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内涵探讨

2022-01-01吴泽俊刘麟辉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劳动情绪大学

吴泽俊,刘麟辉

(1.南昌工程学院 党委(校长)办公室,江西 南昌 330099;2.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了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号召,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赋予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更高的政治意蕴。2020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文简称《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继出台,为各学段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规范与参考。劳动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大学教育是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培养的是某方面的专业人才,与学生日后所从事的职业和劳动存在密切联系,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一特点赋予了大学劳动教育更高的要求,即大学劳动教育在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上要与大学生所学专业和以后的职业密切联系,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劳动内容形式变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也是大学与其他学段的劳动教育存在的差异。本文从新时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出发,分析新时代劳动的变化与发展及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对新时期劳动与劳动教育之间的联系及大学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大学劳动教育是教育者按国家意志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对受教育者体力、脑力和情绪劳动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化培育实践活动。现分别对体力劳动教育、脑力劳动教育和情绪劳动教育展开论述,为以后大学劳动教育的研究和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新时代劳动与劳动教育

劳动与劳动教育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价值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劳动需要教育,通过劳动教育来传递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又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劳动教育要以具体的劳动任务和形式为载体[2]。在国家大力提倡劳动教育之际,厘清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概念和形式及两者的关系尤为重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耗,而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劳动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个人的劳动将不仅消耗体力和脑力,还需要大量情感的付出。情绪劳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新时代,劳动的发展变化以及劳动如何与教育结合来促进人的发展需要依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做出进一步阐释。学校的劳动教育要与新时代劳动发展的形式相匹配,在功能上要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一)劳动的重心逐渐由“人与自然”向“人与人”转移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劳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最初的劳动大多是以体力消耗为主的劳动。体力劳动主要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人根据自身的目的采取行动来改变自然物,创造物质产品以达到满足自身生活和发展需求的活动。由于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劳动关系长期存在于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给人们留下了刻板印象,以至于人们提起劳动,首先想到的就是种田、下厂等以体力消耗为主的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依靠体能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社会需要更多拥有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一个人的脑力劳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在智慧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从事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活动的劳动者大量减少,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与机器“打交道”。劳动成为人们运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的活动。

当今社会的劳动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最初的认识范围,服务型劳动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重要劳动形式,迅速发展,扩大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所阐释的劳动范畴。当前,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对国家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在服务型的劳动和工作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大量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人的服务成为一种商品,产品的生产不仅需要个人体力和智力的支出还包含了个人大量的情感。在市场环境和组织的要求下,情感的表达不可能随心所欲,人们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产品,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还要有意识地感知他人的情绪并表达出符合角色期待要求的情感和情绪,这样就产生了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劳动。美国学者 Hochschild将这一劳动形式定义为情绪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将由机器来代替,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会一直延续,劳动的重心将由“人与自然”逐渐向“人与人”过渡。劳动成为人们有目的的运用自己的体力、脑力和情感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活动。

(二)劳动的特征制约着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活动,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其特征对劳动教育具有规范作用。一方面,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许多学者对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劳动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学生内在发展的要求。同时,高等教育阶段作为大学生走向职场的最后一站,更应该重视“向外的教育”,因为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教育是唯一直接通向劳动世界、工作世界的教育[4]。大学劳动教育最通俗直接的目的是让学生以后能够“更好的劳动”,即通过劳动教育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更好的劳动”要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和品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人才。

另一方面,人的劳动具有能动性,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来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大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自己。这一特征要求劳动教育要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对劳动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或者学生是被迫参加一些劳动教育活动,那么劳动教育就不能起到理想的作用,甚至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同时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劳动过程结束就有新的效用被生产出来,人在劳动中不仅改造自然也改造了自身。所以劳动教育理应具有很强的价值性。一方面是直接的价值,这种价值与产品的生产密切相关,即学生通过参加劳动教育活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则是间接的价值,即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活动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的劳动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升等方面。

(三)大学劳动教育要符合社会对劳动的最新需要

《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让学生在劳动中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5]。这是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最新要求,充分反映了现实的需要,但是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社会劳动分工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的劳动分工从体力劳动为主体逐渐演变为脑力劳动为主体。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动教育要符合劳动的最新形式,符合社会对大学生劳动能力的需要,在强调体力劳动为主的基础上也要加强脑力劳动,加强对学生在知识的运用和产出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情绪劳动教育,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所学知识涉及较高程度的智力成分,接受的是专业的教育活动。从大学教育知识的专业性和高深性来看,脑力劳动教育是大学区别其他学段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认为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产性脑力劳动[6]。在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方面,人们较多强调体力劳动的能力和习惯,无意或有意地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科研能力和科研习惯排斥于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之外,从而将劳动素质狭窄到某些方面。显然,这不能反映历史的进步。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主要是体力劳动教育,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而大学生是掌握某方面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大学的智力劳动需要结合大学生各自的专业进行具体的操作,脑力劳动是大学生更广泛的劳动形式。

由于劳动者必须按照社会与职业要求来表达情绪,这需要个体对自身情绪进行管理控制,付出意志努力,消耗自身的心理资源。如果情绪劳动不当不仅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还可能会导致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等问题。情绪劳动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一方面是通过自身在日常生活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经验来培养,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和训练来获得。这就需要情绪劳动教育来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情绪劳动知识,掌握情绪表达和控制策略,提高自身情绪表达、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劳动教育的二重逻辑

(一)理论逻辑:“体、脑、情”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消费品有了一定的富余,社会分工的出现,一些脑力劳动才逐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马克思在大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目的是培养适应大工业生产的全面发展的人[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虽然马克思提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所不同,但是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马克思从社会大生产和工人劳动能力的角度来分析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意识到,在工业化发展的时代仅仅依靠体力劳动不能适应职业转换和劳动变换,工人只有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才能满足大工业生产的需要。这里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全面发展,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现在,我们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科技已到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应该是培养适应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们处在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的环境之中,陌生人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表达的频率迅速提高。情感的调节和控制不仅存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的劳动生产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产品越来越普遍,重要性也进一步提高。人的服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产商品,而“人的服务”这种商品所凝结的不仅仅是人的体力和脑力,还包含人类大量的情感。所以,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许多产品尤其是服务类产品,从诞生到发挥产品的价值都需要人们大量情感的付出。这就说明仅仅是体力和脑力的全面发展已经不够全面,还需要人们情感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合理的情绪调整、控制与表达就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的重要素养,也是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人在劳动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将不仅仅包括体力和脑力,而是体、脑、情三者的全面发展。

(二)历史逻辑: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培养“体、脑、情”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劳动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使命,符合我国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并为人才培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劳动教育从以体力劳动为主,逐渐发展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直到现在,劳动教育要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服务。

建国初期,我国提出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其中教育为工农服务就强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义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是劳动教育重要的形式,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目的是培养青年集体劳动的习惯和热爱公共事业的精神,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后来,我国在贯彻“培养劳动者”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学校体力劳动过于频繁,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的现象。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逐步走上正轨,纠正了片面强调“体力劳动”的弊病,开始重视智力教育。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改革以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培养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劳动教育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脑力劳动教育,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劳动开始向体脑结合的复杂劳动过渡。我国逐渐确立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在人才培养标准上,由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演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产学研”被赋予了重要的关注度,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大学开展,如“三下乡”活动,就是大学生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形式,是大学生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对工农表现出尊重与热爱的情感。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方针有过不同的表述,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没有变,“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目标没有变[8]。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重大的教育决策,劳动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素养要求不断提高,劳动教育需要针对社会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最新要求不断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始终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9]可见,在高校大力提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之际,学生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越发重要。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水平,情绪的管理和控制成为大学生的重要素质。合理的情绪表达以及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应对,对于人们的工作成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美好生活的体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劳动教育是体力劳动教育、脑力劳动教育、情绪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

体力劳动教育、脑力劳动教育和情绪劳动教育是大学劳动教育的三种形式,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但这三方面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大学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不可能仅运用体力或脑力进行劳动,而是体力、脑力和情感的综合运用。

(一)体力劳动教育是大学劳动教育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脑力劳动成分在劳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体力劳动的强度已大大减轻,这是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是人类的一种解放。但是,人们在获得一定解放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却退化了,青少年尤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广大家庭的富裕,许多家庭不需要孩子参加劳动。父母的包办代替以及学校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使得许多学生不用劳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以至于轻视劳动。这就造成了青少年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的机能和肌体上的退化、实践能力的退化和独立生活能力的退化。这种结果就只能是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造成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甚至难以生存。所以,大学生体力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动手实践、出泪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由此可见,体力劳动教育在大学劳动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生活生存教育是体力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有了人类的劳动,有了满足人类生存必需的前提,才产生了生活和历史。一个人的生活和生存能力是人独立地存在于社会上的基础,而生活和生存需要劳动获取生活资料来维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体力劳动教育最基本的价值体现就是满足大学生生活和生存的需要。现在大学生生活在机器化的时代,许多基本的生活劳动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再加上学校后勤部门的市场化,学生劳动的机会很少。长此以往,学生的生活和生存能力必然会下降。体力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之一就体现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活生存教育,小到大学生自身的洗漱、穿衣、打扫卫生、做饭,一些基本的生活劳动习惯以及生存能力的培养,大到品格、意志的锻炼,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这都需要体力劳动教育发挥作用。

2.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培养是体力劳动教育的重心

获得生活和生存能力是一个人行为方面的最基础的目标,而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精神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方面。劳动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与生活,更关系到他们步入社会之后的成长与成才。通过参加体力劳动,大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亲身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维和看法产生影响,使学生能够明白劳动不分贵贱的道理,懂得劳动的珍贵,使大学生能尊重劳动,不歧视劳动,这是劳动教育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层面。良好劳动品质建立在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体力劳动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的锻炼,重点体现在对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绝不是在书本知识中获取,而是在真实的劳动中付出心血、挥洒汗水中逐渐培养起来。

(二)脑力劳动教育是大学劳动教育的关键

脑力劳动教育不代表忽视实践,真正的脑力劳动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实践,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大学生的脑力劳动教育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运用知识主动解决问题。同时,大学的脑力劳动教育具有生产性,与专业密切结合,即不再是仅仅对知识进行学习、归纳、总结,而是根据一定的劳动任务,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出相应的劳动成果。传统的学习虽然是一种智力劳动,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承与记忆,而脑力劳动教育则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克服困难,最终达成目标,是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应用知识的过程。所以,大学脑力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模仿,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的知识,以具体的劳动任务和形式为载体,对知识进行运用、加工并生产出新知识和新产品,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活动。

1.脑力劳动是大学生主要的劳动形式

大学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的深化、严密,并且聚焦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领域,虽然《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但大学的劳动形式不单是简单的个体体力劳动,而应是以合作性的复合劳动为主,需要学生自身扎实的学识作为支撑,也就是必须要有脑力劳动的参与。大学的劳动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在学习中克服困难也是磨炼意志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就是学会脑力劳动的方法和技能。学习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知识的应用是学生最主要的脑力劳动。因此,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学会学习与知识的应用,就是学会脑力劳动。所以,脑力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学习的青少年如何能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

2.脑力劳动成果决定社会进步快慢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且,脑力劳动在人类付出的劳动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加大,质量和效益将会进一步提高。脑力劳动成果作为人们付出艰辛脑力劳动后取得的结果,是决定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脑力劳动成果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科学技术成就和发明创造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快慢,文学艺术作品则反映了一定社会人的精神层次和价值取向,所以一个国家脑力劳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进步的快慢。脑力劳动成果是由人来创造的,是人通过自己辛苦的脑力劳动取得的,而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接受的教育,教育是关乎我国能否有高科技人才、艺术大师、文学巨匠的关键。在国家大力提倡劳动教育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大学劳动教育的内涵,思考脑力劳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及时认识到对大学生开展脑力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在大学劳动教育中进一步凸显脑力劳动教育,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发展。

(三)情绪劳动教育是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情绪劳动或情绪工作,是指一个人完成任务时“投入情感精力”,它表现为劳动者能够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私人感情,来表达与工作有关的“理想”情感。[10]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也会根据一定的要求来表达合适的情绪和情感,所以情绪劳动也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一个人工智能+时代。届时,相当一部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未来从事的情绪劳动所占比例将大幅增加。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并在新时期劳动教育的规划中增加情绪劳动的内容,以避免新生代劳动者的片面发展[11]。大学生情绪劳动教育是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实施情绪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环境中的角色期待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感知他人的情感并能表达出符合角色、身份要求的情感和情绪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日后生活和职业中的情绪劳动策略,提高情绪管理水平。

1.情绪劳动教育直面学生职业和心理健康需要

情绪劳动是一种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展现出的特定情绪以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52.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而美国在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及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中分别为81.1%和84.6%[12]。由此可见,将来我国服务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和数量上将不断增加,所占比重也会越来越大。服务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它需要大学生在工作中对自己情绪进行合理的调控并能够在职场上对自己工作对象的行为和情感能够感同身受。情绪劳动需要消耗自身的心理资源,如果学生情绪劳动过于频繁,情绪策略采取不当,又不能合理的对情绪进行管理,就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日后以体力和脑力消耗为主的工作会更多的被技术和网络设备所代替,而情绪和情感仍然是需要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情绪劳动、情绪管理将伴随大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因此,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应该根据学生日后从事工作的需要开展一些情绪劳动锻炼,让学生能够明白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情绪劳动状况,以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系统的情绪劳动教育。

2.情绪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支撑

大学劳动教育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劳动的形式来开展,而一个集体就是一个组织。情绪劳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人们能够按照组织期待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组织的良好运行需要每个成员的配合,大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在情绪上产生一定波动,如果大学生不能合理的感知组织成员的情绪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对组织的良好运转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同时,一些劳动教育活动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等,这会对大学生的感情表达具有特别的要求,需要人们运用一定的情绪劳动策略才能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四、对大学劳动教育的展望

大学劳动教育是通过体力劳动教育、脑力劳动教育和情绪劳动教育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大学的体力劳动教育、脑力劳动教育和情绪劳动教育既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也是劳动教育的内容,作为方式,劳动教育是通过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情绪劳动这三种劳动形式来实现;作为内容,体力劳动教育、脑力劳动教育和情绪劳动教育三者又有各自具体的实施途径和目标。大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大事,对于劳动教育路径的实施、制度的安排等各方面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从劳动形式视角探讨了大学三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在内涵、意义以及实施路径等各方面都需要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对劳动教育提出以下展望。

(一)体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

体力劳动教育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劳动,在劳动中挥洒汗水,过程是清晰明确的。但独立的劳动过程对学生能起到的教育作用还不够充分。体力劳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是让学生不仅在行为上有劳动实践,更要在认知上有良好的改观。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13]”体力劳动教育是磨炼学生意志、培养良好品格的教育活动,学生通过在劳动中出泪流汗可以明白劳动是艰辛的,也正因为体力劳动活动是艰辛的,需要学生付出时间与汗水,如果教育活动没有进行合理地安排就可能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甚至会导致学生抵制劳动教育。一方面,体力劳动教育活动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使形式多样化,并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另一方面,这就需要在体力劳动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从而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感情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在强调体力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脑力劳动教育

体力劳动教育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在对大学生自身的劳动价值观的养成,劳动习惯、态度、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决不能高估学校体力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体力劳动教育在功能定位上只能作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一种辅助,不能取代书本知识的学习[14]。大学生具有自身判断力,会对劳动教育活动进行选择。劳动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自身需要,在强调体力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脑力劳动教育。大学脑力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劳动教育的过程要与产品的生产密切联系。这里的产品生产是围绕大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日后的就业来展开的,可以是物质产品,也可能是精神文化产品。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实践以及创造价值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在我国大学教育中,针对学生知识运用以及转化为成果方面的教育还相对较弱,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联系也还不够密切。

(三)情绪劳动教育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与研究

情绪劳动虽然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教育科研领域主要对教师的情绪劳动进行了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研究还相对空白。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职业对情感的付出、情绪的管理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情绪劳动策略的掌握、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对大学生一生的职业和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育科研领域需要对情绪劳动教育展开系统研究,探究情绪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目标、途径、形式,探究情绪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与体力劳动教育的区别于联系。大学要认识到情绪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将情绪劳动作为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为情绪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路径,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劳动情绪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