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重支持训练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2-01-08杨丽君张立君魏雪利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皮心率康复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多表现为水肿、疼痛、液体潴留、乏力及呼吸困难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耐量产生严重影响

。临床主要通过饮食管理、消除诱因及强心、利尿等长期、综合干预达到症状改善、延缓进展效果

,但其对运动耐力降低、心功能下降等改善有限

,减重支持训练为一种将减重康复装置与运动疗法结合的新型康复方式,对步行、站立等躯体运动恢复有良好效果,其在CHF中的应用鲜有研究

,故本研究将其应用于CHF患者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洛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107例CHF患者,掷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女35例,男19例;病程2~7年,平均病程(3.87±1.52)年;年龄41~59岁,平均年龄(47.69±4.27)岁。对照组53例,女31例,男22例;病程2~8年,平均病程(4.06±1.60)年;年龄42~57岁,平均年龄(48.13±4.03)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CHF相关诊断指南

;满足康复锻炼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运动功能障碍者;近1个月内有心肌急性梗死史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批准文号:20180813)。

1.3 方法 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处方,家属监督,训练前热身10 min,后进行有氧运动,同时采取抗阻及柔韧性运动等辅助训练,自最大负荷的40%为初始强度,逐渐递增,但不超过最大负荷的60%,30 min/次,5次/周,结合borg劳累程度调整运动强度,保持11~13级。观察组增加减重支持训练,减重支持系统训练仪的门架式气动减重装置和医用慢速运动平板分别行负重和平板运动渐进式训练,平板训练初始速度宜为0.2~0.5 m/s,患者保持正常步态,后逐渐上调,如患者产生疲惫感则改为间歇性训练;负重训练依据最小化减重原则,自初始个体质量的5%~30%起减重,并据实际耐受进行调整,待患者进步后,快速下调减重量,逐渐调整至全负重,30 min/次,5次/周,均训练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训练前及3个月末测量各项指标。①左室泵血功能。动态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室短轴缩短速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②心率变异性。动态心动图24 h检测各患者相邻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NN间期)差均方根(RMSSD)、平均R-R间期和R-R间期50 ms以上的数量在总数中的占比(PNN50)、全程正常NN间期每5 min均值取标准差S (SDANN)、高频功率 (HF)、NN间期的S(SDNN)及低频功率(LF)。③血浆相关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各组血浆醛固酮及脑钠肽(BNP)含量。④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各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浆肾素(PRA)检测。

2.2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比较 训练3个月末,观察组SDANN、RMSSD、SDNN、PNN50、LF及HF高于对照组(

<0.05),见表2。

2.1 两组患者左室泵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训练3个月末LVEF及FS高于对照组(

<0.05),见表1。

2 结果

找人介绍、自我推荐,几番下来,李高明终于获得了一次机会——在一个小理发店里当学徒。说是学徒,这家老板娘的私心很重,从不让他动剪刀。同在店里的一个女工,在理发店里三年,只会洗头,从没剪过头。

(3)标准化采集:解析识别原始流量,实现xDR数据合成、统计分析、流控封堵、还原等功能,同时具备智能镜像能力,可基于应用层信息(如应用特征码、关键字内容等)的规则复制流量提供给上层应用。

2.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比较 训练3个月末,观察组ET、AngⅡ和PRA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

<0.05),见表4。

2.3 两组患者血浆相关因子比较 训练3个月末,观察组醛固酮、BNP 血浆含量低于对照组(

<0.05),见表3。

3 讨论

常规运动康复中热身活动可通过拉伸,使患者全身放松、微热,血管顺应性增加,对后期有氧运动强度快速适应。适宜强度、频率的柔韧性及有氧运动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适应和骨骼肌氧合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和心率异常,还可使心衰引起的异常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改善整体健康状态

。观察组3个月末,各心率变异性指标和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T低于对照组(

<0.05),提示CHF常规康复加治疗联合减重支持训练可增加其心率变异性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效果,心衰患者接受适度、合理的有氧运动有利于全身血液的重新分布,诱导血流动力学改变,使机体舒张血管内皮能力增加,进而使相关因子水平改善,而结合适当的负重训练,使患者逐渐适应负重运动,则可明显减少患者关节损伤和肌肉拉伤的同时,循序渐进的增加患者身体及肌肉的活动耐受度,使骨骼肌舒张、负荷能力及氧合度和血流动力学逐渐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率变异性

。观察组血清AngⅡ、PRA以及醛固酮、BNP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减重支持训练可下调CHF患者相关血液学指标以及神经激素水平,有氧运动结合重复、适当的中等阻力负荷训练配合循序增加的平板锻炼,在逐渐提高患者运动平衡和耐力以及血管内皮舒张能力的同时,还可使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体系兴奋下降,激活相关迷走神经系统的内分泌进程,上调有关细胞酶活性,从而使有关因子水平相应改变

早期CHF患者实施减重支持训练后,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心肺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提示减重支持训练可通过对心衰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进行循序影响,达到提高心、肺功能效果,而反映心功能最直观、有效的即为泵血功能

,观察组3个月末LVEF及SF高于对照组(

<0.05),表明减重支持训练可进一步改善CHF患者泵血能力,增加其心功能,可能是由于减重支持训练通过减重支持系统训练仪进行合理、强度循序增强的平板和负重运动训练,可在常规心脏康复血流即内皮功能改善基础上,模拟负重过程,使其逐步适应相应负荷,从而使心脏形态学相应改变,最终增加泵血功能

1.2.1 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的积极性 领导高度重视,召开思想动员会,鼓励全体住院医师认真学习,学好临床技能,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学员绩效奖励制度对于调动培训学员临床实践积极性和提高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据此,能考过执业医师考试的医生绩效提高一个档次,能独立值班的医生再提高一个档次,而且每个档次之间的差距都比较大。

他莫昔芬耐药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R和T47DR由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构建并保存,通过采用高浓度、短时间的OHT冲击法分别诱导乳腺癌敏感细胞株MCF-7和T47D(来源于ATCC)而获得。

综上所述,减重支持训练可逐步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改善血流动力及相关血液学水平,上调迷走神经兴奋性调节心率变异状态,提升左室泵血功能。

[1] 茅溢恒,袁鹏,刘燕.运动康复训练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康复效果[J].中国临床医学,2019,26(5):741-744.

[2] 陈欣,余露.心脏康复管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9):1798-1800.

[3] 张志宏.太极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醛固酮水平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9):956-958.

[4] 方针,何帮剑,杜深星.早期减重支持训练对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2):152-155.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6] 何飞,周新浪,陈达开,等.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1):58-60.

[7] 李晗,冯茹,陈红琢.运动训练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20,35(4):208-211.

[8] 吴德彬.减重支持训练治疗对早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5):1077-1079.

[9] 李娜,沈晓程,李岳阳.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减重支持训练对早期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19,27(12):62-63.

[10] 王月,王瑶,刘美霞,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形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4):3141-3145.

猜你喜欢

内皮心率康复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基于“内皮损伤学说”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离心率
勒布朗的遗产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