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探索

2022-01-04肖婷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陆游古诗词内涵

肖婷

摘要:在进行初中语文经典古诗词教学时,不少学生认为古诗词学习时,在部分词语与意思理解上比较艰涩拗口,由于要求记住的内容过多,不但要会诵读同时还必须会默写等,部分学生从而产生了对古诗词学习的抵触心态,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不是十分理想。本篇重点探讨的是怎样实现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中的更好运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致,实现古诗词阅读教学品质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重视古诗词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文化素质提高,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于是,明确当前经典古诗词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合理的办法,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将成为当前全国高中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关注背景,引导学生细读文化知识

对基本写作历史背景的认识与掌握是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内容的重要基石与前提条件,教师要事先将诗词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经历、诗词的历史背景、故事背景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所以,对背景文字进行细读是教师利用文本细读方式进行古诗词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1]。也因此,在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之前,教师首先要进行的教学工作便是对陆游加以说明。然后,教师要给学生讲述陆游的生平经过,及其在创作此词中所经过的事情。这首词主要是写在陆游由于支持北伐的原因,而受到了朝廷的贬谪,处在这个时期的陆游将内心之中对于官场整体的复杂生活存在一种失望情绪,所以在整个词的内容之中,不但对于山村之中的纯朴简单的生活方式以及景色风光进行了描述,同时也对于自己对于未来的仕途的思考和生活的一种展望。另外,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描述生存哲学,这也是词人在经过了困境以后的心境的写照。在讲述了诗歌的基本状况以后,教师还需要对诗歌的整个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作简要的说明,有助于学生熟悉诗歌中包含的习俗和特色日常生活,增强学生对诗歌内涵的认识与记忆[2]。

二、关注语言,引导学生了解诗词语言

在中学阶段的古诗文词课程中,分析并掌握诗歌语句是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对文章认真看的方式,把细读的重心放到古诗文词的语句特征上来[3]。

教师需要充分的引导学生,对相应的古诗词内涵进行充分的理解,并且逐字逐句的分析,而事实上,因为大部分的古诗词都存在着写作的定律,因此,不论是在诗歌句式的构造以及组成上,以及字的平仄等都会存在着约束。但因为在古诗词教学之中有着深刻的含义,也表现着丰富的情感,因此,需要在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进行高度的精炼,每首古诗词的遣词造句都有其含义与神韵,特别是被选入课本的古诗词等阅读内容,在文字中更是有着精彩之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细读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对每一段、每一个词语的仔细分析与鉴赏。因此,在《观苍海》一诗中,词人只用寥寥数笔便描绘出了一个波涛壮阔的秋日海景,这也和中国诗歌在语句上的严格密不可分。在诗文的开篇,作者用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八个大字,既点明了该诗句所要描写的大致内涵,也告知了人们自己所身处的地点,及其此行的目的,并为后文的描写进行了铺垫,虽然语句很简单,但却不会影响其意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林木簇發,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如出其间;星汉灿烂,如出其里。"这几句都是对沧海具体情景的描写,当中,"秋风萧瑟"四大字,体现出了词人在这个时候的心境,更是为之后的"洪波涌起"创造了条件,为突出当时苍海波涛汹涌的情景,打下了伏笔。而"日月之行,若出其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话则在展示沧海辽阔的同时,也表现了一定的哲理内涵,作者通过自己的想像把海洋与宇宙联系了起来,表达了自己的崇高意志,从而确定了未来的发展走向。这首诗歌尽管语句数量不多,但展示了浩瀚的自然图景,蕴涵着中国诗人的丰富情感,这就是古诗词语言的魅力所处,更是值得学生加以精读、细读的必要性所处。所以,当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有关古诗词的文章细读时,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与鉴赏必不可少。

三、关注意境,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画面

古诗词的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应用非常准确以及优美的词句,来对于作者想要描述的宏大的意境进行展示,与此同时也能够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出来。所以,在进行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古诗词想要表达的意象进行鉴赏,这也是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之中的重点任务。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对于诗歌的内涵进行剖析,最主要的一项任务便是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描写的场景。要实现这一点,学生对于诗词中想要表达的抽象内涵要有所理解,这就需要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想像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学生们必须充分运用自身的想像力,依照生活之中的经验以及见闻,将古诗词之中能够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转变,实现对于古诗词之中的内容进行正确认识。比如,学生在学习《登飞来峰》这首古诗词时,在观赏"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二联时,学生需要在想像山峦耸立壮观的情景下体验"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人生精神情感与壮志。为增强学生的想像力、增进学生的认知,教师可利用当前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文本与图像、声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法来表达诗歌的意象,以便让学生比较直接、深刻地鉴赏诗歌的画面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词鉴赏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不但需要让学生了解语文古诗词常识,帮助学生渗透语文的阅读思维,而且还要让学生增强主体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需要营造更好的语文古诗词教学氛围,确定初中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导,全方位充分发挥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功能,积极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敬明.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 家长(上旬刊),2021(6):101-102.

[2] 岳会丽.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45):62-63.

[3] 黄海燕.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散文百家,2021(8):105-106.

猜你喜欢

陆游古诗词内涵
踏青古诗词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挖掘习题的内涵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除夜雪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