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2022-01-01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魏瑞均

区域治理 2021年29期
关键词:就业观思政大学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魏瑞均

“人才是第一资源,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关乎国家兴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互联网新思潮冲击、高校扩招、国内外经济形势千变万化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严峻挑战,毕业生若在毕业后不能成功找到自己有意向的、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学生本人的个人价值不能实现满足,将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就业观念的正确与否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是否成功就业、是否合理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高校必须要深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思政教育是教育大学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二者融合好,把学生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后,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成为时代的担当者。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用人单位的高标准、高要求,必须通过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把“金钥匙”,努力培养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内容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从影响就业的众多因素来看,大学生就业观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有的人认为,就业观包含就业目标、就业动机、就业途径、就业期望等各种价值取向[1]。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观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个性较强的“00后”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多元性、兴趣性、稳定性等不同的特点[2]。要不断了解当前国家政策、行业形势、经济结构等,形成内容丰满、方向明确的科学的就业观。

(二)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据调查,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些正面和反面的现象,呈现出两极分化的不同表现。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和择业的时候更加关注职业兴趣、薪酬、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就业价值观更加合理和实际,评估标准也更加具体化。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存在部分消极不好的一面。具体来讲,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行业岗位了解不足,从而导致定位不是很准确,就业期望要求过高,更加看重薪酬待遇和生活工作水平,对工作生活地域性要求过高,喜欢在类似于省会城市等大城市工作生活,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供需矛盾格外突出[3]。加之高校毕业生从“80后”“90后”变为“00后”,毕业生特点发生新的变化,大多人有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潮流思想的个性,比较在意“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对社会价值和奉献精神方面关注较少,更加愿意满足个人价值和个人生需求。显然,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异常突出和严峻,在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中有效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有助于解决“慢就业”“有业不就”“临时乱就”“无业可就”等就业难题[4]。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编制”铁饭碗的陈旧观念影响。部分同学只求满足个人需求,热衷于类型铁饭碗工作。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产业发展成熟,流量经济过于疯狂,使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严重偏差,甚至误入歧途。社会结构的缺陷让大学生愈显迷茫,出现专业不对口、毕业即失业等不良现象。

2.学校因素

学校专业设置、教学体系、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匹配、不合理均对大学生的就业观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了难就业的现象。

3.个人因素

就业观也受个人因素影响,比如,自身条件、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家庭环境、个人职业理想和需求等。

二、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让大学生为祖国奉献的意识深入人心,培养为国家建设有用的时代青年。有助于帮助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牢记初心使命,汲取经验,从而不断成就辉煌人生,为祖国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质,将拼搏奋斗的品质深入人心。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立大志、成大才、敢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让创新融入每个大学生的骨子里,成为时代的主题曲,心怀信念之志,在曲折中坚定不移走发展的道路。

(二)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重要影响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也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正确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弘扬历史文化和历史理论,培养历史思维和方法,进而学会客观地、辩证地、理性地看待处理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够清晰地认清自己、了解社会,促进正确就业观的形成,改善就业现状。

(2)思政教育能够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所学专业与祖国繁荣、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家庭之间的联系,从而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

(3)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担当的责任意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祖国、社会、行业、专业等保持较高的自信,能够积极投身于专业的发展中[5]。

(4)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品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始终充满动力和正能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5)通过思政教育,不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实事求是,努力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脚踏实地用行动去践行职业的初心使命。

(6)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能够从本质上解决“就业难”的观念问题,能够促进就业观念和思想心理健康,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三)思政教育在就业观形成中的具体实施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思政教育

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大学各个不同阶段,科学、系统、持续地开展国情教育和就业形势等相关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思想引导,以思想建设促行动实践,确保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教育的每一堂课,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后,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成为时代的担当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在学生刚进校阶段,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更加喜欢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同时能够很好地自我管理,培养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观。与此同时,通过典型的树立、榜样的力量等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和价值。在大二、大三阶段,让大学生初探就业观念、认识就业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采取再次认识探索自己、了解相关单位、参与各类竞赛和讲座,培养学生综合就业素养等方式,让学生密切关注就业形势,进一步修正个人的就业观念。在最后的毕业阶段,通过较好地搭建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家庭三者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明确就业方向、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保持与家人的相互沟通,能够在毕业季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疏导心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通过不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职位,更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把手,采用层层分级、落实到位的教育指导模式,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大格局化、正确化的形成,培养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其他综合能力素质。用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就业观的教育,从意识层面解决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2.加强思政教育,坚守职业道德,践行职业的初心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流量经济的兴起,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多数以工资、地域、幸福指数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工作行业和岗位。在高校就业观形成的指导工作中,需要大力开展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牢记初心和使命,更好地投身社会为祖国的建设奋斗。比如,可以开展思政教育相关的讲座,邀请行业内的榜样进行讲课,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3.加强思政教育,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结合,不断开拓创新

通过学习,领悟吸收核心精神,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相关就业指导活动,让学生获得动力时并能够付诸行动,遇到困难挫折有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在将来的工作中不断创新。

在高校的育人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青年大学生学习成才路上的必学内容,是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指向方针。我国高校只有将思政教育持续坚实地开展下去,用历史思维、大格局观,传承历史好方法,开拓创新新办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好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职业观,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有针对性对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真正把大学生“就业难”的焦点问题变为“就业不难”。

猜你喜欢

就业观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