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2022-01-10李志强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学生

李志强

摘要:新课标改革之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科目,这既是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怎么指导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每个小学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内容丰富,但是因为抽象的概念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所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苦涩难懂的知识点带到生活中,以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为重点,层层剖析,在生活中学习到道德概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国内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极为重视,不仅在课本上有具体要求,更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极高的期待,如何将枯燥乏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趣化、形象化,是小学阶段教师的一个难题,而生活化教学法,将生活带入课本,将课本融入生活,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有了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儿童作为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价值观尚未成熟,所以循循善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道德培养以及法治启蒙是小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已经开设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这不仅是学生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指导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近年来不断被重视,作为教育的亲历者,我深有感触,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不够重视。道德与法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智的发育,还是学习能力的强弱,很难对道德做出正确的判断,对现实生活的道德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教师的指导是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依靠,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大多数老师会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将书本抽象的道德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是提高小学生道德观念、法治观念的有效手段。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相似的案例,结合课本的道德概念进行判断,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书本中相關概念,培养其优秀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法具体运用

1.创建典型生活场景

小学道德与法治含有大量的道德概念,这不同于其他科目,如果将课本中的内容当作一门课的中心,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是空洞的,是毫无生机的,学生也会感觉到这门课的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用适当的生活事件作为学习的案例,从中启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引起学生在道德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拾金不昧的课题上,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的事件,让学生判断,然后由教师作出评价,通过教师的正确价值观诱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后教师请学生分享生活中拾金不昧的故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更要运用于生活,所以创建生活场景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1]。

2.开展社会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是生活的缩影,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道德判断,是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课本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活动的重要性,更具有意义。所以开展社会活动,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德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尊老爱幼的课题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就近的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与老人的实际交流中获得快乐。然后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际感受,再与课本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每学习完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替父母做家务活、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实际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2]。

3.师生角色的转变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小学阶段的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性格比较贪玩,单纯的文本教学,学生很难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效开展德育学习的前提,所以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是理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推导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演讲能力,例如在课堂上,请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过的道德小故事,并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讲出其中的道德概念,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结束语

教育的范围不仅仅是在书本上,更是在生活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有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导向,儿童阶段是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不应该只重视传统科目的学习而忽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更不应该敷衍了事。生活化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的道德判断,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意义。

参考文献

朱丽文. 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 家长, 2020.

谢汝苹. 如何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 202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德育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学生写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