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丰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探析

2022-01-01中共丰都县委党校梁菊

区域治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镇域丰都动能

中共丰都县委党校 梁菊

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继党的相关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中央首次明确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镇域经济是地方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关键,“镇域强则区域兴,镇域富则全民富”,其快速健康发展,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均意义重大。因此,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研究如何加快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下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

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增速放缓、结构优化等基本特征,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增长稳定、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等要求,就镇域而言,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要求更加的具化和实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

经济增长越是稳定,经济运行的状态就越健康,这不仅是经济发展越来越成熟的标志,也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新时代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是,镇域经济发展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一、要求镇域经济总体运行必须平稳,增长持续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应保持在合理区间,不出现较大回落和波动,经济增长较为稳定。二、要求镇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韧性,能够有效地应对外部因素干扰、抵御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具有较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而导致镇域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或者过度波动。

(二)有绿色持续的发展动能

镇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镇域经济必须具有绿色持续的发展动能。一是新旧动能实现有效转换,镇域经济发展动力强劲。新发展阶段下,使得镇域经济要有持续发展动能,必须实现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实现原有发展动能的升级改造和新动能的挖掘培育,以保持镇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衰减及弱化。二是产业能够及时转型升级,镇域经济持续推进,就要求镇域经济发展随着新阶段的新要求,而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特别是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来获取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以保持镇域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三是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转变,推进生态特色发展。镇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还必须实现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要求镇域经济在发展方式上由原来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等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向高效、节约、生态、特色的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生态,持续高效发展。

(三)建立更加平衡合理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否优化,是镇域经济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新时代下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镇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应该更加优化、更加平衡合理。一、要有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支撑。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撑,只有突出特色产业和支柱主导产业的发展,才能放大镇域经济的产业优势,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更好的发展。二、要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聚集。新兴产业是镇域经济在新阶段下实现更好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增强镇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一环。镇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聚集,以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保持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三、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三产协调融合的发展,应破除镇域经济的农业一元结构,依托农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此实现三产融合的新发展模式,以此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效率和效益

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因此,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效率和效益,也是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一、资源利用效率要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是镇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些镇域经济发展滞后,不在于缺乏资源要素,而在于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缺乏效率,投入产出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发展缺乏持续动力。因此,镇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二、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配置合理则事半功倍,配置不合理则事倍功半,因此应提高镇域内土地、人才、资金、知识、技术等发展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推动镇域经济提质增效、高质量的发展。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应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均可实现更高水平。

二、丰都镇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与困境

对照新时代,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丰都镇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韧性不足

丰都镇域经济在有效应对外部因素干扰、抵御外部环境变化冲击等方面的韧性不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一、风险应对能力较差。丰都大多数乡镇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发展质量上均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其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较差,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外部因素干扰冲击时,难以有效应对,使得镇域经济发展出现过大波动,持续稳定发展难。二、核心竞争力缺乏。丰都各乡镇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本镇域实际挖掘开发主导特色产业的力度不够,致使城镇特色不突出,存在盲目跟风周边区县镇域发展模式和县域内的同质化发展,这就导致丰都镇域经济发展对外竞争力较弱,对内存在恶性竞争,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亟需破解。三、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丰都绝大多数乡镇的产业以一产为主,二产三产比重占比较小,加之产业融合度低,产品缺乏关联性,难以形成产业链,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产业化程度都十分低下,多数依靠资源低成本和产品低价格生存,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下难以为继。

(二)发展动能转换滞后

发展动能是否能够实现有效转换,是影响镇域经济是否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丰都镇域经济在发展动能转换上还存在不足和滞后的情况。一、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失衡。丰都绝大多数乡镇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和农业发展,少部分乡镇依靠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和镇域地产运营推动,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缺乏二三产业的拉动,导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二、转换环境亟需优化。镇域经济的发展动能,是否能够有序转换与其转换环境紧密相关。丰都镇域经济在推动发展动能转换的过程中,还存在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动能转换的资金保障严重缺乏,在资源要素配置、人力资本、鼓励创新等方面的动能转换机制保障不完善等诸多转换环境的制约。三、动能转换效率较低。丰都镇域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滞后的一大表现就是转换效率较低。多数乡镇对传统发展动能的依赖度较高,加之镇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对转型阵痛承受力低,导致动能转换仅停留在口号上,落到实际行动的甚少;迈出探索转换步子的少数乡镇也大多限于对传统发展动能的小范围升级,转换效率不高、效果也不明显。

(三)产业发展结构失衡

有更加平衡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新时代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丰都镇域经济在产业结构发展上的不均衡性较为突出,亟待优化。(1)产业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大部分乡镇干部对镇域产业管理、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不够,“经营城镇”的理念淡薄,没有将产业发展与各乡镇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产业定位和布局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存在盲目跟风和照搬照抄,使得各城镇的产业结构同质化十分明显。(2)一二三产占比不合理。丰都多数乡镇的经济仍以农业发展为主,二三产业的占比极低。据2020年数据,丰都30个乡镇,仅三合街道、高家镇、兴义镇、湛普镇等少数几个乡镇的二三产业发展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多数乡镇的一产占比均在50%以上,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3)产业链发展不足。丰都多数乡镇在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上缺乏整体思维,更多停留在单个企业的视角,缺乏产业体系的打造和产业链的构造,难以形成产业的横向联结和缺乏纵向挖掘,导致产业难以做大做强,缺乏竞争优势。

(四)经济发展效益低下

制约丰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因素,是其经济发展的效益较为低下,与高质量发展阶段下推进经济发展效率变革的要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1)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小。由于发展基础的薄弱和发展思维的禁锢,丰都镇域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较为滞后,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产业链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这使得产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形成,导致产业发展效益不高。(2)资源缺乏有效配置。由于部分基层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使得镇域资源缺乏有效管理和科学配置,导致原本就十分有限的资源未得到最大化利用,影响镇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和效益。(3)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丰都许多乡镇的经济发展依然主要依靠低端产业、土地经营、廉价劳动力、资源环境损耗等传统发展的方式,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产业化程度都十分低下,大多依靠资源低成本和产品低价格生存,某些乡镇生态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这些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是导致其经济发展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亟待转变。

猜你喜欢

镇域丰都动能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构建美丽丰都 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丰都,不负好春光
乡镇尺度下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变格局分析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浅议镇域村庄统筹规划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的作用
基层法律服务在助推镇域经济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丰都“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