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路径探析*

2022-01-0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章少重

区域治理 2021年29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少数民族毕业生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章少重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才教育帮扶的高度重视,高校招收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其中绝大多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中属弱势群体。在现如今的就业形势下,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求职普遍遭遇困难,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属不易。党的十九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作为特殊且又重要的就业群体,解决好他们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因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市场产生的冲击,就业形势给高校毕业生带来压力和挑战。据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21年规模达909万人,比2020年新增35万人,再创新高。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20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期望调查中,65%希望留在当地就业,35%选择回到生源地就业。那么选择留在就业的学生将和非少数民族毕业生参与到就业竞争中。两者相比较之下,受语言、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在同等就业环境中他们面临的就业问题就要困难得多。面对竞争,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之外,还需要向用人单位介绍自身背景和特点。受地域影响,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背景信息了解相对匮乏,对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存在质疑,同时偏见现象也存在于就业中。因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中,就业机会和岗位选择相对要少,就业落实相对较慢。在访谈过程中,75%受访者求职经历相似,求职时招聘单位看到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会借故或直截了当地拒绝求职者的应聘请求,使得毕业生只能回生源地就业或被动创业,受访者的回答反映了年轻一代的就业忧虑。

三、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

目前影响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多种,学生毕业后扎根当地发展的机会少,就业困难问题凸显,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综合能力较为薄弱

新时代就业市场中,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自身受各因素影响较多,致其就业困难。一是受教育资源影响,进入高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部分来自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以本民族语言交流为主,汉语言基础比较薄弱,在高校激烈的学习竞争与技能竞争中较难有突出的表现,缺少核心竞争力。同时影响其在国家就业政策等方面解读不准确,在人际沟通能力方面受阻,在朋友圈方面变窄。二是受地域环境影响,由于以前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居住的习惯,毕业生在就业地域和空间的选择上多数优先考虑生活、文化等问题,职业理想化严重,择业带有倾向性,往往这种倾向性导致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扰乱就业节奏,错失就业机会。三是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意识比较薄弱,自我认知不清晰的问题普遍存在,访谈中一位来自维族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想入党、当兵、创业,但面对选择相当迷茫。

(二)高校培养体系和就业指导不完善

一是当前高校每年根据政策要求招收一定数量的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数众多的学生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小,是一群特殊且重要的群体。目前,高校是完成了这部分群体的招生指标,但是在教育培养体系中没有做到因材施教,缺少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较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而由于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薄弱,于是高校采取更宽松的条件,降低评分标准,这样一来会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高校“优惠”条件产生依赖心理,降低学习热情,以至于学生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二是高校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方面。大多数高校将这两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课中案例老旧与新时代就业市场脱节,课外实践少,学生课题参与度低,教学效果差。三是高校就业中心未能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针对该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单一,主要表现在校园各大招聘会上,没有充分考虑到该类群体处于劣势的特殊性。

四、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单靠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高校、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用人单位齐心协力,高度重视才能更具成效,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高校为主抓,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积极配合的格局,才能营造出百花齐放的美好就业局面,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发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在学生主体层面上,一是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汉语言功底较差,因此在校期间要针对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和专业教师、辅导员、师兄师姐交流,走出民族小圈子,在不断自我提升的同时推动各民族的文化互嵌,增强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减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他人的边界意识,拉近距离形成良性互动,为今后的就业和择业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性格、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明确职业目标,制定短期、中期及长期计划,利用个人特色和特长,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在新时代就业环境中努力提高就业能力,脱颖而出实现个人价值。三是转变就业观念。在现阶段受疫情影响市场经济不景气、社会还存在就业偏见的就业环境下要调整就业期望,创业是缓解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强化个人担当和责任意识,抓住“一带一路”的经济红利,依托优质资源,提高创业能力,从“找饭碗”向“造饭碗”转变。

(二)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援助

一是整合学校内部的力量。随着高校扩招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逐年递增,因此就业工作要加强针对性。就业中心应把握就业困难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动态,并和学校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形成合力。例如校友办公室、对外交流处、各院系等部门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整合校友资源、行业资源及合作企业资源,鼓励校友企业、各院系合作企业和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资源上的共享,为就业困难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开辟专项通道,提供实习平台,培育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乐于扎根于当地的土壤,为其在当地就业创造条件,推动社会互嵌,积极为民族团结融合贡献力量。二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要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破传统授课方式,专业知识教育要结合现实就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两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在后疫情时代,2021年909万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加之此前受疫情影响未落实的就业人员,劳动力供需矛盾加剧。2020年7月,中组部、人社部、民政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倡议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要提升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扎根当地的竞争力,加快“两课”建设势在必行。三是重视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凸显,学校要推进就业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可通过组织党员教师对就业有困难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秉承“全员伯乐、人人猎头”的就业工作理念,充分履行教师的职责和党员的义务,形成以院领导、专业带头人、行政干部以及辅导员等多个维度齐抓共管、充分对接、科学合理、深入到位的良好局面。切实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党的认同,对党的政策的认同,形成政治上的向心力,营造吸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氛围。

(三)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导作用

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首先,政府要重视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扎根当地就业的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持续完善政策机制,在新时代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高教厅根据最新政策应该引导毕业生围绕城乡基层社区各类服务需求进行就业或创业,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固守旧规,打破条条框框,勇于创新;其次,官方媒体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民族舆论导向,当今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制造我国民族问题手段层出不穷,西方一些政客和智库近来抹黑新疆就业情况,搞乱新疆社会,企图破坏民族团结,互联网时代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宣传舆论、建构精神文化共融的重要措施,相关权媒在处理舆情方面一定要及时公开透明,积极地避免被民族分裂恶势力所引导;最后,对于民族舆情管理,要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维护民众的利益,才能稳定地区长治久安。鉴于此,宣传部门更应该积极主动了解并关心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充分宣传正确求职理念,宣传民族就业平等观念,发挥正面报道和引导功能,加强民族交融,助力其当地就业、扎根当地。

(四)企业及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用人观

企业及用人单位应该积极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企业及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丰富岗位招聘渠道,逐渐消除就业偏见。企业及用人单位要摒弃诸多的外力因素,多关注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特色和优势,应该把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看作是否符合工作的重要因素,为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支持其扎根当地从事工作,进一步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创造各族同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五、结束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后疫情时代下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会形成对社会安定和团结的潜在威胁。综合以上所论述的情况,做好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学生加强自身建设,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要多边协作,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指导、引导及帮扶作用,为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发展提供保障,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少数民族毕业生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1.举证责任倒置对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意义?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