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茨海默症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积极感受的相关性分析

2022-01-05张春娥温军机曾小冰吴小芬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韧性条目程度

张春娥 温军机 曾小冰 马 鸿 吴小芬

阿尔茨海默症(AD)属于一组病因未明的隐匿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无法治愈,且具有致残率较高的特点。治疗方案为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并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1-2]。其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导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其病程可达到6~16年,该类患者不但需要药物的干预治疗,还依赖他人的帮助及照料,因长期照顾患者,AD患者的病情程度可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照顾者,并带来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负担[3]。研究认为,负担程度同个体的积极感受、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有重要联系[4],AD主要照顾者属于一个较特殊群体,其积极感受可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5]。本研究探讨AD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积极感受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主要照顾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的AD诊断标准[6];(2)主要照顾者年龄≥20岁,性别不限;(3)具有小学或以上文化程度,且能理解并填写问卷内容;(4)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取得核实同意;(5)同患者共同生活,属于患者的主要照顾者;(6)主要照顾者的调查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1)主要照顾者既往伴有严重的心、肝、肾、脑等疾病;(2)存在精神及语言、沟通交流障碍;(3)为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伴有传染病或家族遗传病史等。其中,男性68例,女性82例;年龄20~62岁,平均(46.28±13.6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8例,高中或中专46例,大专及以上56例;未婚33例,已婚117例;在职69例,非在职81例;主要照顾者:配偶68例,子女50例,其他32例;每天照顾患者时间<6h 32例,6~12h 43例,>12h 41例,不确定34例;总照顾时间:<3个月88例,3~6个月29例,>6个月33例。

1.2 调查工具

(1)心理韧性量表中文版(CD-RISC)[7]:包含力量、坚韧及乐观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从不为0,几乎总是为4,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韧性越好。(2)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8]: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4个维度,共2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积极感受量表(PAC)[9]:包括自我肯定和生活展望2个维度,共9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照顾者体验到的积极感受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主要照顾者与国内常模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表1

表1 主要照顾者与国内常模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分,

2.2 主要照顾者与国内常模心理韧性评分的比较,表2

表2 主要照顾者与国内常模心理韧性评分的比较 (分,

2.3 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评分情况,表3

表3 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评分情况

2.4 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积极感受的相关性分析,表4

表4 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积极感受的相关性分析(r)

3 讨论

目前,AD属于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该病因复杂尚不十分确定,但个体心理素质与外部社会关系环境对该疾病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10]。该病需要长期服药,对患者的生理、情感、社会功能等均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心理因素是AD治疗与康复的影响因素之一,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均可造成病情加重。积极心理学属于一门改善负性情绪的学科,修复生活中糟糕的事物,并同时挖掘积极品质,提高患者的心理抗压及复原能力,对患者的心理品质提高更有长远的意义[11]。心理韧性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中的重要一项内容,是个体面对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意味着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我国AD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且个体间的症状程度也相差较大,同一患者可在不同阶段或病期表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多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及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认知障碍等情况。现我国AD患者大部分主要照顾者为亲属,对患者主要照顾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负担。

有关调查显示,AD主要照顾者常表现强烈的抑郁、焦虑及痛苦等负面情绪[12],使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人群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其不良情绪往往来自于疾病、家庭或社会、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应激源,患者发病严重时,可引起主要照顾者出现明显的不适应,从而导致其产生烦躁的情绪,照顾者也会为疾病对家庭和工作造成的影响而担忧,并对未来的生活质量持悲观态度。为增加主要照顾者的正性情感,可通过良好的心理干预缓解其心理压力,其中心理韧性是个体的一种潜能和技能,可以通过培训获得并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AD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与坚韧、乐观等心理韧性呈正相关,与自我肯定、生活展望积极感受呈正相关(P<0.05,P<0.01),应予以相应支持与帮助,通过积极感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认为,较好的积极情绪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13],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AD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总分较低,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积极且成熟的个体感受可有效的改善主要照顾者心理负担,建议医护人员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心理干预,发挥主要照顾者积极的心理品质,正确引导其积极应对疾病,提高心理韧性。

综上所述,AD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与心理韧性及积极感受关系密切,医护人员需注重主要照顾者的心理韧性水平,激发其积极心理品质,提高社会接纳性,增加积极感受水平,加强对患者的照顾,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猜你喜欢

韧性条目程度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