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工业园设计规划分析

2022-01-01深圳市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徐铭鸿

区域治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园区

深圳市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徐铭鸿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园区因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量大,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造成人、城市与自然的发展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关系、发展绿色科技生产力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全面开启了工业园区生态化的进程。生态工业园区设计规划要保证环境质量又要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我国在生态工业园建设上有诸多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与其他先进国家经验对比,在规划方案设计方面仍存在理念、技术、环保、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为了能进一步提升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合理性,就要从多个不同角度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案。本文从高效落实生态工业规划设计工作的意义入手,结合规划目标展开阐述,针对如何将工作要点内容落到实处进行全面探讨。

一、高效落实生态工业规划设计工作的意义

在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趋势下,为各城市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带来更多经济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环保型社会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1]。在实际开展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工作中,首先,要积极围绕各级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等创新手段,将工业生态学作为基础依据,对工业区进行科学规划、准确落实全方位系统建设、提升管理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服务性,在保证工业生产效率和满足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加快动能转化,推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后,不断完善组织机制,借助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探索国际化、区域化的绿色科技产业合作,为后续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创造条件。

二、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目标

(一)做好园区功能化综合建设和统一布局工作

为保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符合标准,在正式建设之前,应精准解析园区产业发展诉求,对产业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定产业结构,明确主导产业和核心产品,制定园区发展的最优生态链。充分发挥总体统筹作用,合理规划各功能区,统筹生产、仓储、贸易、研发、加工等多方布局和流线,做好动力设施、文化教育、生产服务等多方面的规划设计布局,对园区生态系统的功效及运行流程做科学设计,真正做到有效扩大园区服务范围和经营范围的同时,降低能源索取和废弃物排放,将综合建设工作落到实处[2]。开展生态产业链合理规划,做好环保、轻工、化工等多项规划与生产工作,统一规划布局和有序分区工作,强化园区与周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之间联系,也要对多种先进性的软、硬件进行充分应用,提升生态工业园区的社区感和竞争力。通过规划统筹和生态化建设不断强化工业功能区域与中心区之间的联系,使城市整体空间被高效利用,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统一布局新形式,为城市发展和人们健康生活、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二)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统一性

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减少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并为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此,要采用如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落实园区绿色设计工作、保证清洁生产效率、防治污染等多项工作的多种方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即注重提升经济效益,又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加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功能的全面融合,充分对工业生产期间各类废物、大气、气体排放等多项问题进行高效处理,而对于园区内各单元而言,具体产生的副产物和废物、能量与废水等都要进行共享,以此来使各项资源充分利用[3]。注重对现代化管理方式、政策手段、循环利用等多种新型技术的应用,为后续生态工业园区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目标拓宽渠道。

三、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要点

(一)精准定位,明确总体思路

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精准定位,是高效落实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有效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的直接保障[4]。园区仍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发展主题,合理利用生态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以产带城、产城融合,达到产业发达、人才集聚、功能齐备、环境优美、低碳绿色的发展目的。在园区规划设计阶段,需立足产业基础、紧跟政策战略导向,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创新”的发展理念,完善产业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将园区与社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全面结合,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有效融合。总体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探索新模式、培育新引擎、集聚新动能,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全面融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保障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提升。

(二)优化结构,提升用地效益

生态工业园区在统筹规划阶段就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处理和规划,对土地使用指标充分利用,对相关的使用规定指标、指导性指标进行严格管控,以解决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问题。合理划分生态工业园区的各类使用功能,既要满足生产标准,又要保证使用效果,更要通过灵活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实际存在的用地问题,防止产生资源浪费,落实多元功能和业态融合,进而凸显园区的高度协作和专业分工细致等特征。打破传统产业园区单一组团模式,强化生态功能建设,根据园区产业构造配建不同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进行绿地景观总体设计,构建多层次结构和多功能的生态景观系统。

(三)提升能级,完善发展路径

在对生态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和布置策略进行确定期间,就要充分考虑其投入使用之后的各个功能建设要求和发展路径[5]。首先,园区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实际和环境保护要求,通过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建设形式,激活园区产业活力和生态动能。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集聚仍是核心,产业结构向“环型”转变,产业选择引进注重产业关联性、科技先进性和环境友好型,推动产业升级转化,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构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沟通渠道,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生产共生关系,形成龙头产业生产链,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园区生态链网,从而降低能耗环境影响,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再次,不断完善科研创新、商贸物流、总部经济、配套服务等功能,逐步加大综合化建设力度,将多种功能及配套设施完善落到实处,不断强化各功能间的关联,促进各项服务向纵深方向转变,为后续园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最后,要构建全过程的生态治理体系,通过全过程的污染防控,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以产业耦合共生的生态产业链网实现废物资源利用,建立园区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废气污染物的收集、处置和循环利用,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建立支撑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四、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标准

生态工业园实际上是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形成的第三代产业园区,与前期园区建设工作进行对比可见,在开展园区生态建设方面对具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均有严格要求。

(一)保证具备高比率的转换系统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始终都要以城市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保证有更多科学技术能够被引入到园区中[6],特别是在研发和创新高新技术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在有效减少生产中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同时,全面提升资源转换、资源再生、能源多层分级利用率,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性。在园区建设期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目标,更要充分考虑回报率和经济收入等多项问题,这就要在招商引资期间高效地对企业进行筛选,全面提高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质量。

(二)保证具备高效率的支持系统

细致分析生态工业园的具体支持系统,包括道路交通、信息网络、能源供给、安全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子系统。强化对现代化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在完成相应支持系统构建工作的同时,为后续工业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提供重要保障,有效减少各项资源损耗量和环境污染程度。

五、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离不开工业生产和加工行业的支持。在新时期发展趋势的要求下,必须加快工业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工业园就成为解开资源和环境约束这“两把锁”的关键,在园区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始终要将“生态工业”作为基本思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以生态技术手段保证园区建设质量,保证行业间、企业间的良好生态平衡,在保证循环经济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提升产业整体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最佳途径的同时,助推我国生态文明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园区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