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以物理师范专业为例

2022-01-12

物理教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师范师资队伍师德

申 琳

(苏州大学人力资源处,江苏 苏州 21500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自十八大以来,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社会各行各业造就人才,其中师范专业更是有特殊意义,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教师的重任.所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那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结合各学科特点,在专业课程中春风化雨般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统一的整体.本文以物理师范专业为例,谈谈当前“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1 高校物理师范专业建设为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提供有效保障

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物理核心素养的概念,即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为中学物理教师教学指引了方向,需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承载着独特的德育功能.[2]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提练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加强实验课的创新,从理论到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学习力,培养其探究精神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3]

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物理师范专业培养目标”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国家战略方向、社会需求,物理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物理教师,包括师德素养、学科素养、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创新和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等.教育部关于一流物理师范专业建设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物理师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物理教学基地平台建设、教育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实习、学生发展等.根据高校物理师范专业培养目标,紧密围绕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相应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强化专业对接,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新时代教育课程设置从注重理论知识积累向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转变.各师范院校施行一系列课程改革措施,实现了师范生学科知识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的均衡培养.[4]例如组建学生的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项目;通过“实践教学导师”、“实验教学导师”的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参加到教师的课题组中,通过小课堂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承担各级各类大学生课外教学活动等.

表1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物理师范专业培养目标”对应关系

2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专业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高校的专业学科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师资队伍力量直接影响了学生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质量、导师指导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贡献、学科声誉等.[5]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打造双一流学科提供支撑,双一流学科建设为物理师范专业提供土壤.只有物理师范专业培育出具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一支中学物理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物理核心素养的优秀中学生,为高校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坚持师德引领,将师德摆在教师培养的首位.

首先要培养教师的师德,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教师的引进、评奖评优、岗位晋升、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年度考核等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通过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引导,还要守住底线建立负面清单,同时创新活动形式,比如师德建设论坛、高尚师德宣讲团、师德研究项目评比等,将师风师德建设落在实处.其次要培养教师的师能,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入到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将思政理论和教学科研协同起来,[6]最后要丰富师德培养的模式,通过创新培养方式,将师德培养融入教师的学习生活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例如,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设立教学研究社团、德育教学金、公开课比赛等活动,逐渐建立“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高尚师德队伍.

(2)加强组织保障,聚焦顶层设计,将“三全育人”格局落实落细.

教师在高校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教师的培养需分类、分层进行,并且教师的培训需求也是多样的,例如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养的培养,教学方法、理念技能提升的培养,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教师自身深造发展的培养等等.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加强对物理师范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从而满足物理师范生培养的需求.在组织上成立专门专人培养机构,从国家本科教育理念出发,结合新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设计年度培养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优良的培训课程.同时,推行“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训,高校教师深入中学一线实践,具体指导、解决中学教育的实际问题,实践出真知;鼓励中学教师到高校访学研修并加入高校教学团队,从而加快教学理念的更新,扩宽知识视野,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3)创新评价机制,克服“五唯”痼疾,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考量因素.

强化教学评价,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强化教学指标,将教学工作综合考核、同行课堂效果评价及学生测评等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同时拓宽教学评价指标,突出教学实绩.同时鼓励更多学术活跃度高的青年优秀人才投入课程思政建设事业中,前沿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基础,青年的优秀人才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引导青年优秀人才投入教学,需要在岗位晋级、薪酬待遇、职称评审等各方面进行激励,充分发挥科学人才评价的作用.

3 结束语

做教育,就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基于此,中学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是“立德树人”的纽带和催化剂,物理师范教育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分工与协作,通过建立系统思维,一体化推进,为努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而奋斗.

猜你喜欢

师范师资队伍师德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