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方向

2022-01-10张玉姗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职业生涯规划

张玉姗

摘要: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是一個不为人知的话题,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职业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提前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同时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改革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并且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方面出发,探讨了相关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方向,力图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以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近年来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加,作为传统专业,中国汉语言文学的市场需求增长率长期以来都比较缓慢,因此该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在当今多元化、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由传统教育模式训练出来的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1 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教学必须与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对于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职业选择上来看,近年来,该专业学生的考研率和公务员考试率每年都在增加,从地域选择的角度来看,倾向于沿海发区。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施,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趋于饱和,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为了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在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跟上市场的发展,有必要强调学生的职业规划,同时这也是汉语言文学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1.2 汉语言文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促进了学生自身发展

大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一步,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正确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学生确定正确的职业方向,并促使大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速度来适应市场需求。目前,一些汉语言文学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或者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尚且不足,导致自我发展受限。因此,亟需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工作中,根据学生的职业计划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汉语言文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方向

2.1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除了进行学术研究外,专业科目的教师了解各个就业领域的未来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从而更好地给予学生相关职业规划建议。学生求学过程一般需要3-5 年的时间,虽然不同阶段学生均可开展职业规划,但建议学校尽早开发相关终身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尽快分层次制定学习和实践计划。例如,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可指导学生通过“swot分析”等对自身进行初步了解,并通过后续的系统化指导,让他们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场所,为毕业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打下基础。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对自身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进行准确判断,尽量减少学生在毕业以后由于眼高手低,或者工作以后对实际内容不喜欢而频繁跳槽等情况发生。

2.1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育理念

由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形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因此,制定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目标时,需要体现人力资源的复合性,包括对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语言素养等个人素养培养,同时具备善用语言进行教育、文学创作、广告策划等活动的实践技能,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普遍没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因此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提倡从多种角度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就变得浅显。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力资源。

2.2 改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首先,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根本出发点,该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与写作功底,因此,在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采用启蒙、归纳、讨论、实践、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感,这样可以改进以往灌输式过时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注重课堂示范与课外阅读指导的结合,注重传统答案命题考试标准与能力的检验标准有机结合,以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注意创造力的培养,挖掘文学与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契合点,培养复合型的文化创造人才。

2.2 全面进行自我定位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很多在毕业的时候,遇到具体问题时,都会感到害怕,或者很容易退缩。 特别是,面临着渴望和关心的高水平、高工资的工作岗位,在竞争中缺乏勇气和自信,所以经常失去适合自己的工作。 因此,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能够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最重要的是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优势和条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专业测试工具和方法明确自己的兴趣、优势、特长以及不足,或者从老师评价、同学评价中的正确认知自我,比如,如果学生是力量型性格的人,则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如果学生是活泼型性格的人,则可以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团队活动组织策划工作。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扬长避短,发挥职业竞争力。

2.4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实践平台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多学生毕业后就要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为了促使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必须成功对接学校与社会,让学生了解自身工作能力和未来产业市场的需求。因此,可以为学生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学校和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作。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放假时间可以在相关部门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小结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教育改革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同时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改革,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以及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因此,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上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增加技能培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以利于在就业环境逐渐严峻的情况下占得先机,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实现原有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韩艳红.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117-119.

[2]王倩.产教融合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20(29):134-135+50.

[3]李桦.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35-40.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职业生涯规划
探析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困惑与解决措施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