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控要点及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
——以海南自贸港ZBJ项目为例

2022-01-01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海南三亚572000

砖瓦 2022年5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海南省吊装

周 宁(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海南 三亚 572000)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方式有诸多优势,例如,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噪音污染和工地扬尘、减少建筑垃圾等。2018年4月,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满足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建筑产业升级,海南省陆续出台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规定,从政策引导、技术体系建设、产能布局、交流合作和试点示范等方面,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在此背景下,ZBJ 项目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建设模式,该项目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是自贸港政策颁布以来三亚市首个总部经济项目。项目包含两个地块,地块总面积39.58 亩,用途为商务办公混合商业用地,总建筑面积20.51 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5 万m2,地下建筑面积6.01 万m2。项目于2019 年摘地并开工建设,其中,装配式实施面积为11.72万m2。

1 海南装配式建筑政策规定

2016 年以来,国家和海南省陆续出台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规定,从宏观层面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实施要求等做规定引导。

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发办〔2016〕71 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2017 年,海南省政府印发琼府〔2017〕100 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提出海南省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具体实施意见,制定了2020 年及2022 年具体工作目标:到2020 年,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以及社会投资的、总建筑面积10万m2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项目和总建筑面积3万m2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m2以上的新建商业、办公等公共建筑项目,具备条件的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到2022 年,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进行建造。

2020年,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琼府办〔2020〕127号文《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强装配式建筑各环节的审批过程管理,加快出台容积率激励措施,并突出装配式建筑创新和能力建设。

标准方面,海南省先后出台了《海南省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导则》《海南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规则》《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文件,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实施层面,从规划报建、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到工程验收各主要环节都有明确规定。

2 海南装配式建筑市场分析

海南省建筑产业化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十三五”期间,海南开始从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项目推广装配式建筑建造模式,并逐步推广至商品住宅、办公商业楼以及公共交通场所等项目,装配式建筑建造面积逐年升高。

2018~2021四年间,通过评审确定采用装式建造的面积分别82 万m2、435 万m2、1098 万m2、2280 万m2,连续四年实现快速增长,2021 年装配式建造项目面积占全年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过51%。

截至2022年初,海南省已有29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其中有24家已投产,5家在建。占地逾20km2的海南省11 个重点园区之一——临高金牌港产业园,加速引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产业,中铁建设、康庄住工、海南志特等项目陆续投建投产。

3 ZBJ项目装配式建筑设计

项目采用五个方面的标准化设计,为装配式建筑实施打好基础。其中:①标准化楼栋,实施装配式各楼栋采用相同标准层,最大程度实现标准化;②标准化户型,制定标准化户型,各楼栋利用标准户型进行组合、拼接,实现楼栋标准化;③标准化模块,对户内各功能区制定标准化模块,各户型由标准化模块和可变模块组合拼接,实现户型标准化、楼栋标准化;④构件标准化,在不同户型、不同部位之间,应用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制构件标准化;⑤构件连接节点标准化,在不同户型、不同部位使预制构件连接节点标准化,实现后期安装做法统一。

为实现装配式目标,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1129-2017的要求,项目主体部分选择在水平结构中使用预制叠合楼板(1#楼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预制楼梯,实现装配式技术在主体结构中的应用。

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采用玻璃幕墙满足非承重围护墙非砌筑,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LC 板)满足内隔墙非砌筑的评价标准,实现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装配式技术应用。

装修和设备管线部分,首先采用全装修满足评价标准要求,其次采用高精度楼地面+薄贴地砖做法满足干式工法楼面、地面,再次采用干式薄贴墙、地砖+集成吊顶+卫浴设备安装到位的集成卫生间,实现装修和设备管线部分的装配式技术应用。

项目中1号楼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设计,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整体载荷小、承载力大、可使用空间大、资源循环利用高等优点,钢管与装配式结合使用,在技术性能上更加可靠,耐久性也更好。2、3号楼选用预制构件受力钢筋连接技术,采用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连接节点的构造措施,将预制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性能基本相同的效果。

4 装配式建筑的构建生产及运输

4.1 混凝土构件生产及运输

预制混凝土构件主要有叠合板、内隔墙,原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均在工厂完成预制。预制构件生产总体流程包括:图纸设计、样板、参数调整确认、开模、钢筋下料制作及安装、钢筋绑扎、成品钢筋骨架吊运、管线及埋件预埋、模具校核及封闭、模具及钢筋隐藏验收、混凝土浇筑、脱模起吊、接触面毛化及缺陷处理、包装养护、检验出厂。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提前30d开始生产,过程进度根据流水段划分和主体结构7d/层的要求,按3d/2层节奏生产,提前生产3 层左右,确保现场和厂家各保留一层构建的存货量。已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运输、堆放、吊装过程中做好成品保护措施。

除预制厂家内部过程及定期质量检查外,甲方驻场监理、总包单位都对每个构件生产从原材料、钢筋绑扎、部件预埋,到混凝土浇筑、构件拆模各环节进行质量监控。构件进场前总包单位进行验收,构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时进行质量检查,下一层安装时对上一层构件进行复核,确保质量合格。

运输使用平板挂车,平放堆放层数不超过6层。运输过程充分考虑禁运路段,以及涵洞、高架桥等限高、限重等障碍。选择路面开阔、平整、畅通路段运输,避免预制构件受到大的颠簸和摇晃。运输选择晚上进行,避免城市拥堵。

4.2 钢构件生产及运输

钢结构构件主要有钢龙骨、H型钢梁、钢筋桁架楼承板、内隔墙,装配式钢结构构件全部在工厂预制。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类似,除预制厂家内部过程控制及定期质量检查外,甲方驻场监理单位及总包单位要对每个构件从原材料到钢筋绑扎、部品部件预埋、混凝土浇筑、构件拆模等每一道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

钢结构构件在运输、对方、吊装过程中做好成品保护,例如,运输中采用钢架辅助固定,吊装中采用钢扁担保持平衡,装配式钢结构构件和钢架结合处放木方或橡木块,构件下方放枕木等。运输过程中,钢结构构件要按安装顺序配套发运,堆放要均衡平稳,捆扎要结实牢固。常用的加固材料有支架、垫木、挡木、方木、钢丝绳、钢丝绳夹头、紧线器、倒链等。构件进场对方时要按照“先用靠外,后用靠里,分类依次并列放置”的原则进行堆放。

5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组织

5.1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和施工计划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遵守以下原则:施工平面布置严格控制在建筑红线内,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减少二次搬运,各项施工设施布置要满足方便施工、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根据主要节点计划,项目已分别于2020年9月、12月完成桩基工程、地下基础底板,于2021年6月完成地下室正负零,并将于2022 年5 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2023年10月竣工验收。

5.2 预制构件吊装及安装

为满足各楼栋吊装需求,项目采用1台QTZ80内爬式塔吊以及5台QT6513外部附着式塔吊。

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安装主要包括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叠合楼板吊装前要做好编号和吊装顺序排放,做好立杆、工字木等支撑架搭设,确保安全稳固。预制楼梯与叠合楼板类似,做好编号和吊装顺序,提前放好塑料垫块,吊装后处理好端头缝隙,注意做好临边防护围栏。

5.3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装配式建筑施工对作业人员技术技能、安全知识的要求远超传统的整体现浇建筑施工中的工人,作业人员技能经验丰富与否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作业安全。因此,对叠合板吊装安装、预制楼梯安装、钢结构运输、塔吊人员培训十分重要。尤其是塔吊司机、塔吊指挥员的安全操作培训。

6 海南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1 气候高温高湿高盐,抗震等级要求高

海南岛远离大陆,纬度较低,且台风多发,气候具有高温高湿高盐的特点,装配式建筑面临更高的防腐防水耐久性要求。琼北地区地处地质断裂带,尤其是海口市八度半设防,是全国抗震设防级别最高的省会城市。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参照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大型跨海通道工程,以及三亚凤凰岛、深圳蛇口等港产城综合开发工程经验,从预制构件生产阶段即根据外部环境要求添加复合材料、表面涂层处理,在构件存放、运输过程中做好成品保护,安装过程做好关键节点防腐、防水、抗压、抗变形处理。

6.2 生产能力不足,生产成本较高

随着自贸港建设加速,各类公建、商办、住宅、产业建设项目纷纷落地,政策要求各类建筑装配率水平逐渐提高,由2021 年50%提高至2022 年60%,无论政府投资项目,还是社会投资项目,对装配式建筑需求迅速提高,虽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较以往有大幅增加,但产能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运输不便,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与传统建筑、内地市场相比,生产成本更高。

应大力发展以临高金牌港产业园为代表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满足产能总体需求,空间上合理布局,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解决装配式建筑产业配套的原材料、运输、环保等问题,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

6.3 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装配式建筑要求“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对从事产品研发、BIM设计、标准化制造、安装施工、维修保养等的管理人员、工程师、产业工人数量、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应加大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各层次专业人员的培养引进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元化培养专业化人才,加强与先进地区、优秀单位的交流,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技术培训,从而为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7 结语

综上所述,以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契机,海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迅速,相关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装配式产能不断增加,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结合典型项目装配式建设实例,海南装配式建筑发展仍面临的技术、产能和人才等方面问题,今后应针对上述问题不断消除发展制约因素,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升级发展,更好的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海南省吊装
丹东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钢结构栈桥吊装施工及相关受力计算
大型设备吊装区域地下管道保护方法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及其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