑的外露部分以利于防雨防潮,木结构则仍然用于建筑内部(见图12b);建于2009年的黄日兰新宅使用的建筑材料则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结构,完全抛弃木材,平顶形式取代了原有的坡屋顶(见图12c)。分析得知,虽然该村民居的结构方式和建筑造型在20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底层圈畜、二楼住人的干栏模式却一直被保留下来以适应当地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

图12(b-c) 那坡县达文屯民居的演变(图片来源:根据广西大学建筑学2007级测绘资料整理)

广西的干栏民居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的智慧结晶。众所周知,历史是连续的,大拆大建下对于时间的忽视以及对于集体记忆的抹灭则是对历史的肆意践踏。桂北干栏民居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汉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以动态的观点研究这些文化交融、演变的过程,总结一般性的规律,才能将其运用到当前农村和民族特色文化建设当中,创造出优秀的地域主义特色建筑。

猜你喜欢

干栏民居少数民族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
论毛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特点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