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旬老人守边57年,为一句承诺站成中哈边境线上“活界碑”

2022-01-05翟立华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布拉克边境线中哈

翟立华

有一位老兵,在中哈边境线坚守57年,巡边行程20余万公里,长度能绕赤道5圈。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老人。而今,女儿魏萍又接替父亲做了守边人……

一位老兵和他的两个承诺

2021年10月,“8旬老人因一个承诺守边50余年”的微博热搜,让81岁高龄的魏德友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很多网友不知道,这位说着一口山东方言、放羊时步履矫健的老人,还是“七一勋章”获得者。6月2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手为魏德友佩戴勋章,并亲切地和他握手合影。“我做的事很普通,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魏德友激动地说。

回到边疆的魏德友,依然像往常一样赶着羊群守护中哈边境。深秋的萨尔布拉克草原颜色渐黄,广袤而粗犷。目之所及,羊群和白云一起游走,不知道哪个在天上,哪个在地上。

“老爹,你看今年咱家的羊长得多壮实!”二女儿魏萍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笑着说。此时,他们一家三口正在割草,给家里200多只羊准备过冬饲料。

“你们现在多好!当年你妈来的时候,因为条件艰苦,还哭着逃跑过嘞!”听到这句话,魏德友的老伴刘景好不好意思地笑了。

1964年4月,24岁的复转军人魏德友和陈秀仓响应毛主席号召,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西北边境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守卫中苏边境线。两人不仅是战友还是同乡,都是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黄山区人。在遥远陌生的异乡相互扶持,亲如兄弟。

谁也没想到,不幸那么快发生了。当时的萨尔布拉克,草比人还高,走进去像是进了原始森林,荒凉僻静,连条路都没有,而且还有野狼出没。就在当年8月,陈秀仓在执勤时不幸被野狼咬伤感染狂犬病不治身亡。临终时,他只来得及叮嘱魏德友一句话:“边境线守好,要负责任。”魏德友红着眼睛答应,发誓用一生守卫边境线。

魏德友把自己的家,就安在了边境线上。1967年7月,他在山东成婚后,同妻子刘景好一道返回连队。火车、汽车、驴车,一路走,刘景好一路掉眼泪:她要去的是个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啊?

到了地方,刘景好发现婚房竟然是一个戈壁滩上的“地窝子”。“地窝子”,就是在向阳处挖个地窖一样的洞,上面用木头和草加个盖儿,人弯着腰才能钻进去。10平方米的空间里,就放着一张床和被子。魏德友尴尬地说:“虽然看着不咋样儿,但冬暖夏凉。先住着,等以后给你盖新房!”

初到兵团,刘景好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听到的是五湖四海的方言。别人说话她听不懂,她说话别人也一脸蒙。当时正是盛夏,硕大的蚊子叮到身上,又大又红的疙瘩几天下不去。牛虻更吓人,叮一口疼痛难忍。刘景好哪儿过过这种苦日子?每天面对莽莽荒原,孤独寂寞的她疯狂地想家。

魏德友知道新婚妻子有情绪,但没想到妻子会“跑”。一天,他下班回家没看到妻子,邻居说,刘景好背着个包袱走了。魏德友心急如焚,担心她被附近出没的野狼咬伤。他顺着邻居指的方向追了不到一公里,就听见妻子的哭声。在飒飒作响的荒草摩擦声中,显得格外心酸。

刘景好坐在包袱上,捂着脸痛哭不止,恳求丈夫跟自己回山东老家。魏德友拉着她的手说:“你还是跟我回连队吧。”一路上,魏德友又是安慰又是劝导:“我是军人,不能当逃兵!你作为军人家属,觉悟一定要高,不能再逃跑了!”刘景好红着眼睛说:“我想家!”魏德友许诺:“三年后,我一定带你回老家探亲。”刘景好点点头:“我听你的。”

魏德友觉得很愧疚,人家千里迢迢来到边疆,跟着他吃苦受罪。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多苦、环境有多恶劣,除了他们这代守边人,没人能体会。因为是碱性水质,水喝起来又咸又涩,难以下咽,齁得刘景好直咧嘴。冬天大雪封路,他们只能化雪水吃。

结婚第二年,魏德友在距离连队7公里的边境处,盖了一座土房。他用木板夹成50厘米厚的墙体,往里面灌土,夯实后拆掉木板再搭上房顶。虽然是土房,却比“土窝子”好多了。

刘景好耐心地等待丈夫三年回家的承诺,每天陪着他放牧守边。然而,她等了三年又三年,一直等到2017年,魏德友才带着她回了一趟老家。此时距离他当初的承诺,已经过去了50年。

魏德友兑现了对牺牲战友的承诺,把一生献给了边疆,却无法按时兑现对妻子的承诺。

与狼群和风雪搏斗的日日夜夜

在岁月相守中,魏德友夫妇的大女儿魏红、儿子魏国、二女儿魏萍、小女儿魏霞相继出生。

在魏萍的记忆里,小时候和老爹一起赶着牛羊巡边时,边界线还是一道沟。他们就顺着这道沟,从这头走到那头,日复一日。黄昏时,牛羊哞哞,在橘黄的夕阳里滚动。老爹举着手里的鞭子,吆喝声传出去很远,很远。那只牧羊犬,欢快地在羊群前后跳跃奔跑。

女儿眼中的岁月静好,在魏德友心里却常伴着惊心动魄。只要遇到险情,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魏德友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巡边时,发现一架飞机在边境线上空久久盘旋。等飞机开走后,他当即骑马过去巡查,看到两串脚印向我国境内延伸,迅速向连队汇报。经过搜寻,可疑人员被找到后劝退出境。国境线两边的游牧民赶着牲畜逐草而行,一不注意就会跨过边境线,魏德友要经常劝返他们。

1982年,魏德友所在的连队撤防,戰友们陆陆续续走了,最后只剩下他们一家人。撤离在即,魏德友却想起对战友陈秀仓的承诺。萨尔布拉克边界线处于两个边境哨所中间,两个哨所都建在山上。而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处低洼,是两处哨所兼顾不到的盲区。如果自己也撤走,这里的边境线就成为空防区域。18年了,魏德友守在这里,一刻也不曾离开过,早把守边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一番慎重思考,他决定留下来当一名义务护边员。

在边境上生活,魏德友不仅要不停地巡视边境线,还要与艰苦的生活条件、恶劣的天气做斗争。萨尔布拉克的冬天风雪大,一脚迈出去,雪就到了大腿根。尤其刮风时,积雪厚的地方能把整个人埋里面。每年秋天,魏德友都要提前准备好一冬的粮食蔬菜和生活用品,还有取暖用的干牛羊粪。

巡边时,在风雪中迷路更是常事。一次,魏德友像往常一样赶着牛群沿着国界线,一边放牧一边巡查。没想到,天空忽然下起大雪,风也越刮越大,不一会儿,能见度便不足一米。马被吹得顺风狂奔,他只能下马拽着缰绳,摸黑赶着牛群走。魏德友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危险,只担心给连队放牧的牛别走丢,国家财产坚决不能遭受损失。

魏德友终于看到边防站时已经是凌晨两点。风雪渐小后,他婉拒战士们的挽留,匆匆赶着牛群往回走。他怕妻子担心,这样的风雪夜,她要是到处找他会很危险。果然,当他走到离家一公里的地方,看到妻子正拿着手电筒在没膝的雪地里跋涉。看到丈夫那一刻,刘景好喊了声“老魏”,眼圈就红了。这次迷路,魏德友的手脚都冻伤了,直到现在天一冷旧伤就会复发。

和恶劣天气一样威胁魏德友巡边安全的,还有草原狼群。冬天,觅食的狼群就在他们家门口嚎叫。有时候,魏德友发现门口的积雪被狼群踩得一片狼藉。水草茂盛的时候,狼群不缺食物,和人相安无事。但食物缺少时,它们就会攻击羊群,为了保护国家财产,魏德友屡次和狼对峙。

1995年,魏德友和妻子分别赶着两群羊在边界线巡逻。他走过狼群的时候相安无事,但是等刘景好赶着羊在后面走过时,狡猾的狼突然冲进羊群。刘景好一边举着鞭子驱赶,一边大声求救:“老魏,有狼—”魏德友一回头,看到妻子被几头狼围在中间攻击,危在旦夕!他大惊失色,呐喊着冲了过去。一番搏斗后,狼群丢下羊跑了,惊魂未定的夫妻俩护好羊群继续巡边。

1997年,中哈边界公路贯通,边境线拉上铁丝围栏,竖起了界碑。魏德友见证了界碑竖立的过程,激动得泪流满面。

孝顺女儿的两难选择

时光如水,缓缓流淌。魏德友和刘景好的4个儿女长大成人,先后回到山东临沂老家工作生活。魏德友变得沉默起来。他信守承诺坚守边境,热爱这个岗位,但并非铁石心肠。这么多年,他知道为了这份执着,自己亏欠亲人太多。

当年,孩子们在团部上学,自己和妻子离不开边境线,就在学校附近租房,让大的照顾小的。魏萍还曾经被寄养在战友家,那种寄人篱下的失落,让她现在想起来还眼圈泛红。

有一年春天开学,积雪还没有融化,魏德友送孩子回学校。孩子们坐在雪橇上,冻得鼻涕、眼泪一起流。他让孩子们在雪橇上坐一会儿,再下来跟着跑一会儿暖和身体。从家到团部20公里路,他们走了整整一天。一进租住的房子,就像冰窟一样,孩子们却一句抱怨都没有,自觉地生火烧炕,忙得不亦乐乎。看到这一幕,魏德友鼻子发酸,因为缺少父母的照顾,孩子们才会这么懂事。

1999年2月,魏德友的弟弟给他发电报,老父病重,希望哥哥能回家见老人最后一面。当时正值农历正月,大雪封路,通信中断。等魏德友看到这封电报时已经是5月了。拿着电报,他眼泪滂沱。父亲去世,他却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他想回家祭扫父亲的坟墓,弟弟说:“爹都入土3个月了,你现在回来还有什么意义?”

2002年,60岁的魏德友到了退休年龄。孩子们极力劝说他回山东养老,一家人团团圆圆。魏德友陷入沉思,不是不想回去,每次孩子们来萨尔布拉克看望他和老伴,来时欢声笑语,走时凄凄凉凉。魏德友觉得自己越来越脆弱,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可是,相对于亲情,守护边境线还是占了上风。他不能走,边境线总要有个人守护!

就这样,魏德友和刘景好每天早晨一起升旗,然后他孤独地赶着羊群沿着边境线,在草原走过一天又一天。

远在临沂的魏萍,梦里常常回到萨尔布拉克的老房子。老爹在房子周围种了很多沙枣树和榆树,清晨,她在百鸟鸣叫声中醒来。硕大的树冠遮蔽着阳光,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

随着越来越老,魏德友开始担心自己的岗位后继无人。他开始像个孩子一样任性起来,希望孩子们能够回来接替他继续守边。这几年,魏萍每次回草原看望父母时,老爹总是对她说:“我老了,要不你回来帮帮我吧!”魏萍沉默了。自己的家安在临沂,夫妻俩有稳定的工作,儿子也已经上学,怎么能回去做护边员?

其实,魏德友也问过其他子女,只是因为魏萍曾在新疆乌苏当过兵,所以对她寄予的希望更大。年过花甲的魏德友执着地留在边疆义务守边,儿女们则努力说服老爹回山东,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魏萍知道父母特别热爱这片土地,让他们离开萨尔布拉克就等于要了他们的命。因为,只有在萨尔布拉克守着,他们才安心。2013年,魏萍为了让父母住得舒服些,在团部给他们买了一套房子。“我之所以不回山东就是为了守护边境线,住进团里的房子,还怎么守边?”魏德友问:“要不,你过来接替我当护边员!”老爹旧事重提,魏萍依旧沉默不语。

2016年,刘景好生了一场大病住进医院。小妹魏霞回到边疆照顾老人,魏萍担心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心里很不是滋味。经过慎重考虑,她才说服丈夫,带着儿子回兵团接替老爹。

2017年,魏萍成為第九师161团职工,也正式接替父亲当上了一名护边员。“师里已经帮我们解决了住房、饮水和交通问题。身为兵团二代,我其实很幸福。”

如今的边境线,除了加装三道防护栏,还安装了摄像头。放牧也不用骑马了,魏萍买了一辆皮卡车,每天沿着边界线走一圈,然后把羊群赶去吃草。她喜欢陪着父母割草种菜,日子过得简单而温暖。远离城市,生活节奏慢下来,时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初冬的夕阳里,魏德友父女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们沿着中哈边境线慢慢地走着,羊群在天边和舒卷的白云一起移动。57年了,这风景魏德友怎么也看不够,这条边境线怎么也走不烦。他一路巡视一路走,就这样走成了中哈边境的一座丰碑。

猜你喜欢

布拉克边境线中哈
爸爸,我不怪您!
德国:一所能将“后进生”教好的学校
温暖边境线的图书馆
适彼乐土
边境线上的认同与国家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