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思考和对策

2022-01-04颜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单亲单亲家庭子女

颜艳

摘要: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难点之一。但是,随着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情况,教育者也在不断付出努力提高单亲子女的教育水平。

关键词:单亲家庭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传统家庭观念正在受到不断的冲击,单亲家庭日益增多,仅以沐川县黄丹小学五年级为例,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所占比例近百分之三十。考虑到沐川县黄丹镇社会环境,他们的家庭或因夫妻二人中一方长期在外务工感情不和而离婚,或因有了“第三者”而解体,另外还有疾病因素等等。由于没有重新组织家庭,而且他们也不愿重新组合家庭,他们的子女教育就迥异于其他学生。对于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家庭的影响,他们心理不平衡以及行为偏差现象比完整家庭子女要严重一些。

1、研究单亲家庭子女教学策略的意义以及必要性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环境及传统家庭观念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城市离婚家庭越来越多,偏远地区乡村这种严峻的家庭形态导致单身家庭子女的数量日益庞大,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大部分单亲家庭的结构都非常的复杂,导致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问题受阻,而在以沐川县黄丹镇为例的偏远山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某些层面不同生活在城市的儿童,乡村生活的儿童他们的父母因地区教育水平差异造成总体文化水平偏低,教育方式存在误区,甚至于父母无人在身边照顾教育小孩,隔代抚养力不从心的弊端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日渐凸显出来。

分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所存在的重点问题,采取科学的方式改善这一问题是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措施。而且,有效解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2、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2.1 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或因少了父爱,或因少了母爱,心灵过早地承载了太多的不幸和痛苦,且长期在母亲或者父亲一个人身边生活,这样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过早失去了本该这个年龄应有的阳光、笑容、天真、浪漫、性格存在严重缺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顯得性格内向、拘谨小心、寡言少语、性情郁闷,他们把自己包裹在一个由自己无意设置的精神压力的套子里而不能自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师生很难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长此以往,他们与父母家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如果这种性格缺陷得不到很及时的缓解,这将会是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

除性格缺陷之外,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还会存在失衡状态,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心灵的自尊特别敏感;另一方面深藏在内心的痛苦又显得过分自卑。这种过分自尊与过分自卑的双重矛盾时时交织在一起,使他们总是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生活学习氛围中。现实生活中,这些孩子往往对未来失去幸福的期盼,甚至很容易走极端,情绪忧郁,常因一些小事无端地感到苦闷,愁眉不展。

2.2问题成因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是公认的家庭教养方式中的负面因素,可能给子女带来自卑、怯懦或暴躁、敌对等人格偏离。

父母婚姻破裂的确会给学龄少儿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但子女身上的创伤并非都是父母婚姻解体所造成,而与父母单亲前的婚姻冲突及父母的自身素质相关。若父母一方再婚,未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会使未成年儿童更容易产生对家人的不满情绪、与家庭成员沟通困难、很难适应新的家庭环境等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父母离婚后,近一半的孩子会由祖辈共同抚养,那么隔代教养者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未成年儿童的教育观念,与学校联系紧密程度等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从我所接触到的显示案例来看,隔代教养者通常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教育观念更多是守旧型或者是纵容型,而这样的教育观念往往存在很大的弊端,不能够很好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成长起到积极正确的引导,客观讲隔代抚养者更多是仅提供生活上的保障。

3、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3.1 单亲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首任老师,同时是影响终身的老师。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家庭,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针对孩子的教育而言,单亲家长要加强自身教育意识,选用合理的教育形式引导子女,同时,单亲家长自己也要迈出阴影,积极地应对生活,为子女树立一个好榜样。

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单亲家长不仅要重视家庭教育,更要注重抓好教育的重点。目前单亲家长掌握好教育的重点,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增强子女的信心;尊重及关爱孩子;激励孩子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

首先,单亲家长要帮助孩子重建自信心。大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在某种程度上容易感到自卑。单亲家长要慢慢消除子女心中的自卑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其次,尊重关心孩子,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要尝试与孩子多沟通交流,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弥补某一方爱的缺失。

3.2学校应提高育人科学性

在促进单亲家庭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必不可少。学校可以举行单亲家庭主题活动,例如:创建单亲家长辅导学习班,组织单亲家长参与学习,并通过学校与家长间的相互交流,结合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单亲家庭提出指导性意见。另外,对于班主任而言,要做到对单亲家庭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沟通、多一些“救助”、多一点活动。单亲家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班主任可以经常找他们谈心,平等的交流,让他们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袒露自己的灵魂,并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方面勤加指导。

对于学校而言,创建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分显得尤为重要,显然对于乡村小学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学校要重视不断完善该类机构,由专员任职,运用现代化新媒体教育技术的力量,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加强理论探究工作并逐步实施。

4、总结

总之,社会应重视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承担责任,为单亲家庭子女创造更多发展和实践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家庭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教育意识,利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除此之外,社会也要不断给予单亲子女更多的物质保障,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芳.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J].家长,2020(24):4+6.

[2]马巧梅.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28):29.

[3]韩金凤.针对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心得[J].华夏教师,2018(10):86.

猜你喜欢

单亲单亲家庭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单亲妈妈以爱的名义把女儿拉下水
单亲妈妈张柏芝
“隐性单亲”对儿童的危害及其解决途径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