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性资源教学在高校民族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31冯祎洁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学预设资源

冯祎洁

(陕西师范大学 民族教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高校民族学类课程是教育学学科的一类基础性课程。提高民族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民族学教学水平、提高民族事务管理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现有对民族学类课程教学的研究,偏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析,而忽视了对如何达到这种教学目标的教学途径的探讨。如何引入源头活水打破固化教学模式窠臼,最终提高民族学类课程教学质量,是当前此类课程教学亟需思考的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改革已进入“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生成性教学策略阶段,高等教育可借鉴基础教育成果审视自身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更好地利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生成性资源教学贴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可以为提高高校民族学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助力。本文以高校民族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利用生成性资源教学提高民族学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具体策略。

一、生成性资源教学的基本内涵

生成性资源指在课堂上、在师生交流中,因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而产生的难以预料的教学资源,具有及时性、多样性、交往性等特点。关注高校民族学类课程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可有效提升教师的民族学综合教学素养,创建平等互动的师生交流空间,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民族学类课程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预设性教学的作用较为突出。相比于生成性教学,预设性教学一方面更加注重教师教学前的准备和策划,另一方面会遮蔽对课堂突发情况、学生对教学的即时反应等多种生成性问题的关注,所以预设性教学效果难免误判和偏差。而生成性资源教学重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当前生成性资源教学的研究情况

近年来,国内对生成性教学的研究逐渐增多,笔者以“生成性资源”“生成性教学”“生成性资源教学”为关键词查询到相关文章802篇。由此可见,学界对此论题已有一定程度的关注。

学者们阐释了生成性资源的概念。中国古代学者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不乏生成性思维。以孔子为例,提出关于启发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1]叶澜教授首先提出生成性资源的概念,并作基本阐发,认为生成性资源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学生课堂中的交流、观点、思维状态、学习方式,乃至学习兴趣等等。[2]罗祖兵教授从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角度分析了生成性教学的基本内涵,指出生成性教学建立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之中,需要教师积极实践教学机智。[3]

有学者论述了生成性资源教学的意义。朱志平认为生成性资源可以帮助培养学生性格,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师生的协作能力。[4]同样,殷晓静也认为生成性资源对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具有突出作用。[5]这些论述为本文思考生成性资源教学价值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角。

若干学者分析了生成性资源教学的具体过程。朱志平、宋佳楣和张金明等人在《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论》一书中提出“生成教学观”,朱志平指出,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然容易使得课堂板结化,或让教学失去控制。[6]宋佳楣认为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了体验、领悟和思辨三大流程,三者有着前后递进的逻辑关系。[6]张金明揭示出,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关系虽然密切,但是也存有明显不同,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厘清二者关系,并积极从教学预设角度为促进教学生成努力。[6]

从教育层次上看,现有研究针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教学研究较多,而普通高校学生、成人学生以及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文献较少;从学科课程分布来看,虽涉及门类较多,但鲜有聚焦民族学类课程。生成性资源教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和民族学类课程领域的实践较为薄弱,为本论题的研究展开提供了具体的切入点。

三、高校民族学类课程应用生成性资源教学的理论基础

有效开展生成性资源教学,需要理清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高校民族学类课程教学开展生成性资源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即生长”理论,认为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对青少年的未来影响深远,成长是贯穿人之一生的。杜威特别注重“未成熟状态”,这种“未成熟状态”给予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7]

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念给予教师启发。所谓的“学困生”,只是在某一阶段学习较为困难,并不代表在所有的阶段都会比其他学生接受知识更困难。教师要增强对这些学生的教学信心,秉承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学困生”只是处于学习“未成熟状态”的学生,然而这种状态正是知识成长的最佳状态。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教育观念界定知识是对现实世界一种客观的认知和反应,然而建构主义知识论的诞生解构了这种观点。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启示,这种认识或许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此外,建构主义者指出,权威性不是知识天然所具有的特点,只要人们能够很好地认同和接受某个具体的知识,那么它就能被人们合理地运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并非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其自身具有学习能动性,可对外界信息进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选择和加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意味着新旧知识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其中蕴含着新、旧经验的冲突和碰撞,新知识的产生往往在新旧经验的碰撞中酝酿而来。

(三)后现代课程观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逻辑中心主义盛行。推崇科学知识为教学中心的逻辑中心主义、理性主义使得整个课程体系呈现出唯理主义的、封闭的和整体性的特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就是针对这种问题提出来的。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学校教育在注重学生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个体的差异及特殊性。注重个体差异,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反思能力的公民,这种公民能对当前社会优势文化霸权进行有效反思,增进优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交流,从不同角度加深对固有文化的认知,促进多元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四、高校民族学类课程开展生成性资源教学的具体策略

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生成性资源教学的有效开展,需关注资源激活、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时机选择、社会氛围搭建等四大方面。

(一)优化预设:激活生成性资源

高校民族学类课堂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民族成份以及专业和学习兴趣差异很大,因此他们是一个个拥有独特心理世界的个人,这样的差异使教学过程充满变数,亦隐含着更大的生成性。杨庭硕认为高校民族学类课程体系庞杂,知识涵盖十分丰厚,又兼具跨文化、跨圈层的特点。[8]这意味着教师在备课中进行教学预设时,要综合考虑民族学类课程融合不同文化圈层、知识背景的特点,为生成性资源的孕育提供适当的空间。可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不可控的生成性资源,二者具有统一性。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只有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预设和筹划,在课堂教学中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和精心的预设既对立又统一。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过程中,习惯对课堂内容进行精细的计划,这种计划虽然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传授知识,让课堂在教师控制范围内有序进行,但过度精细化的预设也可能使课堂失去活力和有机的对话过程。

在进行预设和对待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灵活进行判断,明白过度预设会使教学活动走向不可控,缺乏预设则会使生成性资源丧失价值。宽松的教学预设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引爆点”,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推动力。宽松要有适当的“度”,只有适当而宽松的课堂氛围而没有教师的合理把控,很有可能会失去生成性资源应有的价值。

生成性资源的指引让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给学生及自己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这种空间是思想与思想碰撞的空间,是知识与知识交流的空间。缺乏这样的空间,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则无从谈起。

(二)提升专业素养:应对生成性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素养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的优劣以及学生知识接受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例如,《民族学概论》这门课程介绍的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方法就是田野调查法。授课教师应将课堂内容与自身的田野经验相联系,“现身说法”,拿出时间亲自带学生接触和深入异文化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调查过程中,灵活应对来自不同学生的各类“生成性资源”,利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反馈,如此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田野调查这一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判断,教师能广泛捕捉来自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这也有助于将传统的教学实践升华到研究性的教学实践。研究性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专业素养和学术功力,反映着教学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神。

1.努力提升专业技能

智能媒体时代的民族学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拥有广泛的、专业的教学技能。涵盖了知识储备、教学经验、教学工具掌握等诸多方面。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智慧是其专业技能的主要标志。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自身专业领域中体现出的创新性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能力。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丰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其他领域也应具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教育教学作为创新性实践事业,它往往贯穿着不同学科、不同体系的知识,这要求教师能够随时将自己的教学领域与其他领域进行对接和挂钩,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深化学生思维、升华学生思想。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个体,具有丰富的好奇心和充足的求知欲。要满足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在具体课堂实践中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2.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

互联网时代使千禧一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史无前例地拓宽。传统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此时,学生会经过在线慕课平台、知识检索数据库、网络新闻等渠道进行知识拓展。所以,新的学习环境呼唤全方位素养的教师。

高校民族学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包括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民族学知识是学科立足之本;教育学基础知识有益于教师明了教学规律、教学性质,对领悟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也有一定的作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教师了解不同生理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更好地理解学生,分析学生;社会学知识储备促使教师对民族学知识体系有更为深刻、广泛地认识和感悟,提升讲授的深度和广度。

(三)捕捉时机:促进生成性问题

生成性资源稍纵即逝,教师应抓住时机,在多种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顺势而为。因民族学类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认知水平的高校中开设,此类课程高度综合且兼容性强,内容涉猎较广泛,教师备课时除了要遵循学科基础,还应牢牢把握学术前沿知识,在课堂上做好启发引导,如此便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生成性资源。把握生成性资源生成“时机”关键在不能过早、不能过晚。把握过早,生成性资源还未产生;把握过晚,生成性资源已经失去意义。对教师来说,能抓住生成性资源产生的时机,准确辨别多种多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有两种教学情况易为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埋下伏笔:

其一,正常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易诱发生成性资源。突发事件往往是超出教师教学预设内容外的事件,可能是学生的一个反问,或是教学课堂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等。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面对突发事件,往往会顺水推舟,积极利用突发性事件,与自己的教学内容挂钩,顺势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其二,学生未正确回答教师提问时易诱发生成性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明确错误的答案有时蕴含着正确的因子。只要教师能采取恰当措施,帮助学生理顺学习思路,学生自然能够在这种环境下产生新见解。

(四)培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重的教育氛围

民族学类课程教学存在过于突出工具理性和忽视价值理性的弊端,教学效果以学科评估为目标,忽视真正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所以,教师在追求生成性资源的同时,也应呼吁民族教育的价值理性张扬。对整个社会来说,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人的发展与实现幸福的重要手段。实现民族教育的此类功能,离不开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媒体的两方面因素共同合作。

高等教育管理者作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有义务统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平衡的关系,摒弃追名逐利、只顾当前的管理观念,从长计议,将民族教育事业跟民族振兴相互挂钩。

媒体作为社会话语的传声筒,有义务通过自己强大的话语构建能力,为社会营造既追求民族教育成果,又关注民族教育理想的社会风气,要提升民族知识话语教学和传播的能力,提高社会公众对民族教育的普遍认知,肩负起扩大民族教育影响力的责任。

五、结语

生成性资源教学摈弃以往“知识即实体”“教学即灌装”“学生即容器”的思维方式,倡导“学习即参与”“教学即协商”“知识即生成”,对于高校民族类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民族学类课程相关专业教师思考和审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有极大的启发。随着学界对生成性资源教学的各种讨论的深入,生成性资源教学在指导民族学类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民族学预设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新疆少数民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民族学思考
方志学与民族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