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存良:慢性乙型肝炎如何治疗?怎么阻断母婴传播?

2022-01-08陈词

肝博士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干扰素抗病毒

本刊记者:陈词

邓存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一届自然疫源性疾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委员,亚太地区肝病联盟四川肝病联盟副理事长。历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主任、西南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附属医院副院长、副书记,现为四川省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参编教材4部,专著1部。

记者问:慢性肝炎有哪些抗病毒治疗呢?

邓存良教授:中国有7100万左右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有2000万-3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引起的不良的结局就是肝硬化, 肝癌。 据报道我国80%~92%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系,所以抗病毒治疗就是预防乙肝后肝硬化及肝癌的关键。现在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是核苷酸类和干扰素,干扰素分普通的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要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要有一个很严格的选择的问题,应该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出选择。核苷酸类药物目前全世界相关指南均推荐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为一线治疗药物,需要长期治疗,不能随意停药。不是所有的病人治疗效果都好。患者同时需要提升免疫功能,可以加用免疫治疗,就是免疫调节激活。

记者问:怎么阻断母婴传播呢?

邓存良教授:首先,对于育龄期妇女要进行筛查,最好是这些妇女能够把乙型肝炎病毒彻底的控制或者治愈了她才怀孕生小孩。 乙型肝炎病毒者怎么防止母婴传播呢?现在的基本的共识,是乙型肝炎感染母亲,病毒复制状态不一样,对待她有不同的策略。那归根结底,就是要帮我们母亲怀孕在晚期的时候,她体内的病毒降到越低越好,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就是在生产之后生下来的新生儿打我们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打这个疫苗是分三次,一次是十个IU为单位,那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了至少是100个IU为单位,这是第二个措施。第三个措施呢就是母亲就对于这个生产之后是否喂母乳的问题。这个我们临床医生,应该是分别对待。实际上,总体原则上,如果她生产的时候、中晚孕期病毒量很低,这个是我们喂不喂母乳她是没有明显的影响的。

猜你喜欢

中华医学会干扰素抗病毒
本刊启示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第三届全国毛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精准扶贫 河南易居助力健康中国——易居企业集团中原大区携手中华医学会健康义诊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