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2022-01-08杨引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等高线读图图表

杨引弟

摘要:初中地理的学习并没有关系到学生升学成绩,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初中的地理抱着一定的兴趣,同时又没有太大的压力,教师应该要积极地利用这一点,为学生打下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地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本文就是探讨关于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地理教学需要运用图表,学生学习中也会接触到众多图表,只有提高读图能力,才能使其在图表中提炼出有用信息,从而增强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地理具有抽象化特征,遇到这些内容,学生会望而却步,利用图表则能时教学内容直观化,学生在观察中就能自主获取信息,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较于枯燥的文字,图表更能吸引学生,教学中利用图表,对于激发地理兴趣,培养读图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本篇文章围绕这个讨论,结合自身地理教学经验,对于在教学中培养读图能力提出建议,并归纳一些策略,希望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一、立足地理教材,开展地理识图专项训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等高线、等温线、温度带等基本的地图信息。笔者认为地理教师要结合不同地图类型开展针对性教学。例如,在气候带识图教学中,笔者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世界几大气候带的划分并对其进行记忆。笔者会在黑板上对世界气候五带进行了划分,根据学生学习过的太阳直射现象,以赤道为核心,因为太阳直射赤道形成了热带,根据南、北回归线划定了北温带和南温带,以北极圈为分割线,划分了北寒带和南寒带。笔者在带领学生阅读五带图时,强调了纬度的划分。学生在阅读气候带地图时,先要确认好纬度数值,划定一定的区域,再结合气温、植被等图标,确认某地的具体气候类型。这是气候地图基本的识图技巧。教师要强化学生对这一类图标的识图能力。笔者在开展等高线识图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形的等高线图开展训练。这是初中地理识图的一大难点。笔者结合山脊、山顶、山谷等地形进行了讲解。例如,山顶或者山峰,等高线呈闭合状态,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教师再结合气候来进行分析,山顶的气温一般要比山下低一些。在山谷和山脊的判定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些识图顺口溜“高谷低脊”,引导学生根据等高线密集程度、凹凸状态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等高线向高出凸出的是山谷,反之则为山脊。我们称之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识读顺口溜来进行读图,帮助学生攻克等高线识图的难题。在等高线识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标、数值、比例尺、弯曲方向等数据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对这一类地图的识读能力。

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学习能够培养的,还需要长期的练习,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才能促进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不断提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细化读图步骤,使学生知道在面对一张地图的时候该如何读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养成这样的读图习惯。首先,学生能够区分地图的名称,在日常教学中掌握气候分布图、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等地图有何区别,在此类地图中包含哪些知识点。其次,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读懂地图中的比例尺信息。在等高线图、地形统计图中通常会使用比例尺,然后设计一些计算实地距离的题目,如果学生不掌握比例尺知识,读不懂图上比例尺信息,则解答相关题目时会比较吃力。因此,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记忆比例尺公式,并构建模拟地理模型,然后计算相关的题目,不仅提升解题速度,还能保证解题质量。再次,要使学生掌握分辨地图方向的能力。学生只有明确地图中的四个方向,才能更好地分析地图中地势、地形变化,根据已知的地图方向、地势、地形信息才能分析地图中的关键信息。第四,还要使学生结合地图中的图例来分析地图信息。在地图中包含的植物、动物、气候等图例可以使学生推断该地图所表示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最后,学生在综合地图中所呈现的各类信息后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可以根据地图中的植被、温差来分析地图所示区域的气候条件,农业、工业发展情况,也可以根据某些地图轮廓来判断地图所示的区域或者国家。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才能在不断地积累中逐渐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呈现地理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随着现今信息技术越发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这一便利条件,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也可借助这一手段,将课程内容中出现的图片内容进行细化呈现,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图片进行缜密分析,必要时可放大图片内容,明确读图重点,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的对地理课程知识加以把握,从而提升教师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效率,使学生能够在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中,细致掌握读图的基本要点及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效率。学生通过接受阅读能力的培养,明确地理课程中读图的必要性后,可以在以后地理课程的学习中,降低学习难度,提升课程内容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学习积极性有着较高的调动作用。

结语:

读懂地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也是让地理知识回归到实践的桥梁。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多读、多画,让学生能够从地图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总之,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的主动学习,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读图教学策略,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浅析[J].试题与研究,2021(34):105-106.

[2]吳世嵩,陈亚颦.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实施现状及改进措施[J].地理教学,2021(23):37-41.

[3]石爽.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视界,2021(33):177-178.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1.33.73.

猜你喜欢

等高线读图图表
地形图的阅读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读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读图
读图
双周图表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