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实践观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2022-01-0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勾倩男

区域治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政治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勾倩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不断引领中国青年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因此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引导,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解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效果达不到要求等一系列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并启示高校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中,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会受到新时代新媒体技术等的巨大冲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展开和科学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实践主体地位的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中有一些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实践主体的地位有充分的认知以及应有的尊重,致使学生的参与感较弱,也很难产生兴趣[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偏理论教育,很少涉及实践教学,而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课程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偏移或者说是颠倒,学生成为了被迫接受知识的一方,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方式单一,通常情况下是老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理论知识,对学生强制灌输,学生左耳进右耳出,难以吸收消化。这种教学形式没有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不符合学生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难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目标。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加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催生了网络技术并使其日益繁荣,从而使人们的活动圈子不断扩大,活动阵地也从现实世界转移扩展到网络之中[2]。高校纷纷建立了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并积极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产生一些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学生通过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可以查到任何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选择性地学习。学生可以在没有跟教师接触的情况下学到需要的知识,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的作用也很难凸显。新媒体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3]。新媒体除了提供丰富的知识外,还会出现各种不良信息,正处于思想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造成价值观扭曲、身心健康发展受阻等问题,这样就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困难,学生的思想状态也很难把握,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教育成果评价方式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常都是公共课,很多学生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教师讲课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而期末的课程考核方式也都是应试考试,大多都是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和评价,亦或是以考察的方式进行评价,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大多是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去囫囵吞枣地学习相关知识。当然这种考核方式沿用至今必定有其合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学习,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大致的学习情况,但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学生也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到的知识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学生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人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的,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实现自我价值[4]。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改变事不关己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是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的统一,任何一方缺失都不是完整的教学活动,二者缺一不可。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地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进一步思考、分析问题,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重视交互环境

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实践的过程,而社会活动是群体性的活动,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因此实践活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实践活动的交互环境就显得很重要。教育也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指导,受教育者学到知识再教育下一代,在某种意义上,教育是一种传承性的实践交往活动。在这种实践交往活动中,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会有意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环境,与此同时,客观环境也会对人的实践交往活动产生影响,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不可或缺。所以,高校和教育者要提高对教育环境的重视程度,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不能单一地让人去适应客观环境,还要积极主动地改善和创造教育环境,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强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很容易理解,就是认识和行动要达到高度统一[5]。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认识的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只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用实践检验知识的真理性,即不能依靠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即考试来评价教育成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与否也应该列入教育成果评价体系,同时要把其放在首位,不能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也不能只注重实践而忽视理论教育。把握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平衡,使学生真正理解实践的重要性并自愿践行,才能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路径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确立发展方向,进而求得更好的发展。学校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其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制定学生培养发展方案,并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提供帮助,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此外,学校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进行针对性教学,以达到激励其学习的目的。例如,针对理科类大学生要重点提升其动手能力,多开展实验活动,增强其思维转变能力,针对文科类大学生要重点提升其行政能力和学术能力,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的其他课程也要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进程,做到相互配合,营造重视实践的氛围,高校也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第一,需要国家支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观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措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当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其思想道德品质。第二,需要学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占据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发挥学校的力量。学校要开设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前提是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学校可以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是学生自身要有意识,规范思想,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明白其发展的历史、过程、结果,深刻了解其内在逻辑,以确保自身能正确地学习、利用、继承和发扬,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重视高校思想文化建设

高校要切实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重视思想文化的建设。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凝聚力,高校应首先重视营造轻松愉悦的学术氛围,教师要善于并乐于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其次,学校要注重学习氛围的形成,使学生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要重视学生价值观的树立,确保师生沟通顺畅。其次,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知识得到拓展,产生满足感,学习效率就会提高,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高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赴国外学习交流,为思想文化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可以大力开展思想文化交流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辩论赛、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汲取更多的知识。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都要坚定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学校要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育方法,重视实践教学,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教育这一重要基础;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同时要转变教学思维,敢于创新,做到创新发展;学生自身要坚定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勇于展示我国优秀的思想文化,发扬先辈的优良作风,同时积极与国外友人交流,借鉴西方思想中的优秀成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创新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