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策略概论

2022-01-08葛有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策略

葛有进

摘要:在多元文化对话和碰撞中实现全球信息的互动和共享,在跨文化交际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文化冲突问题。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冲突问题,提出了几点应对跨文化交际的策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跨文化;冲突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国际传播日益密切的时代,随着媒介产品的不断更新,媒介互动方式的不断融合,传播速度的加快,全球范围内跨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新时代的互动性、即时性、广泛性和共享性是其他任何一种媒体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终端轻松地跨越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的边界,而不需要走出家门去表达自己的个性,与其他用户进行实时的交流。

一、新时期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策略研究

以下探讨,首先如何以积极的态度理解不同的文化;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最后,强调学生适应文化交流的能力。我们先从外语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特点和目标,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和积极作用。并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其次,研究者根据内容采用了多种文化教学策略,如词义挖掘、成语比较、翻译比较等。同时,他们在实践教学上结合了不同的活动,如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对“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给教师更多的启发,使教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应积极适应和推动社会信息的过程,掌握跨文化交际策略,灵活处理各种复杂的文化信息,在多元文化对话和碰撞中实现全球信息的互动和共享。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因为跨文化交际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交际风格,因此,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跨文化交际双方必须有积极的态度,懂得跨文化交际,以及必要的跨文化沟通技巧,而新媒体是一种良好的沟通和学习媒介。

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文化修养深厚,文化意识强。他们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有全面系统的把握和理解,渴望接触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元素。在新时代,加強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可以激发他们的社会使命感。新媒体为大学生拓宽视野、了解多元文化、增强认同感提供了便利渠道。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勇于承担文化交流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创新。大学生要借助各种新媒体,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全面吸收世界文明的历史瑰宝,及时了解现代文明的创新与进步。

加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极其重要的软实力。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独特的情感、信仰、习俗行为模式和规范模式。这种共同的文化归属使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复杂多元的文化发展现实中,大学生应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知,重拾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在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识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客观要求。在与世界的交流与交流中,我们要鼓励大学生以高昂的姿态、奋发向上的行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民族风采和民族凝聚力。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灿烂的文明,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素质的思想和价值观。具有个性化和随意性的特点,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体提供和促进个性化的观点,其中不乏一些个人情感宣泄或歪曲事实,还恶意攻击的文化和文化霸权的现象,这将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当各种复杂的信息不断涌入,各种文化相互矛盾和冲突时,缺乏批判性的反思能力和观察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缺乏对外来文化的分析性接受,就会导致个人价值观的错位。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对问题的洞察力,可以使大学生在文化对话和碰撞中去伪存真,抵制坏思想的侵蚀,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加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紧迫感。

三、新时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策略研究

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和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协助各类网络媒体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对信息传播者和传播渠道采取更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国家积极指导、监督和管理。国家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担的文化传播者的使命,以高素质的人才在信息时代竞争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文化的创新与进步。

我们要继续弘扬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和儒家文化,向世界介绍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新面貌,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认知度。密切关注国际文化市场动态,紧跟世界文明进步潮流,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和引进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全面社会宣传,广泛宣传。社会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积极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文化产品,抢占国际市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感知民族荣辱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完善自身人格,以宽容和平的态度对待跨文化交际,促进和维护世界文明的进步。

广泛开展校内外及国内外的文化宣传与研究活动、文化交流与体验活动。借助这些互动性、体验性的宣传教育方法,大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各种文化的魅力,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学校人文教育与素质培养。学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并重,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要重视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有深刻的认识,对国家和民族有强烈的眷恋和热爱。引导大学生客观理解和冷静分析世界文化历史,加深对中外文化的深入理解,提高跨文化敏感性。

参考文献

[1]周毅 彭莹.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的对策研究.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11月.第35卷.

[2]贾继南.浅谈文化冲突与跨交际文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7月.第16卷第4期.

[3]黄志芳 張家骥.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科技信息.2007年.第32期.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国际教育学部,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英美语言文学。

本文是宜宾学院的校级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冲突管理”(编号:2018RWTD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跨文化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