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022-01-04王小贤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习惯家庭家长

王小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促人向上,而且具有提高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功效。心理学也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感良好的学習习惯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人生,也对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成败有着很深的意义,所以从学生入学就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觉得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面引导,晓之以理

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而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在个体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养成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对于初入学的孩子,一切都是懵懂,是非能力差,教师要及早教育。先要诚恳地、耐心地帮助孩子辨别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再引导孩子分析这个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空间观念。然后可以以商量的语气建议用另一种好的行为来补充。切不可在孩子还没有真正认识错误时,满足于孩子的口头认错,或只是大声训斥,作为惩罚。当学生出现了优良的行为,教师及时给予认可和赞赏,久而久之,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在教学中,要多注意观察学生,善于用心去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优良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而不忽视,让学生尝到做出优良行为的兴奋。

例如,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由于自律能力较差,情绪色彩很浓,在对感兴趣的易回答问题作答时,多数孩子常由于兴奋,而争先恐后地大声回答,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同时也是其他孩子听不清同伴的回答。这时如果对积极举手但并未大声作答的孩子给予及时的表扬,“大家看,xx同学表现得真好,他知道在发言前先举手,看谁能和他一样是一个守纪的好孩子。”这时,其他孩子会马上受到启发停止大叫,举手发言。经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学生举手发言的好习惯便养成了。如在课堂上,针对有的孩子作业速度慢,经常拖拖拉拉的毛病,可以采取四个小组比一比,同桌相互比一比等方法。从而激起孩子要求越做越好、越做越快的热情。

二、言传身教,动之于情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他的以身作则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因为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他的一言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好奇、善模仿,教师是他们的偶像,必然会成为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

所以,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随手关灯,就是最好的榜样。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擦;桌椅歪了,排一排……那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教师即使不提明确的要求,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检查、鼓励、表扬、批评等手段进行强化,促使孩子早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同时要讲究科学性和渐进性。可以将学生应掌握的规范分解成若干个小点,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也可以一个月或一周抓一个训练重点,一点一点来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内容。样的潜移默化,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就有了自我强化的作用,再加之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不仅监督自己,也会监督身边的小朋友,个体的作用就会推进集体的发展,良好的班风便是从这些小处点滴积累继而形成。但是,我们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常常会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抓苗头,不断强化常规训,才能养成习惯。

四、家校合一,导之以行

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现实存在即身体,是由家庭提供的;学生成长的第一社会存在即教育环境,也是由家庭提供的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言谈举止影响着孩子,研究发现,所谓“问题儿童”多数出生在对子女溺爱、父母对孩子态度不一等因素的家庭。所以只有把学校和家庭结合起来,让父母配合学校,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既然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有一个从学校到家庭或从家庭到学校的过程,那么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个别交谈、个别约谈、家访、与家长建立联系本等形式了解并理解家长的教养心态,教育行为,注意尊重家长的人格,以平等、友善、建议式的口吻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通过家长会,微信等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认识,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这样家校合一共同施教,在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家长制定在园、在家应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生活规则、学习规则、游戏规则,并且贯穿于一日生活中,将这种带强制性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内化为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从而使孩子较为顺利地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并顺利地融入小学生活。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生的确是太重要了,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要想有效地利用时间,我们一定要重视从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习惯家庭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