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2022-01-04曾春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

曾春梅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授课活动,引导学生们以更加高效、更加清晰的方式进行学习。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高中化学学科中的诸多知识具有较强实验性,此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应当合理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们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知识,实现进步与发展。本文基于新课改,提出了若干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高中階段的化学学科之中,存在着诸多探究性实验操作内容。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高中化学教师不能够忽略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而应当带领学生们通过亲自的动手操作与实验,了解化学知识,实现对于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探求多样化教学方法,合理设置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来实现高效的探究性实验学习,获得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始于问题,重视学生探究思维启发

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时,应当明确探究性实验是在问题存在的前提下,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索、获得正确结论的实验方法之一,它与验证性实验具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重视问题的设置,学生们只有存在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够实现高效实验探究,通过探究性实验来获得化学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重视学生们的探究思维启发,引导学生们提出实验问题,为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提供前提。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化学知识时,会对学生们进行知识回顾与讲解后再导入新课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重学生们的思维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们针对这个化学知识,提出探究性问题。比如,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铝去氧化膜在氧气中燃烧、铁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等。虽然学生对铁金属比较熟悉,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讲解过程中,直接告诉学生们加热条件和反应方程式,就阻碍了学生们的思维发展,禁锢了学生们的探究性思想。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们进行思维启发:“同学们,我们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铁的氧化物’呢?铁元素的化合价有哪些,它能够与氧元素构成哪些化合物呢?”通过以上提问,学生们将能够与以往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实现对于知识的巩固。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同学们,既然‘铁的氧化物’并不是唯一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判断铁与氧气反应所产生的化合物为哪一个呢?”通过以上引导,学生们将会提出问题与猜测,为开展接下来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在操作,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高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学生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能够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才能够正确解答实验探究问题,从而得到结论,获得发展与进步。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重视实验操作的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保证学生的实验操作正确性。

例如,高中化学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对学生们进行恰当的实验操作教学,为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与锻炼,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实现全面发展与进步。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分液漏斗”的用法时,就要注重学生们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仅让学生们能够正确回答考试中,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同时还能够真正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强调实验操作的易错点,引起学生们对于实验操作知识的重视。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们进行提问:“同学们,分液漏斗有什么功能呢?我们可以利用分液漏斗,来完成哪些实验呢?”通过这一引导,学生们将能够再次巩固理论知识,并作出正确的回答。紧接着,教师再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同学们,接下来大家一起来操作一下分液漏斗,我们在利用分液漏斗‘分液’时,要遵循哪些原则呢?大家尝试自己操作一下。”在以上引导下,学生们将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更加深刻的掌握“在使用分液漏斗时,处于上方的液体应当从上口倒出,处于下方的液体应当从下口漏出”这一操作技能,为开展之后的实验探究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实验,实现深度思考与总结

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们是否能够正确操作实验,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实验现象。同时,高中化学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与总结能力,锻炼学生们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来总结化学知识的能力。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基于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度思考与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氯气溶于水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这一知识时,就要基于化学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们针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度思考与总结,实现化学知识的探究。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完成“氯气溶于水”这一实验步骤。在完成这一操作之后,教师就要对学生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同学们,氯气溶于水之后,所得到的氯水有哪些性质呢?它的酸碱度是什么样子的呢?它的颜色是什么呢?……”通过这些提问,学生们将能够确立下一步的探究性实验方向,并结合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对“氯气溶于水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提出合理的推测。经过此番教学,学生们所获得的收获不仅是实验技能的提升,更提高了探究性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等,从而实现全面发展与进步,提高了学科核心素养。

总结: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结合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当引领学生们学习某些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知识探究的内容时,高中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并通过获得直接经验的方式,深度理解学科知识,实现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亮亮.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刍议[J].智力,2021(25):155-156.

[2]赵聪颖.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研讨[J].高中数理化,2020(S1):69.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