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化教学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妙趣横生”

2022-01-08张景卫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意义信息技术

张景卫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时期信息技术当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极抽象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理解时较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度也较低。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然后总结了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而起到提升我国小学时期信息技术教学整体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信息技术;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前提,同时也是推动课堂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基于自身的兴趣主动地投入精力,开展学习活动。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信息技术教学不受重视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节能,丰富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面临网络信息技术的各种不良诱惑,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价值观、是非观以及道德法治等方面的教育。但是,部分教师课堂上教学的方式还比较落后,理论和实践教学没有更好地融合起来。也没有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来实施德育扩展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粗浅,也不能增加其兴趣,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存于表面,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另外,许多教师用太多的时间来讲述理论知识,对学生实践的指导过少,学生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而且很多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流于表面,教学效果不佳。特别是许多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上还存在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引起重视,学生没有规律的课程和时间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导致小学生信息水平普遍较低。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模式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的考核制度存在较大的漏洞,特别是一些学校并不重视信息技术能力的评价,比如考核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被困在教材和课堂上。考核的制度也不够健全,过于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評价,忽略学生对信息网络的认知,对道德素质教育也不够重视。考核的方式不科学,存在过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的程度了解不全面,无法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起来也不知所措,没有目标。

二、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游戏教学法提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时期,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期间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趣味性,对学生学习兴趣度进行提升,进而强化教学整体效果。对于接触信息技术知识不久的学生而言,计算机指法是其学习期间的一大难点,教师想要提升学生计算机指法熟练度就不惜要采取相关措施多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采取警察抓小偷以及打地鼠等等电脑游戏让学生进行计算机指法练习,对教学趣味性进行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多采取一些竞赛类游戏,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发挥,采取游戏竞争的方法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提高。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性队,让两个队伍学生进行打字比赛,对打字较迅速和正确的小组进行奖励,在良性竞争当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游戏教学法时必须要严格遵循适度的原则,切记不可让学生过于沉迷游戏,对学生日常学习造成影响。

(二)借助趣味性语言和活动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语言过于专业和抽象,例如显卡以及CPU等等知识均较晦涩难懂,小学时期学生缺少一定的学习经验,事物认识度也较低,很难理解这类专业性语言,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度较低。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将过于抽象的信息技术语言转变成为更加具备趣味性的语言,提高教学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进行计算机CPU知识教学期间,可以将CPU看作是人们的大脑,使用自身的语言转换CPU工作原理,对学生趣味性进行提高的同时提升学生CPU工作原理的理解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过于抽象和困难的教学内容,教师多进行一些趣味活动对教学趣味性进行提高。

比如,教师在教学五笔字型字根期间,可以使用搭建积木的方式比喻学生进行五笔打字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五笔字型和搭积木的相似性,积极引导学生采取积木搭建的方式进行五笔组字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度,进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

(三)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进行提升

传授式教学是以往传统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主要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则属于被动学习,这一情况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度较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其他科目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科目具有更强的应用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究,对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进行提升。然而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缺乏主体地位,这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实践以及研究。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必须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身固有的教学思路。为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必须意识到学生在小学计算机技术教学当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积极转变和创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期间多引进问题引导法、翻转课堂、情景引导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法等等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师日常教学期间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在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一课程期间,教师可以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各个小组当中的学生对自身计算机认识情况进行讨论,让学生适当联想自己接触的计算机的情况,之后再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以往知识的掌握度,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当在认可趣味化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更主动地优化传统教学形式,以便在打造趣味课堂中,真正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实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丹骅.注重实践增强趣味: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模式[J].新智慧,2014,9(34):21-22.

[2]吕萍.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5,22(27):98-99.

[3]陈应芳.小学信息技术趣味课堂的创建[J].文理导航,2017,6(10):84,86.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法意义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研究
例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