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当代视域

2022-01-01李佳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体人类

李佳琦

(新疆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主体性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思维发展的历程,主体性问题也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人是实践的主体,人作为世界上唯一能够进行自我创造的存在,不仅改造着世界,也改造着人自身。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实践主体性的发挥,实践主体性思想内蕴着三重维度,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和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关系来把握实践主体性,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交互主体性的发展以及在虚拟实践中主体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概念的三种含义

实践是指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对象性活动,带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主体指认识对象化活动中居于认识的主动地位的实体,能够自主行动、具有自我意识的认识者和实践者,是自为意义上的人。主体性被认为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等,简言之,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示的自觉能动性。实践主体性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所展现的人的特性。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性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意义上使用。

(一)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主体性

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表征的是性质、属性、联系、运动、变化的载体和承担者。[1]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一切事物变化的主体,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实体。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回答的是世界统一性问题,不是与客体对应的主体。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性主要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9马克思指明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性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而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2]340所以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性本质内涵是在社会生产框架内展开的。

(二)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主体性

在认识论意义上,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主要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3]685人猿揖别之后产生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这时人才意识到自己是作为历史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而存在的,与自然客体的比较中相互斗争而存在,但人首先是实践主体,同时实践促进人的认识,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发展。马克思认为对于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性不仅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更应该从客观物质活动中来理解。

(三)价值论意义上的实践主体性

在价值论意义上,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主要涉及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价值是在实践活动中客体对主体需要的一种满足关系,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4]406价值不是物本身的属性,它是以实践主体人为中心,所以不能离开主体人来把握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形成依赖人的力量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价值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因此在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中,虽重在阐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还是以价值论为最终指向和归宿。

可见,马克思实践主体性包含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意义,这使主体性思想获得新的肯定。

二、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从自身哲学革命和哲学观的确立构筑起来,主要体现在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从这三方面考察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审视以实践为基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社会的产物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从古代社会开始,远古时期由于人类的生产能力有限,认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畏惧和服从,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崇拜的状态。这时期人并不是真正的主体,人自身并没有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能力的发展,近代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将人的理性发展到顶峰,人的主体性真正确立起来。人们凭借工具对自然进行改造,跨入资本主义社会,对技术的使用,使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任意开采自然,加速对自然的占有,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主体性的困境和主体性的黄昏的呼声。首先,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先认可自然存在的优先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体论上说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人类起源于自然界,并不是上帝的创造物或是自我意识的产物。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的先在性也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践之后才产生的,从人类的客观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次,自然界是人类器官的延伸,人类与自然是一种辩证联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5]52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仅靠自然界提供物质基础,人还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自身所需的物质生产资料,这也是人区别动物的最初标志。在人类产生以后,世界被人的实践活动分化为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自然与人成为了一个内在的整体,自然界与人类主体处于实践关系中,并非是与人分离的抽象的自在存在。自然的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都离不开实践主体,但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强化的同时,也承载对自然界的风险和负有相应的责任。最后,人的发展和实践活动本身离不开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文明无论怎样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构建的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为人类主体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场域和发展的基础。唯心主义将自然界抽象化,成为“感性世界”的概念,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对立。只有从实践这种现实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中来考察,自然的先在性是人存在的根本性前提,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在自然面前既不能完全臣服于自然,也不能无限放大人类的主体性。实践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人类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甚至生产着整个世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自然客体中,实现客体主体化,人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身,使人本身的发展满足客观要求,实现主体客体化。这二者的统一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人是社会的产物

若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的是人类生存问题,那么人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复杂,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是人类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把握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向度。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社会群体主体性、近代理性主体性以及现代主体性,也照应着古代农业社会、近代工业社会以及现代社会。古代社会中人类处于群体状态,将自身未与物分开。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人类摆脱原始状态,将自身与动物界分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来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背后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历史上每个阶段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既是历史的活动的主体。首先,马克思认为理解社会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社会并不是一个需要视作理论的考察对象,而是需要承认的存在,是生活于现存世界的个人主体首先要承认的前提条件,只有接受并满足社会的特定要求,人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基本场域,是人进行实践的场所。社会本身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属人特性,一方面社会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域,另一方面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又是实践活动的生成的过程,同时又作为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呈现出来。其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是由个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几乎没有任何人的行动是脱离社会的,个人乃是社会的个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人之为人就在于人处于一种社会关系中。最后,个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面对社会与人的关系时,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人创造的,社会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辩证统一的过程。社会生产人,而人的实践活动又创造社会,社会的进步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双向构建的过程。社会实践的深化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的解放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主体人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前提条件,而社会的发展得益于人的主体性的创造。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进步提供条件。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是有意识活动的生命存在。马克思曾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56人具有精神属性,具有思维能力。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群体形态、个人主体和类主体形态,分别对应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6]107首先,人类最初对自身的认识处于一种自在主体性的阶段,人类早期实践水平有限,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人未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早期人类服从自然充斥着“万物有灵论”的观念,人对外部世界以及自身未能有反思和审视,不能对自己的精神活动进行反省,人类处于一种群体主体的状态。这时期的人类还未能将自身视作主体的存在,因为此时的人是在一种自在的状态下进行实践活动,这种群体活动的方式遮蔽了个体主体性的展现。其次,人类的自我意识逐渐凸显,理性的获得,人认识到自身,这是一种自为主体性的状态。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将自己作为主体,康德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使人的理性成为人之为人的绝对,劳动生产和社会分工不断提升着人类思维水平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革命以及人自身的革命。随着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的扩张,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加快,人自身思维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深化,人类的实践活动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从早期的“万物有灵论”过渡到“人为万物之灵”。最后,经过前两个阶段,人对自身的认识将达到自由自觉的主体性,马克思设想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将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自身不再受制于外部世界的限制,但是这种自由的状态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力的提高将为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社会的分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后,每个人可以从事不同的行业,正如马克思所言:“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165在这样的社会里人将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将得到复归。这时期人才第一次成为自己历史的真正主人,人成为历史的自觉主体。在自由王国里,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使人类能够发展自身的个性,人类也不再为获得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为目的,劳动也彻底摆脱了异化的形式,不再是谋生的手段,人的生活本身成为第一需要,从而回归自由自觉的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当代视域

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在当代的发展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的是主体性的彰显。在现代西方普遍出现的“主体性的黄昏”或“主体性的隐退”时,从实践活动和当下的现实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需要主体性的发扬,人的主体性任重道远。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猖獗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在生态风险中,实践主体需要承担责任,建立生态文明的主体性;在社会发展中,人与社会的二元模式应向交互主体性转变,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自我思维与自身的发展中,面临着信息社会赛博空间的挑战,如何面对虚拟实践的挑战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主体性

长期以来,生态文明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突出短板”[7]10,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结合当下的现实问题,从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角度展开构建生态文明主体性。首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对自然的崇拜到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开采,出现“人类中心主义”,给自然造成严重的损害,实践活动的展开无疑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实践是人与自然的纽带,实践联结着自然,是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对于自身实践活动的后果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进行实践时,要考虑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把自然放置在恰当的位置,给予自然应有的尊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人在实践活动中,应明确实践的目的,正确的实践活动会产生良好的效果,错误的目的则会导致生态危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不是征服自然,临驾于自然之上。正确构筑生态文明主体性,与自然和谐互动。最后,作为实践主体,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实践手段的使用决定了实践的效果,在实践活动中遵循实践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但也应注意实践的价值性,自然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类主体发展进步的前提。

(二)社会的发展:建立社会交互主体性

在西方近代哲学的抽象化、主客二分模式的影响下,社会中的人呈现出原子化的状态。现实中,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冷漠和物化,社会呈现出“见物不见人”的状况。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抵御的负面效应,网络技术的普及,世界越变越小,导致人们之间的依赖关系越来越弱,在金钱至上、物化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淡化。从实践主体性出发构筑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首先,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的主体性不再是抽象空洞的意识内在性,从笛卡尔以来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导致主体性的膨胀,“唯我论”和“独断论”始终盘旋在人类的上空,引发人们关系的紧张。人在进行实践活动时,避免把自己当成主体,把他人当成客体,因为这种二元论的窠臼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进而阻碍社会的发展,降低生产活动的效率,社会交互主体性的建立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互动。其次,社会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纽带,在实践活动中,交往和语言对于主体与主体之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表达的产物,语言中包含着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主体在认识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要借助语言,语言成为了社会交互主体之间交流的重要符号,它承载着主体间的信息,传达着人类的文化和情感。最后,社会交互主体性是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在实践活动中,社会需要交互主体性的介入,在现代性问题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只有加强交流,避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于社会的发展才能起到促进作用。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社会需要对话与改革,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应对多元开放、全球竞争、多边合作的世界。

(三)信息时代:注重虚拟实践主体性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虚拟实践越来越成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也日益呈现出与现实实践活动不同的特征。虚拟实践为人的主体性提供了新的场域和空间,实现了人类几千年以来的愿望,极大革新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赛博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做到“知天下事”,将发生的事一网打尽,通过电子邮件、视频语音轻而易举获悉和体验交流,在虚拟社区、虚拟课堂等实现生活中难以做到的事。但是虚拟实践带给人自身如此多益处的同时也同样有其先天不足。首先,虚拟实践不能取代现实实践,现实实践给主体人的丰富性和归属感是虚拟实践不可替代的。现实实践具有价值之维,沉溺在网络中无法自拔的人,往往模糊了现实实践和虚拟实践的界限,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应对网络的功能有清晰的定位。现实实践中的主体性建设是人作为主体的立身之本,脱离现实实践,人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其次,明确现实实践和虚拟实践的联系。虚拟实践是人类主体的新型生存方式,是人类主体性在赛博空间发展的一种尝试和努力,与现实实践互相交织,虚实结合,促进人类主体的共同发展。厘清这二者之间的边界,保持二者的张力,注重现实实践基础上的虚拟实践的主体性,培育人们在虚拟实践中良性、健全的人格,合理转换,牢固掌握虚拟技术的指导权,为人所有。最后,发挥虚拟实践的优势,巩固现实的人的主体性。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的,虚拟实践的快速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和超越能力,有力地推动了人本质力量的发挥,进一步挖掘着人的潜能,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另一种方式。要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清网络环境中的主客体关系,明确虚拟实践中的目的,遵守道德和法律,合理规范网络伦理,约束自我,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

从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的三重含义来看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实践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统一。从实践主体性的当代视域出发,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需要走出“人类主体中心论”的困境,打破“主—客”二分的二元模式,注重虚拟实践在现实社会的发展,培育人的主体性,来面对当代的挑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性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深入理解主体性问题的当代发展,赋予主体性问题时代内涵,使人类的主体性获得深远意义的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体人类
马克思像
论碳审计主体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