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沪苏通铁路桥4G/5G漏缆覆盖方案

2022-01-10奚伟俊顾文喆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铁路桥漏缆卡具

陆 懿,奚伟俊,顾文喆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市分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0 引言

沪苏通铁路长江大桥,采用公铁合建,全长11.072 km,铁路为四线,公路为六车道。其中四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公路桥总长约5.838km,主航道桥和辅助航道桥通航净高62m。设计时速200km/h,双线盐通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km/h(跨江部分限速250km/h)。整体信号覆盖工程面临设备安装情况复杂、信号覆盖困难、切换场景复杂、工程实施困难、车体穿透损耗大等问题。传统的天线覆盖很难在此场景下满足无线场强覆盖的要求。

因此本文将以沪苏通铁路长江大桥的漏缆覆盖方案为例,从现场模拟实验出发,通过实际的运行和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总结可用于类似场景的无线通信覆盖技术手段和工程解决方案。同时在不危及行车安全的原则下,全面分析沪苏通铁路大桥专业预留的条件,最终摒弃传统的单独立杆悬挂漏缆铺设方式[1],创新性地采用将公网通信系统漏缆沿铁路大桥钢梁吊挂的方式,铁路桥梁部分两侧各挂设4条漏缆,辐射方向面对列车车窗[2]。一方面减少单独立杆带来的施工难度提升整体工程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列车车体的穿透损耗,从而使得覆盖最优。

1 沪苏通铁路桥4G/5G漏缆覆盖设计方案关键点

漏泄电缆安装高度距轨面2.1 m、2.4 m、2.7 m、3.0 m,基本与列车车窗平行,漏泄电缆开槽孔水平指向车窗[3]。漏缆架设的弯曲半径不小于2 m,严禁急剧弯曲,且漏缆及安装件不得侵入铁路行车限界。漏泄电缆卡具(包括固定卡具、防火卡具等所有安装件)及1/2"馈线专用卡具,其固定方式、卡具强度,必须满足本线列车最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安全要求,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所有安装卡具必须通过相关检测以满足本线列车高速运行的安全需求。漏泄电缆沿大桥水平安装,每隔1 m安装1个固定卡具,确保漏缆整体铺设平整度良好。具体工程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沪苏通铁路桥4G/5G漏缆覆盖设计方案示意图

2 模拟环境搭建和实验测试

2.1 实验测试目的

确保在沪苏通铁路大桥采用漏缆方式进行连续覆盖时,能够满足现场实际4G/5G无线信号覆盖的相关技术指标,并根据现场实验数据和相关链路预算,模拟车厢内的4G/5G无线信号覆盖情况[4]。

2.2 实验测试环境

测试场景搭建:选取连续220 m区域的垂直墙面,在标高2.1 m处铺设双路漏缆,模拟实际桥面漏缆铺设情况。

2.3 实验器材

漏缆规格:220 m5/4漏缆。模拟测试主设备:华为4G/5G设备,模拟输出功率80 W,天线输出模式2T2R。合路方式:POI。终端测试设备:华为MATE 30 5G。测试软件:GENEX PHU SMART。

2.4 实验方案:模拟车厢内靠窗靠漏缆位置,距离漏缆2米处测试

自设备端沿漏缆传输方向进行测试,4G信号全段平均值RSRP在-70 dbm左右,SINR在38 db左右。5G信号全段平均值SS-RSRP在-72 dbm左右,SS-SINR在30 db左右。各阶段测试数据如下表1、表2所示(经测算车体损耗为7 dbm、人体损耗1 dbm)。

表1 2M-1 4GRSRP测试数据

表2 2M-1 5GRSRP测试数据

2.5 实验结论

通过模拟测试,8 m 4G车厢内的覆盖差点覆盖RSRP= -88 dbm,2 m 4G车厢内的覆盖差点覆盖RSRP=-74 dbm,8 m 5G车厢内的覆盖差点覆盖SS-RSRP=-84 dbm,2 m 5G车厢内的覆盖差点覆盖SS-RSRP=-72 dbm。考虑距离和车体,信号衰减,理论上可满足沪苏通铁路桥整体4G/5G信号覆盖[5]。

2.6 现场实际开通测试结果

此次测试区域为沪苏通公铁大桥段,测试全长2.8 km。采用车站外开机,整体模拟乘客行进路程进行,进入车厢后采用靠近信号源及远离信号源两种位置,模拟车厢内全用户的使用情况,从而整体评估用户在该段铁路及车站的使用感知情况。整体覆盖RSRP=-85.12 dbm,SINR=17,整体覆盖率98.21%,整体覆盖较好,达到模拟实验预期效果。

3 结语

本文通过现场模拟实验和实际施工后现场测试,有效验证了在高铁场景中采用吊挂式漏缆铺设方式,能够解决复杂环境下的无线信号覆盖并且效果良好。该方案对于传统立杆铺设拥有建设成本低、铺设速度快、后期维护方便等优势,得到了多方人员的广泛好评。另外,本次研究也为同类型铁路项目无线通信覆盖工程的漏缆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铁路桥漏缆卡具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高强度卡具的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提高地铁信号漏缆施工工艺及效率的研究
基于聚四氟乙烯精密管接的卡具设计与加工研究
浅谈铁路隧道内漏缆的施工方法与常见故障的处理
一种车铣精加工汽车转向节的卡具设计
大跨度铁路桥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通信漏缆辅助杆与接触网杆的设置
外接式钢-混组合桁架铁路桥端节点试验对比分析
漏缆隔直器烧毁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