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受教育权法治保障研究

2022-01-01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王姝琪

区域治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素养农村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王姝琪

教育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一个人只有在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才会懂得一些道理,才会懂得如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当今在好多贫困地区,没有完备的教育体系,教育资金匮乏,师资力量短缺,这就使得贫困地区的学生受不到应有的良好的教育,这就使得我国的教育得不到和谐的发展。因此,我国要重视贫困地区的教学,重视贫困地区学校对资金的需求,重视贫困地区学生对教育的渴望,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受到教育。贫困地区人口在我国农村总人口中,占比最大,因此,只有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农村才会得到很好的建设。

一、贫困地区教学现状

(一)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的成绩提高,对学生其他的素养没有过多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填鸭式教育,只讲重点考试需要的知识,对于考试不考的知识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讲。学生只是学习了考试所需的知识,而对于其他素养的提高没有丝毫的学习。在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表现自己的特长,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与众不同,树立自信心。真切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探究的需要,发现学生的无限可能。在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互相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培养了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释放学生的天性,使得学生的学习乐趣大大提高。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一改之前的教学方式:整理好考试重点,学生到快要考试的时候,只需将知识点熟记即可。这样长此下去,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时代的特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

贫困地区办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教学关注不足,对学校的拨款少,对学校的资金基本仅仅能满足学校的基础设施,对于学生的书本、教具等都做不到保证,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校中,只能接受语文、数学等必需课教育,而对于音乐、美术等培养学生兴趣的课程,学校没有经费来开展,这就导致学生的素养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导致学生无法做到全面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到不好的影响。因此,国家要加强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在一些偏远的地方,由于教育的不普及,好多父母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丝毫不关心,而且由于家中的年轻壮力去城市里打工,导致农村只留下年老的长辈和年弱的孩子,这就使得缺乏劳动主力,导致好多孩子在上学之后需要干活,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就使得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好多人由于成绩不佳,无法进入更高的学校进行学习,从而选择辍学打工,祖祖辈辈如此,对孩子的教育丝毫不关心,导致辍学现象严重。

二、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受教育权法治保障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体制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

国家重视贫困地区的教学,将有经验的教师安排到贫困地区教学,帮助贫困地区的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教师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从而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更好地进行教学。

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在对学校的评价中,不能单单将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教育经费等作为评价内容。在评价中,要结合地区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成绩的同时,评价学生的其他素养。在对学校进行评价时,综合考虑学校的各种因素,资金、师资、教学水平等,做到合理评价。学校在评价之后,要积极采取新的措施促进下一步的发展,完善教育体制,以学生发展为主要方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政策,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增加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要改革和完善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加强对贫困地区教育的资金投入,满足教学的需求。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对农村的教育而言,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因此,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要吸纳社会的专业人才进行合理投资,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

学校要改革和完善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在收到资金投资之后,优先进行教育结构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必须加强贫困地区幼儿园、小学的教育投资,从小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保证他们的基础知识足够好,从而才有可能接受更多的教育。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教学,从而使得学生有资本与城市的学生进行竞争。在学生没有考到好高中后,积极鼓励学生接受中职教育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而后再不断地进一步接受教育。

(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学控流工作

学校要端正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教学。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书本教育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种植等教育,在学生的教学中,穿插红色革命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多方位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国家应当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学生在进行中考与高考过程中,国家对农村学生采取降分的措施来保证他们可以进入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费用,国家采取合理的补贴政策,保证贫困地区孩子可以上得起学。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师资力量

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教师专业认同感使得教师从心理上接受教师这份职业,让教师明白自己的职业,树立职业的目标,形成职业的情操。教师只有在心里认同接受自己的职业,才会在与学生的交流、课堂的互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因此学校可以安排教师的学习,在教师进行教学之前,组织教师参与一场讲座学习,在讲座中,让教师明白教师的职责是什么,让教师明白这份职业的目标是什么,让教师在教学前学习先辈的教学经验,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探讨,不同学校间的教师相互学习,不同学科间的教师相互交流,从而培养教师的素养。坚决不能在教师自己的心里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份职业的时候,就安排进行教学。

教师的专业知识要足够,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并且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中。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年轻的教师由于教学的经验有限,不懂得如何使用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候,就需要向别人请教、网上查阅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中要学会与实际相结合,在与实际结合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贫困地区学校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从而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保证稳固的教师力量,从而促进教师在贫困地区教学的时间。积极鼓励毕业的大学生回到贫困地区进行教学,帮助建设贫困地区。

(五)从贫困地区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育改革

学校进行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突破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在教学中,结合所处环境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在农村教学中,茶园的存在可以培养学生的茶艺,教学生如何进行茶叶的种植,如何进行农作物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结合所处的环境,接受适合的教育。

学校在教学中要突破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在教学中,要与城市的教学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能力。农村教学中,可以掺杂对农业的教学,带领学生去田地,了解每一棵植物,观察植物的独特之处,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种植才会长得更加旺盛,如何种植农作物收成会更好。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学生懂得如何进行作物培养,学生将来可以继续进入农业大学进入深究学习,毕业后回到农村进行技术指导,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教学中,勇于打破常规教学,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与综合能力结合起来,发挥地区的优势进行教学,从而保证农村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与城市学生竞争,保证学生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

三、结束语

在当今时代发展中,国家要重视贫困人口的教学水平、重视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保证学生接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多的能力与城市的学生竞争,保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勇于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独特之处。学生在学习中,要积极上进学习,在大学毕业后,积极投入贫困地区的教学事业中,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素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