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实施策略

2022-01-08吴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信息技术

吴娟

摘要: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内容。他们在五彩斑斓的颜色中,在千奇百怪的“形变”中,能够触摸世界,并能够逐渐完善自己的认知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逐渐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时,可以融入一些信息技术元素,从而提升绘画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更好地巩固教学成果。

关键词:幼儿园;信息技术;绘画活动;美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技术与动态情景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幼儿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为他们创造出对应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情感。这里说的动态情景是指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引入,是符合教学活动的不同形式的教学情景,比如:当幼儿们画“美丽的热带鱼”时,可以先让幼儿们欣赏海底的旖旎风光,让大家真实的体会热带鱼的生活环境。通过构建真实、生动的环境,让幼儿的绘画更具灵动性[1]。

二、借助信息技术完善绘画作品的方法分析

美术创作是融合自己的技艺与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重新鉴赏优秀作品的过程。开展中班美术教学应该侧重于美术素养的培养,加强并完善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认知能力。就信息技术而言,具有形象与直观两个典型特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美术教学。通过绘画与鉴赏,能够为幼儿带来独特的体验,两者结合起来会发挥更大的效能。比如,幼儿教师播放一些幼儿喜欢的视频,能够很好的补充绘画资料[2]。在欣赏过程中,幼儿会对绘画对象产生直观的印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绘画技巧。并对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知识有更深地理解,进而激发出幼儿的创作灵感。

相比传统静态绘画,3D建模过程能够将平面知识转化为动态作品,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理念的束缚。同样是画热带鱼,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从不同视角观察鱼的形态和颜色,幼儿们也会有意识地寻找最佳绘画角度。通过该技术的介入,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参與度,有效优化教学成果。

三、信息技术与思维优化创新

中班幼儿开展美术创新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形象、生动的优势,还能够增加幼儿的互动频率。教师需要预设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并借助科学的软件引导大家观察绘画对象,逐渐提升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比如,春天来了,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有关风筝的欣赏教学课。我们可以先播放《三月三》这首歌,让幼儿们畅想天蓝蓝,草绿绿,还有几只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让大家分析,这首歌和其他儿歌有什么区别。然后让大家“画风筝”,有蝴蝶、蜻蜓、老鹰等各种各样的图案。同时,让大家对比这些画的特点是什么,幼儿虽然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但也能说出“对称”的大意,让大家慢慢理解对称在美学中的作用。如此,幼儿们就会慢慢学会思考问题,并努力寻求答案,有效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借助信息技术拓展美术信息资源

众所周知,一副好的美术作品离不开绝佳的创意。我们一般将创造性视为美术作品的灵魂。对此,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由于计算机与网络结合起来,不仅能浏览海量的材料,还能存储大量的素材,并能够实现二次创作,从而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教师带领幼儿画大树时,如何展现出树皮的花纹,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虽然花草树木随处可见,但很少有幼儿去认真观察这些花纹,以及叶子的脉络[3]。所能见到的大树也屈指可数。如此一来,就增加了幼儿绘画的难度。为此,幼儿教师不要急于让幼儿进行绘画,而是向他们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样本”,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种类的大树、树干、叶子。这不仅能够开拓幼儿的知识面,还能让他们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种下”一棵漂亮的大树,为后续绘画奠定基础。

再比如,教师带领幼儿创作有关春天题材的作品时,孩子们会马上想到花儿、树木、小草、小鸟等素材。但是,如果通过多媒体进行铺垫,能够让画面变得更丰富,比如:跃出水面的鱼儿,嫩嫩的树叶,淅淅沥沥的小雨,融化的冰面。这些都细节都带着春天的气息。通过有效地引导,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平添更多美术艺术元素。通过逐渐培养,让他们能够基于自己的视角,用审视的眼光去寻找美,发现美,并学会借助不同手法表现出这种美。

五、借助大自然唤醒美术情怀

我们每天都会和大自然亲切接触,而这种感官冲击能够唤醒人类的隐形情怀,并逐渐累积成美术体验。“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可以说,大自然令每个人心驰神往,幼儿自然也不例外。我们要引导他们走进大自然,借助他们的敏感去探索大自然,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借助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风花雪月,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向他们展示如何使用一片树叶,一片枯燥,一枚小石子,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作品。通过“变废为宝”的创作,将现代艺术形式与传统美学结合起来,让幼儿更加热爱自然。而网络信息技术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创意,比如:一张包装纸,一个小纸盒,一个废弃的易拉罐,都是我们创作的好素材。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生活材料,并逐渐形成一个“材料库”,无论是绘画、拼图还是手工制作,都能感受到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幼儿绘画或者手工多以“笨拙”的形式出现。但每个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美妙的故事,让他们娓娓道来,切不可以教师的视角纠正他们的“不成熟”。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有思想的,如果扼杀创作灵感,有可能让他们的创作欲望戛然而止。教师应该做好诱导工作,让他们大胆使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颜色,彰显出人物和风景的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喜欢绘画,喜欢学习与“美”相关的一切活动。他们热衷于一些新鲜事物,希望借助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去接触外部事物。在中班学生绘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当然,我们要深入分析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个人喜好。我们要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素材,让他们明白:并非画笔才能画出最美的风景和颜色。

参考文献

[1]王瑾萱.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0(04):254-255.

[2]马可.浅谈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儿童美术活动[J].新一代:理论版, 2020(2):1.

[3]邬尔娜.巧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J].  2021(2020-31):80-81.

猜你喜欢

幼儿园信息技术
幼儿园里欢乐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