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外传播的亲和力建设

2022-01-10马亚伦

新闻前哨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亲和力外国人频道

马亚伦 宁 芳

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一言谈” 的世界变成了“大讨论”,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世界人民越来越想听到中国的声音,期待分享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成功路径。

国家也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怎样的传播才更有益于世界,更能让世界认同,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笔者以为,传播中,文化相近和情感表达很重要,简单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亲和力建设”。

在今年5 月31 日中央政治局2021 年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既要亲自抓,也要亲自做,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国际传播知识培训,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尊严形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习总书记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指导意见,其中就包括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加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这次学习,可以说是我国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里程碑,甚至可以说是转折点。既指出了当前国际传播被众多媒体淡化或漠视现象,又具体地提出了做好国际传播的方法和需要达到的效果,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者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下达了任务。本文就如何加强对外传播亲和力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因为亲和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宣传的实效性。

一、语言亲和力

讲话,讲究温文尔雅、真情实感,和风细雨间,达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对外传播也一样,最讲究的是语言,语言是建设传播面和传播效能(影响力)的基石,而决定这三方面效力的共同长效潜在因素,就是亲和力。

传播,就是交流,说到底,就是对别人说事,说事就得有语言作为沟通媒介,用别人的语言去说给别人听,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想方设法让别人听。语言是传播的载体,对传播对象选择恰当的语言,是必须的前提工作,这也是对传播对象尊重的首要元素。讲什么,怎么讲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什么语言讲,做不到这一点,传播就会大打折扣,实效性更无从谈起。

联合国开会,汉、英、法、西、俄、阿六种语言必用,六种语言都有同声传译队伍。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代表,充分接受和理解会议内容,并通过适当的语言传递给和各自的国民,实现传播面和传播效能的最大化目标。各位代表都能从六种语言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确保对大会内容的充分理解。另外,联合国还有规定,如果哪个国家代表发言需要用本国语言发言,可以安排自己的同声传译队伍,译成六种语言之一,再同传为上述六种语言,以此充分尊重每位代表的权利,体现联合国作为世界统一组织的亲和力。

全球233 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语言7000 多种,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交流才能更增加亲和力,是值得讲究的。

各国政要到别的国家访问时,都会学习一两句当地的问候语,以表达对当地人民的尊重,拉近和当地人民的心理距离。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前,用了很长时间学习日常汉语,还学习使用筷子。江泽民同志出访时,喜欢模仿当地语言问候,他还于2011 年9 月28 日,亲自作了《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学习外语》 的要求,“语言是人类交流交往的重要工具。加强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需要在学好祖国语言的同时认真学习外语,领导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

原则上,与哪个国家的人交往就用哪个国家通用的语言,这是增加亲和力的第一步,如果能够考虑到交往对象所处区域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了解当地的俚语、谚语、俗语、文学典故等,融入交流之中,就更理想,丰富的语言才能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亲和力自在其中,交流效果自然会得到大大提升。

大部分小语种国家都有官方语言,但用官方语言交流和用该国通用语言交流,其影响力、亲和力是不一样的。

二、平台亲和力

对外传播,平台建设极为重要。如果在对内的平台上,用自己的语言讲一大堆外国人的故事,虽然涉及的是外国人,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对外传播,影响面极小。

对外传播,除了内容丰富真实之外,更重要的是平台对外性和语言种类设置。平台对外,平台的性质就是外向型的,是要说事给外面人听的、以期与别人形成交流和文化互通的;语言设置,就是要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受众,用不同的语言实现区域化和分众化表达,最终达到全球化表达的目的。按习总书记的表述,这样做才会增加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语言使用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和地区,应该设置相对应的语言频道。语言频道设置和使用,直接体现平台建设者对所使用语言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尊重和重视程度。语言是文化的结晶,也是文化的载体,涉及国体、政体乃至国际话语体系和外交成败。当我们打开国外的网站,看到设有汉语频道时,心里会泛起一丝亲切感;同理,如果我们的网站打开,俄国人可以看俄语频道,英国人可以看英语频道,日本人可以看日语频道……等等,同样心里会有一丝的亲切感,心里会想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对外传播平台,以为开个英语频道,就是对外传播,天下人都能理解,其实不然。当然,有英语频道总比没有强,但满足于一语对全球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以为,对外传播的平台阵地,至少要遵循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标准,设置上述六种语言频道,这六种语言照顾到了全球大部分语言人群,至少这六种语言是全球公认的广泛交流语言,学习这六种语言的人占语言学习者的绝大多数。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外传播平台应该尽可能开设更多的语言频道,方便更多人直接从平台获得信息。唯有这样,平台的亲和力、传播面和传播效力才会更大化。

三、传播方式亲和力

传播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直接影响到交流的亲和力效果。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流如此,百姓与百姓之间的交流也如此。习总书记说,国之交在于民相通,百姓与百姓之间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亲和力就会增加,遇事容易达成共识。

对外传播平台,不只是出版、网络音视频对外讲述,平台本身也是传播的主体。我们讲述的内容中,注重外国元素的参与,以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元素,通过外国人的言行来讲述中国现状,讲述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生态环保等各方面的发展现实,比我们精心策划一大堆没有外国人元素的东西,填鸭式地对外说教,效果要强。

如何在外国人的故事中,加入中国的文化元素,我们在传播方式选择上就要讲究。尽量挖掘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经历,让他们现身说法,讲中国故事,是我们首先应该且必须做好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事业,赋予新时代外交新的使命和内涵。我们普通人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交流也显得格外意义重大。现实当中,到我们身边来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常年在中国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多达数百万人,而且逐年增加。如何与身边的外国人交流,直接关系到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亲和力建设。

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西方对我们的宣传,负面为主,加上西方媒体几乎覆盖了全球各个角落,造成世界人民对我们的误解很深。如今有这么多外国人到我们身边来工作和学习,我们应该积极与他们交朋友,对他们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让他们了解自己所生存环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创造机会,带领他们深入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他们充分体验和了解我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提升双边的亲和力。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特别传媒”在做对外传播中注重亲和力的运用,他们组织留学生到潜江参加龙虾节,到省文化单位交流互访,充分照顾留学生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给留学生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过实际考察和交流,留学生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城乡面貌的变化,亲眼看到了中国大地上人们的精神面貌,亲身体验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内心产生诸多感慨,同时,通过他们的镜头、文字,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传递到世界各地,效果就很好。

特别传媒还出版中英双语杂志《Special Focus》和各种图书画册,针对性策划讲述中国优秀文化故事,图文并茂,丰富留学生生活。同时,搜集整理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促成与外国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和赞赏。特别传媒的做法证实,“亲和力”在传播方面用的好,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模式会在传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效果倍增。

猜你喜欢

亲和力外国人频道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街上遇见外国人
寒假快乐频道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频道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Durmiendo en la Muralla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