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评论对大学生阅读影响研究

2021-12-31柴美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8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

柴美丽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菲德勒认为,“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并发展起来,它就会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存形式的发展。”所以在现今网络媒体高度发展的趋势下,大学生跨媒介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的现象。而网络媒介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它们会随时发布阅读者的阅读评论,使阅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原文章,而且可以浏览到不断跟进的相关评论。大学生是网络阅读的一大主体,他们在阅读网络文章内容时,无疑也会浏览到这些网络评论,从而或多或少影响他们的阅读倾向。

学术界普遍认为,网络评论主要是指网民对于网络媒体报道的事件的意见和看法,主要体现在网络新闻或帖子之后的评论、点赞以及转发等方面。

大学生作为网民群体一定数量的构成主体,在各大网络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 上扮演着自身的角色,他们作为舆论传播的参与者,会对引发自己兴趣点的热点事件发表评论,同时也被其他网民参与的评论影响,这些评论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从而导致他们线下行为模式的修正与改变。因此,对大学生网络评论阅读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引导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对于网络评论思想观点的是非判断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国内外对大学生网络评论的研究

国外关于网络评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参与网络评论的人数逐年上升,国外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关注与研究。美国学者唐·惠普斯科特以学生为群体样本,认为学生过多关注网络评论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虚拟的网络世界会阻碍他们正常的身心发展。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在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时,首次给出了群体极化的概念,认为志趣相投者彼此强化他们的观点,导致一部分由大学生网络评论引起的恶性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妮娜·斯皮格等认为,大学生网络用户分为评论者与“潜水者”两类,积极评论者评论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潜水者”与其他评论者的参与度。

国内关于网络评论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最早是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翻译。学者陈晓强于2002年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指出,当时在校大学生占90.2%是网络用户,他们为了“表意性需要”与“工具性需要”在网络上集合成群体,使他们面临着“网络群体环境”“网络文化”与“大学生行为问题”三方面的挑战,建议大学生要充分利用网络高科技带来的成果。学者于兆吉等基于扎根理论分析了大学生面对公共事件参与网络评论的驱动因素,认为要对高校的网络舆情环境进行监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评论行为规范,但是没有给出具体操作路径。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梳理得知,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大学生群体网络评论心理与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与研究,但是仍存在研究的薄弱环节与疏漏点,比如,①学者们多以全体大学生网络群体为研究目标,没有注意到不同专业院校学生因所学专业特点及所处院校自身环境对其网络评论阅读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②学者们对大学生网络评论阅读造成某种程度的负面现象虽然某种程度上给出了引导路径,但多偏重于宏观理论层面的论述,对于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但高校在具体实施时却找不到可参照的具体策略建议。

笔者由大学生的网络评论阅读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目标为出发点,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为调查样本,在梳证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努力找到自己的研究点,收集归纳大学生受网络评论的影响,并分析导致这种影响特点的深层原因,从而给出针对大学生网络评论引导的可操作性强的策略建议,为学校行政部门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学校思政教师的思想理论课提供延伸性教学模块,为图书馆学生读者网络阅读思想提供较新思路,维护大学的校园网络安全环境,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的正面形象。

2 大学生网络评论的特点

2.1 调查研究设计

笔者以传统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拟定了可以被大学生直接清晰明了接收的几个切定主题的问题:①你通常喜欢在哪些媒体平台进行阅读;②你在阅读的时候会不会关注其他读者的阅读评论;③其他读者的哪些评论会引发你的关注(A.所有的评论;B.相关书籍推荐;C.文章内容的读后感;D.文章论点的深层次讨论;E.其他);④你会不会参与评论,如果会,通常会发表什么评论(请填写);⑤网络评论阅读会不会影响你之后的阅读倾向。

通过这份问卷调查表希望能够了解网络评论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因素。此份调查表共发放100份,以内蒙古医科大学的学生为总体抽取样本,具体以来图书馆借阅书籍和自习的学生为随机抽取样本,以达到样本涵盖率相对较高的目的。学生在填写问卷调查表的时候需要填写自己所在院系和所在年级。

根据回收的问卷调查表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分散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各个所设院系,所在年级从大一到即将毕业的学生都有,说明此次的问卷调查数据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受网络评论影响阅读的结论。

2.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对回收的100份问卷调查表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对于“你通常喜欢在哪些媒体平台进行阅读”进行统计时发现,有18.81%的学生倾向于浏览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信息、文章等,有55.54%的学生喜欢浏览各大网站的信息模块,有25.54%的学生专注于B站上发布的各种信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对于这些网络媒体都会不同程度地进去阅读浏览。对于“你在阅读的时候会不会关注其他读者的阅读评论”的问题,仅有9.17%的学生答“不会关注”,余下的都答“会关注”。对于“其他读者的哪些评论会引发你的关注(A.所有的评论;B.相关书籍推荐;C.文章内容的读后感;D.文章论点的深层次讨论;E.其他)”的问题,有23.42%的学生选择“所有的评论”,31.56%的学生选择“相关书籍推荐”,28.34%的学生选择“文章内容的读后感”,有10.23%的学生选择“文章论点的深层次讨论”,剩余的6.45%的学生选择“其他”。对于“你会不会参与评论,如果会,通常会发表什么评论(请填写)”的问题,有72.68%的学生选择“会参与评论”,所填写答案五花八门,因为对研究结论的得出不是非常重要,就不一一列举,剩余的27.32%的学生选择“不会参与”。对于“网络评论阅读会不会影响你之后的阅读倾向”的问题,有57.92%的学生认为会影响,剩余的认为影响不大。

2.3 研究结论

根据对回收问卷调查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大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的阅读行为已经从传统的纸媒阅读形式转向更加灵便、信息量更大的网络媒体阅读,他们在阅读时很大一部分会关注相关读者发布的网络评论,而且这些网络评论会影响他们的思维行为,并进而深度地影响到他们之后的阅读关注点和阅读行为。

由此可知,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引导和教育时,需将网络评论纳入网络教育的模块,正确引导学生如何辨识网络评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高度,引导她们趋向良性的网络阅读。

笔者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来获取事实数据,以内蒙古医科大学来图书馆自习的学生为采集样本,以此来获取学生们参与网络评论的特点,根据回收的100份调查表数据显示,有58.68%的学生会经常阅读各种网络平台的追踪评论,有49.55%的学生会参与评论留言。由于大学生所学课程比较专业化,而且课业相对繁重,他们实际上真实对某件引发公众共同关注的事件和信息的关注度以及时间精力并不是很多,对事件与信息的公信度了解有限,所以,当他们浏览某些网站平台时,已经存在的网民评论对他们的认知理解会产生一定影响,有32.35%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在思想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追加某些评论。而且已有的评论会诱发他们线下的谈论话题导向,甚至某种程度上也会加深他们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关注度和阅读倾向选择。有76.25%的学生坦诚承认,他们之所以参与网络评论很多时候是为了追求因学习紧张造成的压力缓解效用,至于网络评论的价值驱动并没有太多在意。有的时候可能也会因某些负面评论给自身带来不良影响,但没有主动区别过。

由问卷调查表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但由于他们年龄还不处在成熟阶段,加上校园相对密闭的单纯化环境,以及他们所学课程的高度专业化和课业的繁重程度,他们对各种网络平台公布的信息的价值驱动的识别度并不是很高,极少有参与网络评论的政治高度,参与网络评论的盲目度很大,很多时候会出现在被误导的情况下随意评论的状况,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网络评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对大学生网络评论的引导

3.1 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参与网络评论的道德意识

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意识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必须要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式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廖承莎在《大学生参与网络评论的道德意识培养》中认为“知、情、意、行”即“网络道德素质的认知、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网络道德行为”,这四项因素是判断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四项因素,也是参与网络评论道德与否的4个标准,四者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认知、情感和意志互为一体,同时三者支配着网络道德行为的发生。高校首先应该在线下课堂教育课堂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网络评论中涉及的道德意识进行剖析与引导,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学会如何去辨别网络评论是非,如何正确客观的发表网络评论等。

而且,高校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教师有意识的向学生们传递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教授方式灵活有趣,引发学生们的兴趣点和关注度,有意识地把那些积极阳光乐观的学生培养成意见领袖,利用羊群理论,适当地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话题讨论,潜移默化式地引导学生讨论的内容和价值观念,春风化雨地让学生们认识到不要过度沉迷在虚拟网络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善于利用网络的正面性,注意个人的身心健康的维护。

3.2 网络媒体为营造正能量环境把好关

网络媒体对网民评论舆情的导向的影响至关重要。传播学理论就认为新闻媒体即是负责搜集、过滤、处理、传播信息的传播者,又是重要的“把关人”,网络媒体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将不符合社会规范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及时进行删除或屏蔽,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摆事实、讲证据,从源头上消灭那些会给网民造成负面影响的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评论,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传播正能量,无形中对网民如医学院校学生产生有益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3.3 大学生自觉强化网络评论素养

网络评论的出现是当代社会信息媒体领域进步的标示之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网民,同样也给医学院校学生开辟了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通道,使传统阅读中沉默的学生们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参与对信息的评价、讨论或抒发感想等的权利。但是由于学生们不同于其他网民的显著特征,他们依然处在正在求学成长的阶段,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规范以及自身性格等因素,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感觉到限制和束缚,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网络这条相对比较自由的途径作为自己某种情绪的发泄渠道,但往往过犹不及,一味地情绪式的发泄会夸大个人本身对事情公正度的理解,造成负面思想衍化现象的产生。所以,大学生应对自身的心理现状,找到良好的心理疏导端口,对自己的表达欲望首先需要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育部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信息素养应受到新的重视高度,并且对于大学生来讲,信息意识是学会学习的基础。网络评论这种开放的、大众化的信息源对医学院校学生来讲,帮助他们拓宽了解社会知识面的同时又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大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强化个人的信息能力,才能从网络评论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规避盲目的跟风评论和被误导的盲区,有选择性地、谨慎地对待各种网络评论信息,并且有选择性地、谨慎地参与网络评论。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