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重及肥胖女性孕期BMI 改变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2022-01-10张明伟罗美娟刘莉

系统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剖宫产比例孕妇

张明伟,罗美娟,刘莉

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深圳 518000

妊娠期女性为适应自身及胎儿生长发育等需求,其所需营养物质要远超非妊娠期,尤其是对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加[1-2]。同时加之体力活动锐减,激素水平会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大多数妊娠期女性体质量会出现明显增长。 现阶段,大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孕期营养过剩的不良现象已日趋常态化[3-5]。 孕期体质量异常增加后,分娩巨大儿、超重儿的现象也更加普遍,并且孕期过度增重会致使胎盘中流入过量脂质及葡萄糖,葡萄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加速脂肪沉积与胎儿生长,导致大于胎龄儿(LGA)的出生,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因此对该现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6-8]。 该研究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该院收治的800例超重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孕期BMI 改变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孕期营养系统指导干预对于超重及肥胖孕妇群体孕期体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接收的800例超重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将800例孕妇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各400例。 普通组孕妇年龄20~44 岁,平均(28.57±2.34)岁;孕前BMI24~27 kg/m2,平均(25.74±1.45)kg/m2;分娩孕周37~42 周,平均(38.75±0.24)周。干预组孕妇年龄20~44 岁,平均(29.02±2.57)岁;孕前BMI24~27 kg/m2,平均(25.62±1.31)kg/m2; 分娩孕周37~42 周,平均(38.64±0.27)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20~44 岁;孕前BMI≥24 kg/m2;既往身体健康;无甲状腺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史;无激素类用药史;单胎妊娠;无产前诊断胎儿畸形者;分娩孕周37~42 周。排除标准:伴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高血压疾病者;合并孕前糖尿病者;合并精神类疾病者。

1.2 方法

干预组孕期按照《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孕期产检营养指导,并从孕妇基本情况、膳食习惯、孕期体质量增加正常值、每周增重幅度及对母婴的危害等方面,予以营养调查及指导干预手段合理控制孕期体质量。 普通组予以常规孕期干预。 该研究中体质量测量单位为kg,测量时要求脱去外衣、帽子等,只穿轻薄的单衣单裤;测量新生儿体质量需准确,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体,除去包裹,裸身放置在电子秤上,体质量精确度至1 g;根据男女性别对应的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曲线P 90 分类,计算LGA 发生比例。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BMI 并比较; ②测量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并比较;③记录各组LGA、适于胎龄儿(AGA)比例并比较;④记录两组妊娠结局并比较,包括孕妇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为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BMI 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BMI 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BMI、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孕妇BMI、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s)

BMI( kg/m2)干预前 干预后组别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kg)干预组(n=400)普通组(n=400)t 值P 值25.62±2.31 25.74±2.45 0.713 0.476 22.15±1.08 26.83±2.61 33.137<0.001 3.39±0.45 3.51±0.65 3.036 0.003

2.2 各亚组LGA、AGA 所占比例比较

普通组LGA 所占比例高于干预组,AGA 低于干预组; 超增组LGA 所占比例高于适宜组,AGA 低于适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各亚组LGA、AGA 所占比例比较[n(%)]

2.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普通组孕妇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均较干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随着大众饮食结构及生活水平的变化,超重及肥胖孕妇的比例日益提升,且不科学的孕期增重现象也日益凸显[9-11]。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孕妇孕前BMI 超标、孕期体质量过度增长与大部分妊娠期并发症存在密切关系[12-13]。 过度肥胖孕妇其体内白色脂肪组织含量会有所增加,同时脂联素、瘦素以及抵抗素等多样化的脂肪细胞因子也会随之增加,导致其出现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现象,进而大为提升妊娠期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8,14-15]。

该研究中,经干预后干预组BMI(22.15±1.08)kg/m2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39±0.45)kg 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LGA 所占比例高于干预组,超增组LGA 所占比例高于适宜组(P<0.05)。 说明针对超重肥胖的孕妇,孕期加强营养系统指导干预,可有效控制孕妇孕期体质量,降低LGA 的发生风险,从而为优化妊娠结局提供保障。 普通组孕妇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1.75%、11.25%、20.50%、2.50%均较干预组更高。 这与汤玉芳[16]在相关研究中得出,孕前BMI≥24 kg/m2的超重肥胖孕妇经干预后的妊娠结局中剖宫产率及巨大儿出生率分别为19.81%、2.33%,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 超重肥胖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的原因在于其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同时糖耐量有所受损,致使其附近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所降低,而抗胰岛素作用反而会有所增加,从而提升了孕期糖尿病的风险[17]。 肥胖孕妇的血脂水平会有所升高,过氧化物酶增加,前列环素的分泌量有所降低,进而致使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而引起先兆子痫及高血压等不良情况[10]。 肥胖孕妇因脂肪堆积多,腹部肌肉收缩力有所降低,且软产道相对更加狭窄,均会增加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因此,孕期加强营养系统指导十分有必要,并且控制孕妇增重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不仅会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还有助于获取理想的妊娠结局,进而保障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孕期BMI 变化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BMI 增加超过5 kg/m2的孕妇会显著增加LGA 发生风险。 但针对超重肥胖孕妇孕期加强营养系统指导干预,可有效控制孕妇孕期体质量,从而为优化妊娠结局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剖宫产比例孕妇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孕妇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人体比例知多少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组成比例三法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