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安全筛查表对ICU腹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2022-01-05钱小丽管义祥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脚踏车负性肌力

钱小丽 管义祥

ICU患者通常病情危重,需接受机械通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1]。但长期保持机械通气需要接受制动和镇静,因此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其生命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可造成患者对呼吸机依赖,从而影响其自身呼吸循环的恢复[2-3]。外科加速康复理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其住院时间[4]。但ICU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造成护理及医疗风险上升,且其应用的常规干预措施不能有效促进呼吸循环系统恢复,因此需给予此类患者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5-6]。本研究对我院ICU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方法,对比常规运动方法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06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均行腹部手术;入住ICU机械通气时间>48h;意识清晰;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情危重及合并神经肌肉疾病、多发骨折,严重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动脉瘤及传染性疾病;心肌梗死及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已参与其他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25~70岁,平均(44.28±4.91)岁;其中,胃肠外科20例,肝胆外科13例,妇产科10例,泌尿外科8例,创伤外科2例;机械通气时间(106.25±16.20)h。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23~72岁,平均(44.65±4.79)岁;其中,胃肠外科18例,肝胆外科15例,妇产科11例,泌尿外科6例,创伤外科3例;机械通气时间(103.84±15.34)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方法,观察组实施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方法。

1.2.1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 干预人员在患者术后24h,每天根据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6]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患者是否进行早期运动,再由康复师根据其下肢肌力情况明确运动方式及运动量。

1.2.2运动方式及方法 肌力评分为0~1级者实施被动运动,并给予被动脚踏车运动,设置转速为15~20r/min;肌力评分为2~3级者实施被动运动+自主运动,并给予自主运动的脚踏车运动干预,转速根据患者情况自行调节,一般在30r/min以内;肌力评分为4~5级者实施自主运动,并给予自主运动的脚踏车运动干预,转速根据患者情况自行调节,一般在30r/min以内,此外可根据患者耐力调节抗阻,一般在1~4级。

1.2.3脚踏车运动方法 协助患者平卧并抬高头部20~30°,在进餐前1h或餐后30min整理各管道,用弹性腹带包扎以缓解运动造成的疼痛感。使用脚踏车运动前,干预人员向患者详细解释具体方法及运动相关知识,并播放运动视频等,使患者明确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开始运动前,干预人员放平床尾,将脚踏车置于床尾尾垫上,根据患者体位调节固定支架于合适位置,固定底盘后将患者下肢用毛巾包裹置于脚踏架上并固定,使其静止时髋、膝关节弯曲角度达到90°,同时干预人员陪伴患者运动,避免意外发生。正式运动前让患者行热身运动,即将转速调整为15r/min,患者适应后再调整至正常模式进行运动。

1.3 观察指标

1.3.1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 优:遵医嘱进行康复运动,强度适宜;良:偶尔不运动,或未按照正确运动方法进行运动;差:完全不遵从医嘱进行康复运动[7]。

1.3.2心肺功能 监测并记录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潮气量水平。

1.3.3营养状况 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并记录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肌肉总量、骨骼肌、体脂肪、四肢水分水平,检测两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1.3.4负性情绪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8]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抑郁2个维度,每个维度0~21分,分值越高表明负性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的比较 n(%)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水平的比较,表2

时间组别例数呼吸频率(次/min)二氧化碳分压(mmHg)潮气量(ml)干预前对照组53 28.84±2.6952.17±4.71465.38±48.28观察组53 28.71±2.7352.28±4.59464.59±47.01t值0.2470.1220.085P值0.8050.9030.932干预2周后对照组53 27.42±2.2853.07±5.39473.28±45.82观察组53 21.02±2.5548.02±4.80525.27±50.65t值13.6215.0945.542P值0.0000.0000.000

2.3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的比较,表3

时间组别例数肌肉总量(kg)骨骼肌(kg)四肢水分(%)体脂肪(kg)前白蛋白(g/L)干预前对照组53 39.52±3.3924.27±2.5114.52±1.5413.58±1.38241.07±7.38观察组53 39.56±3.5124.30±2.4614.49±1.4813.66±1.42242.85±7.29t值0.0600.0620.1020.2941.249P值0.9530.9510.9190.7690.214干预2周后对照组53 40.29±3.7324.56±2.3815.03±1.6413.77±1.62236.15±7.55观察组53 43.28±4.0226.03±2.4412.57±1.7113.06±1.51253.05±8.38t值3.9693.1407.5592.33410.908P值0.0000.0020.0000.0220.000

2.4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的比较,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的比较 (分,

3 讨论

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在术中切开皮肤后可产生白细胞介素-6,其作为促炎症介质可造成重症患者肌肉发生萎缩,使其难以站立,且增加患者机械通气时间[9-10]。而患者术后通常需要卧床休养,不利于胃肠蠕动,同时增加患者腹腔和肠道炎症介质的吸收,造成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延长[11]。相关研究显示,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能使炎症介质水平明显下降。因此,对于重症腹部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具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通过对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患者应用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干预依从性较高。分析原因:通过以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及肌力评分为依据,判断患者是否运动及具体运动量,并将运动最大心率设置为120次/min以内,帮助患者选择更适宜自身的运动量,保障其运动舒适度。且运动时间控制在20~60min,使患者运动强度及时间均达到中等有氧运动强度,能够帮助其提升运动执行力,最终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运动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2周后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潮气量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心肺功能。分析原因:脚踏车运动锻炼作为有氧、抗阻运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肺活量,且对患者膈肌可起到充分锻炼效果,能提升患者心肺功能[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2周后肌肉总量、骨骼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体脂肪、四肢水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2周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缓解不良情绪。分析原因:通过主被动脚踏车运动锻炼能够消耗患者能量,从而促进患者食欲提升,最终提高机体营养摄入量,帮助改善营养状况。同时,其相较于传统运动锻炼,能够调节阻力,有效增加骨骼纤维厚度,并能够协调患者双下肢运动能力,随着患者肌力和平衡力的恢复及心肺功能的改善,其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给患者带来机体逐渐康复的愉悦感,从而有效缓解不良情绪[14]。

综上所述,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应用于ICU腹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可提高康复运动依从性,改善心肺功能及营养状况,缓解负性情绪。

猜你喜欢

脚踏车负性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脚踏车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脚踏车赏花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