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地标产品潜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以“泗洪大米”为例

2022-01-10王考艳赵建亚张海英

上海农村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泗洪稻米订单

■ 王考艳 赵建亚 张海英

泗洪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江苏优质稻米主产区,更是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优势农产品保护区,县域耕地210万亩,优质粮产量常年保持在120万吨以上,位居江苏省第三,优质稻谷年产量超过50万吨,稻米在全县农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2010年4月,“泗洪大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家缘”牌“泗洪大米”荣获2017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21年8月,“泗洪大米”入选江苏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全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稻-麦-玉-豆)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14.03万亩,种植业绿优农产品面积占比达77.3%,稻米类“两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总数72个。

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这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提供基本遵循。同年,国家启动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并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乡村产业要根植于县域,突出优势特色,做强现代种养业。两年来,泗洪县不断培育和挖掘“泗洪大米”产业潜力,持续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助力。

一、提高生产能力

(一)开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依据《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适用农药指南(试行)》《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粮食类)基地农药残留筛查指南(试行)》等系列技术规范,大力新建“泗洪大米”绿优标准化基地,以12个水稻种植乡镇街道为重点,狠抓农药限控、肥料减量、质量保障等关键环节,做到基地建设与管理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筑牢稻田生态系统,按照“兴办基地、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连片发展”思路,改造传统稻作方式,推进稻鱼共生、稻经轮作、稻禽协同的“水稻+”高效综合种养模式。目前,全县“水稻+”模式已达31.5万亩,既提升稻米产业发展质量又增加种养效益,促进“泗洪大米”走绿色兴农之路。

(二)推进稻米加工业发展

在孙园镇创建稻米及其副产品集中加工区,加快形成稻米及配套产业加工集群,延伸产业链、打造价值链,巩固稻米加工的产业核心地位。积极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以苏北粮油公司为主导,开展稻米食品加工、稻米功能活性物质提取、米糠油提炼及其衍生物制品加工等技术的研发应用。目前,全县稻米加工率达85%以上,其中精深加工比重超过40%,培育具有一定稻米加工能力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32个。

(三)提升稻米仓储化水平

严格执行稻米种植加工储运技术规范,完善粮食储备库基础设施,新建2万多吨大型粮食储备库,扩建一批适应散装散卸的立筒仓、浅圆仓等中转仓容及辅助设施,推动稻谷仓储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以泗洪(国家)粮食储备库为载体,实施粮食储备库系统升级改造工程,配置智慧型粮食储备库,打造远程监控、业务管理、自动作业、智能仓储等智能化系统。在生产、收储、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全覆盖监管,杜绝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稻谷进入市场。

二、加大科技支撑

(一)精选优良稻米品种

利用县域内江苏省农科院设立的水稻选种基地和种业加工企业,以及扬州大学的院士水稻示范基地,开展良种科技联合攻关,引进培育一批产量稳定、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附加值高、适宜机械作业及肥水高效利用的水稻新品种。加大本土专属优良品种培育力度,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改善稻米品种结构。截至2020年年底,引进和培育优质稻米品种达5个,引进功能性稻米品种2个,种植总规模超过50万亩。

(二)应用先进高效技术

聚焦稻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大绿色高效科技成果转化利用。重点推广病虫统防统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以及定额施肥、侧深施肥、缓释肥等高效施肥技术;推广水稻耕种防收、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秸秆综合利用全程机械化技术。优化种植技术运用,推进种地养地结合、种植养殖结合,全面提升水稻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实现“藏粮于技”。当前,全县水稻种植基本实现绿色全覆盖,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缓释肥技术应用推广面积超过15万亩,定额施肥技术试点推广面积超过2.5万亩。

(三)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探索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及龙头企业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架构。多年来,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省农科院、省农业农村厅下派的一批批科技挂职人员,带领科技镇长团成员以及挂县强农富民等一批项目,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与泗洪优质稻米生产有效对接,实现农业科技精准推广,科技推广和服务效率大大提高。2020年,泗洪优质稻米基地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新建立科技研发平台6个,应用转化水稻产业新技术成果3项,财政及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近2000万元。

三、促进要素融合

(一)创新稻米订单农业路径

以苏北粮油、蟹园米业等一批稻米龙头企业,在石集、孙园、青阳、界集等优质稻主产区,筛选105家水稻种植户,签订优质稻谷种植订单20多万亩,组建优质稻谷供销订单联盟。合同明确种植主体提供的稻谷在水份、杂质、出米率等重要指标方面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公司按照2.9元/千克收购稻谷,当市场价格达到或超过2.9元/千克时,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加0.2元/千克收购,保障“泗洪大米”质量。

(二)落实融资与补贴政策

早在2014年泗洪县就创新开展“粮食银行”融资服务活动,即优质稻订单农户向泗洪县金旺达资金担保有限公司(由苏北粮油控股)申请免费担保,苏北粮油向金旺达公司为订单农户提供反担保。这些年来,订单农户每年在泗洪农商行或常熟农商行办理贷款量都在150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订单农户除正常领取国家种粮综合补贴外,泗洪县还利用省市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对订单农户进行良种补贴,1千克稻种补助3元,每亩水稻用种量按5千克计算,订单农户每亩水稻可获得15元的稻种补贴。苏北粮油等一批稻米加工企业极大地维护订单的稳定性,银行也在有效控制风险条件下既开拓业务领域又享受利息收益,订单农户在收种关键时期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实现多方稳定共赢。

(三)构建多向的利益链条

以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为原则,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建立龙头企业与周边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延伸稻米产业链,采取“企业+农户+技术指导+分红+代购代销一条龙”经营方式,实施“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法,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关联。在利益产业链运作下,优质稻种植主体增收150-200元/亩,也更能切身享受到稻米产业发展壮大带来的好处。

四、推动品牌发展

(一)确立稻米品质与标准体系

在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支持下,制定《泗洪大米生产操作规程》《泗洪大米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加强生产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严控种子、肥料、农药使用标准。将使用“泗洪大米”品牌的企业和种植主体信息纳入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监督其农事行为,列入省市县三级稻谷质量例行抽检、专项抽检,每年每规模主体抽检不少于3次。利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项目资金,支持订单农户安装农产品追溯打印系统,做到稻谷“(合格)证(追溯)码合一”可溯源的销售。围绕2-5个优质主推品种,规范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品质、包装六大方面的标准要求,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泗洪大米”产品标准体系和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标准体系。目前,“泗洪大米”地标授权企业数量达15家,年授权产品超过35万吨。

(二)开辟品牌发展联动机制

一方面,持续推动“泗洪大米”品牌建设。制定品牌推进战略,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培育优势品牌,借助品牌效应,驱动稻米产业加速前行。巩固发展绿色食品,积极发展有机产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创建“二品一标”生产基地,提高“泗洪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融合泗洪历史文化和“洪泽湖小气候”特点,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宣传,着力提升“泗洪大米”品牌价值。另一方面,挖掘“泗洪大米”文化内涵。定期举办稻米文化节,营造浓郁的稻米营销文化。县政府组建“稻米文化宣传组”,鼓励创作相关歌曲、书画、摄影等原创文化作品,赋予“泗洪大米”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推动稻米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汇,让泗洪优良的生态成为“泗洪大米”品质的“背书”,“泗洪大米”成为推动泗洪旅游业发展的“引擎”,在培育拉动旅游经济新增点中注入鲜活的“尝大米、游湿地”元素。

(三)拓展产品销售网络

研究制定品牌运营销售专项方案,突出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力,增加“泗洪大米”的营销力度,支持“泗洪大米”核心生产企业或农产品经销商在上海、北京、南京、常州等大中城市设立“泗洪大米”品牌直销店、专卖店或专卖柜,由政府予以奖补。目前,品牌直销店达12个,联销店达35个。与京东、天猫、盒马生鲜、叮咚等知名平台合作,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产品特色店,逐步扩大线上销售规模。同时,还持续打通各级机关和大中专院校食堂、超市以及企事业福利采购等新通道,拓宽“泗洪大米”销售渠道和市场占有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地理标志农产品完全契合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必将在畅通质量信息传递通道、彰显产品特色品质、擦亮“金字招牌”的同时,激发内生强劲的富民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猜你喜欢

泗洪稻米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宿迁市泗洪县:融入长三角助推工业经济大突破
图片新闻
小城新貌:年轻人流失制约发展?
快递员“代签”法院传票,公司被罚30万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