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教材 助力“双减”

2022-01-04丁国芹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点亮教材

丁国芹

摘要 教学离不开教材,教师要点亮教材优点,挖掘教材深度和广度,善于利用课本习题进行整合拓展,助力双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侧面,多角度,不同途径地认识和探究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  “点亮”教材;轻负高效;助力双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关键是教师对课标对教材的研读与把握,做到目中有“人”,手中有“技”。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所有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材,如果教师只是在教材的“指引”下把知识塞给学生,然后通过题海战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就大大违背了国家教育部最近出台的“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有效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这一宗旨。数学教材已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于其中,教师只要善于点亮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一定会做到轻负高效,助力双减。

一、重组教材,让教材“亮”起来,课堂效率高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教材的安排进行适当地调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浙教版八年级下册4.1多边形,教材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第二课时的重点是探索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思维连贯,减少重复教学,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增效课堂,助力双减。教学片段如下: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根据已有知识你能用什么方法得出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吗?学生异口同声说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加起来就行,最后发现四边形内角和是360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得出四边形内角和等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360º。

师:你能用类似的方法得出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吗?

活动一:分组讨论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并完成课本78页填表。

总结得出: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所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2)。

活动二:通过对角线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如果在内部任取一点与各顶点相连也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这样可以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吗?如果点在某一边上呢?下面以五边形为例分组讨论。

归纳得出五边形内角和的三种推理过程: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º的和是540º。

方法2:從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º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º。结果得540º。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º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º,结果得540º。

评析:从对角线出发得出四边形内角和,从而用类比的思想推出多边形内角和,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讲了四边形内角和之后,呼之即出的结论第二节课再来讲,还需从头再引进来,既浪费时间,学生又没有兴趣。至于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在完成一种证明后一定会追问,最后归结到把四边形问题转化到三角形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积极性高,知识完整,记忆深刻,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让教材习题增值,把作业减下来。教材在每一节课后编排了大量的课内练习和作业题,根据双减政策精神,我们应该让习题增值,对习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和作用。下面是九年级下册课本P26第3题,教学片段如下:

(一)如图所示,求气球离地面的高度。

(二)让气球动起来

1.(九下课本P26第5题)若此气球沿着与AB平行的方向移动20 s后到达点C′,在A处测得气球C′的仰角为30°,求:气球移动的平均速度(精确到0.1 m/s)。

师:下面老师让气球换个方向运动

2.若气球从C点上升至E点,在点B测得气球E的仰角为75°,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1)求气球E离地面的高度ED

(2) 利用本题的构图求出15°角的三角函数值。

师: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气球动起来

3.编题:我把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将本题情景或结论适当改变,编新题。

评析:从教材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让气球动起来,很自然地让学生经历了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还巧妙地获得了15°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一新知。最后让学生跟着气球动起来,完全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思维也在合作交流中推向了高潮。如果课内时间紧张,也可以把编题环节作为课外作业留给学生课后完成,这也是双减政策下的作业管理。通过这样的活动使知识得到了内化,思维得到了运行,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使用教材时“锁定教材习题、变换习题顺序、让封闭习题变为开放问题”,使教学活动更加完美精彩,真正做到轻负高效,助力双减。

数学教材从情景引入,合作学习,想一想,做一做,例题到习题,许多细节还需广大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多加研究,赋予教材细节更深的知识内涵和更广的思维空间,让我们一起“点亮”教材,助力“双减”。

参考文献

[1]郭长军. 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探究[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7).

[2]顾泠沅等:《面向21世纪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罗刚. 浅谈初中数学复习教学[J]. 新课程(上), 2013(2).

猜你喜欢

点亮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