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SWOT分析*

2022-01-01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古云惠

区域治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古云惠

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治理有效是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神经末梢,对推进乡村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现实境遇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前提。SWOT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内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最大的特征在于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系统,全面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各个因素。将SWOT分析方法引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效用发挥的全景分析,既是全面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条件的必要之举,也是推进乡村治理的应有之义。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优势分析

(一)政治地位优势

在乡村治理中,相比于其他的组织或者群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天然的政治地位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地域上的最小单位,同样具有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章、党内法规等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进行了确认。比如《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二条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该规定不仅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边界和基本定位,而且也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合法依据。

(二)信息资源优势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国家政策下沉落地的中转枢纽,其主要功能就是将国家的路线方针及惠民利民政策等落到实处。从国家政策自上而下传达的实际过程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政策资源的“第一经手人”,相比于其他乡村自治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政策资源。此外,从农村和外界的联系看作桥梁和纽带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还掌握着许多宝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资源,如与外界企业、文化单位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工作关系,这些外在资源的统筹整合可以为乡村治理提供更可靠的运行保障。可见,无论从权力层级的纵向运行还是从区域联系的横向关系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都具有天然的信息资源优势。

(三)人才队伍优势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现、培养先进分子成为党员、再把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中。”从现实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构成大致分为几大类,一类是在农村长期工作的人,另一类是农村种植能手和产业带头人,还有一类是生源地高校毕业生和基层选调生。可见,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要么工作经验丰富,要么能力突出,要么学历较高,思维活跃。不同的人才队伍在乡村治理中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能够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劣势分析

(一)覆盖范围有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拓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范围,加上信息技术的出现将治理范围从现实环境拓展到了虚拟空间,使得很多农村的党组织建设难以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本要求。

(二)工作方法陈旧

从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对照乡村治理现代化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工作方法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一方面,依然采取开展民主生活会、进行集中培训、发放文件等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多数党组成员面对农村的新变化和新形势,表现得措手不及,但是又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知识,使用新方法,便逐步陷入固步自封、得过且过的窠臼。陈旧低效的工作方法既削减了党组织本身的凝聚力,同时也降低了农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深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受到权力运行程序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三)法治思维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构成,涉及到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了保证“三农”工作顺利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但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和长远规划看,乡村社会在依法治理方面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法治精神和法治观念亟待加强。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机遇分析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新平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国家面对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做出的战略思考,也是立足于中国实际做出的科学决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更多的资源、人才和服务等下沉至农村,农村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乡村振兴政策落地生根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一个促进农村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农村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人民收入持续增加,乡村治理的外部环境将逐步改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带来新契机

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时代契机和现实背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向。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了胜利,乡村治理现代化也迈向了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加强基层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一条红线。”可见,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度参与乡村治理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和难能可贵的发展契机。

(三)村民自主意识觉醒创造新可能

乡村治理是一个在制度框架内多元主体协调配合逐步展开的实践过程,要想乡村治理取得成效,光靠党组织的领导远远不够,还需要尽可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加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民所能接触到的新思想和新观点越来越多。经历过经济改革和信息化浪潮的农民在思想观念上具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政策更容易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治理效能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挑战分析

(一)治理内容愈加广泛

进入新时代以来,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国家把“三农问题”放到了战略发展的突出位置,在下大力气解决贫困问题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为了从根本上扭转乡村治理无方向、无方法、无成效等老问题,2019年中办、国办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乡村治理要把重点放在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等内容上。可见,随着农村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乡村治理的内容不仅要有所扩展,而且会变得更加具体和细致。

(二)利益协调越发困难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的改革和调整,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村委之间、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越发复杂,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整个利益关系网的参与者,又是整个利益关系网的调控者。如何处理这些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协调利益的能力看,还存在处理思维机械、处理方法欠缺、处理时机把握不当等问题。由于很多利益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人民群众之间、党群之间、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

(三)价值观念更加多元

文化软环境是影响乡村治理的深层次因素。农村是一个典型的乡土社会,长期受到地理区位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封建思想和文化在农村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消除,在为数不少的农村地区,家族、宗族势力依然把持着乡村社会的权力体系,对基层治理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农村所有制结构的解构和重建也在不断冲击着农民的价值观念。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想的交锋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乡村文化体系,加之新技术和互联网推波助澜,农村的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清华党组织公开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