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2-01-08陈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有效性目标数学

陈江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地提升。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大。时下,许多文章都从不同侧面谈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都各有道理。不过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体制,教师也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加高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掌握知识和本领,提高自信心。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小学数学高效教育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建设有效性的小学数学课堂

我们经常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要紧密的围绕学生的需求来组织教学活动,而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我们更加认识到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是无限的,要把这些能量调动出来,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他们实际能力的学习方法。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要做好学生数学学习道路上的陪伴和引导者,要善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让学生能够在获取数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中,有着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有着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理想和现实都可能存在着一些差距,正是在弥补这种差距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建构一定的教学学习目标,要有一定的理想目标的指引,这样,他们在学习中才会有更强劲的动力,才能在伟大的理想目标的指引之下,勇敢的克服数学学习道路上的诸多阻碍,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紧密围绕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激励,让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加强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往往是激发学习的重要动力。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中,并积极主动地对学科的知识进行思考探究。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提升数学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够深度地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需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传播,因此在教学中首先需要保证所传授的知识学生能够听得明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小学生的天性来说是喜欢自由自在的,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在课堂中进行学習,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因此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同时需要保证能够条理清晰,化繁为简地讲解知识,同时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应用于教学中,从而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直观展示,同时应用多媒体设备还能以动画的形式进行知识演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

三、确立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与高效性。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與发展特点,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不断地完善与调整,进而使得教学目标更加科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认识钟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与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发现学生已经对钟表时间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然而却对一些细节不够清晰。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就要从原来的逻辑辨识引导转变为鼓励学生对时钟的分针与时针进行定位,然后识别钟表的时间,这样能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准确地认识时间。而且教师也要借机为学生讲解时间的宝贵,使得学生树立较强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合理地利用时间。

四、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是动了脑,在思考,切实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其次,在质疑问难环节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自己解答的,教师不要抢答,学生答不上的,教师再答;如果连教师都答不上的,我们教师一定要真诚地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把老师都难住了,课后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一定会找到正确答案的。”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原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有非智力因素,所以说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争取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智商较高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都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对这一类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练习拓展性强的习题,促使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而智商稍低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好基础,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习题。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优生的培养,而且更应该关心中差生,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都该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赞美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总之,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靳江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研究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12):14.

[2]李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b版,2014(5):61-61.

[3]兰奎德.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9(35):1.

猜你喜欢

有效性目标数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错在哪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